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17页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之一便是其特重饮食的传统,把饮食问题奉于至上的位置,而不仅仅停留在感官享受的表层上历史上,铜鼎这种食器曾被作为政治与权力的象征古之兵器、车器、农器、工器众多,而唯有食器被频繁作为礼器,这源于食器的独特地位,反映的是重饮食的文化习惯饮食行为与中国古礼的形成存在着密切关系古人的观念是:人要生存就需摆脱通过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此即礼的缘起之一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缘起于会餐分食有饮食乃有生命;有生命乃能长大成人,而遂有冠有婚有丧;有个人而后乃有群体,群体间乃需有祭、射、御、朝、聘等礼以“协于分艺”,由此才能形成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其实,围绕饮食与餐桌,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宴饮礼仪一般认为,筵席的出现与古代的祭祀、礼俗以及宫室、起居密切相关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便已出现宴饮礼仪,其时制定有设宴之法有学者研究发现,般商时期的祭祀十分频繁,需要安排很精致的礼器,盛放丰盛的祭品,奏乐唱歌,顶礼膜拜。
祭祀之后,必得将祭品分给大家吃掉,这便是宴饮的雏形到了周代,周公加以变革,把一部分宴饮从祭祀中剥离出来,设宴饮之法,使之成为人们在一起宴饮时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随着历史的绵延,筵席文化得到长足发展,食礼也几经变化而趋于丰富完善,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却基本未变,体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宴饮古礼的内容与细节令人惊叹通过阅读古籍文献可以发现,作为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便有如下纷繁复杂的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宾至,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循就座次,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至于席间之斟酒上菜的规程,《礼记·曲礼上》中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zì),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xī酱处内,葱渫xiè处末,酒浆处右座次方位同样大有讲究,一般以坐北面南为尊,这是餐桌的上首;坐东面西次之;坐西面东再次;面北为下首,下首通常为主人座位,最次在饮食过程中,应依个人的身份地位行事,敬重尊者与他人,对食物的选择、食用的量度均应体现出个人的高贵品德,做一个有涵养的人,正所谓“于饮食中见人品”摘编自陈洪东、任婷《传统宴饮礼仪的社会文化意蕴解读》)材料二宴饮作为一种仪式象征,同时也是家族伦理的存在方式,因此宴饮活动不仅是贵族家庭的一项基本生活内容,而且是出于维护一个和谐稳定的家族伦理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功利目的而存在的。
《红楼梦》中宴饮活动的座次方位、场所位置等空间因素无处不在彰显着伦理化、仪式化的礼制要求《左传》中云:“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礼制要求人们的行为表现必须亦步亦趋,循礼遵节,合乎规范,如此一来,“辨方正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各种传统礼仪都是按男左女右、辈分亲疏依次排列平时吃饭坐席,左上方为上席,一般妇女是不能坐的这样使各种身份的人适得其所,以正其位在贾府举行的正式豪宴中,在宴请具有尊贵身份的客人的情况下,通常遵循的是尊爵原则尊爵是依据政治关系而形成的礼制秩序,爵位的高低成为隆重宴会场合中安排空间座次的依据和原则在有男性家长在场的宴饮场合中,座次安排会依照性别因素,最主要是依照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在没有男性家长参与的宴饮场合中,辈分成为安排座次及方位的总体指导原则,而有些宴饮场合的座次安排又较明显地体现出以客为尊的原则《红楼梦》中宴饮活动入席就座的一般是贾府的主子阶层,但并不是只要隶属主子阶层就有入席的资格在不同性质的宴会场合中,媳妇辈的女主们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入席就座的,而只能站立伺候,个别场合中,若有座位也会单独设一桌宴饮场合中礼制的支配力量几乎占据着主导性作用,可以说礼制的约束无处不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宴饮场合,偶尔也允许暂时挣脱礼制的束缚而出现人情流动与越位现象。
如某学者所言:“礼制的语法原则是一种僵化森严的空间政治表现,而人情的流动原则却提供平等主义的温暖与弹性贾母因其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母权,成为贾府中最高权力的代表和最尊贵地位的象征,凡贾母在场的宴饮场合中,贾母的喜好或宠爱便成为超越礼法之上的最高人情力量,使得在非礼筵盛典的宴饮空间里可以不那么严格地讲究尊卑原则,甚至偶尔可暂时泯除主仆的阶级之分而在贾母缺席的宴饮场合中,人情也往往力图挣脱礼制的约束,旨在表现宝玉与众青春女儿的诗意人生价值,张扬一种活泼的自由的平等的浪漫精神摘编自上官文坤《<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食器的铜鼎在历史上曾被看作是政治与权力的象征,这源于食器的独特地位,反映出古人重饮食的文化习惯B.中华民族的宴饮礼仪从祭祀礼仪中剥离出来,几经变化而趋于丰富完善,成为人们在宴饮时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C.殷商时期,便已出现了宴饮的雏形;周代,设置了宴饮之法此后历经几千年,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几乎没有改变D.宴饮作为家族伦理的存在方式,具有维护和谐稳定的家族伦理结构和等级秩序的作用,座次安排通常有一定讲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彬彬有礼的社会的形成依靠的是饮食,因此把饮食奉于至上的位置,而这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明B.礼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古人财货和人力应谦逊推让分配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源于古时的“会餐分食”问题C.材料一第三段写宴饮礼中,坐北面南为尊,坐南面北最下,置菜要“脍炙处外;醯酱处内”等,目的是反映儒家礼制的等级思想D.古代宴饮活动的礼制要求十分严格,比如《红楼梦》中,无论主仆,在宴饮场合都要亦步亦趋,循礼遵节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对中国传统宴饮古礼的缘起,发展过程、具体内容等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B.材料一第三段引用《礼记·曲礼上》中的记载,论证了宴饮中斟酒上菜的规程和座次方位都大有讲究C.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要就《红楼梦》所展现的宴饮礼制与人情关系进行探析,条理清楚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我国宴饮古礼中的座次方位问题,虽侧重点不同,但都表明了“辨方正位”的重要性4.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族传统宴饮古礼的两个显著特点4分)5.《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贾母、薛姨妈、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等人在藕香榭游园、吃螃蟹,座次安排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样的座次安排反映的宴饮礼仪所遵守的原则6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十八岁的李响蔡楠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给他端过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吧、喝完了,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还出门呢!李响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响的体内,他的身体就不飘了,也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个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他把东西拨拉到一边去,清清爽爽地说“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我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
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10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讨厌你偷着跑了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也算没……没打李响这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我“噗嗤”一声,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那后来呢?”“后来我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后来就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我是一瘸一拐地跟着部队来到延安来到毛主席身边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可是毛主席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我觉得李响顺畅的话有点离谱,“怎么这些年也没听你说过呢”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她!”李响摆了摆手,“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李响说得对,李直和我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从18岁就扔下媳妇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他们娘俩在动乱的时光里自己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池种好了再回来。
可南泥湾很难缠啊……”“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这里,没吃没穿没住的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跟大家去开荒了……”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送李响的包裹回来时,确实带着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剩了个破片片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你承认我说的是真的吧?带我去吧!”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却蒙圈了他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给他当向导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带他去了党徽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孔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出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我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无偿地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
再有,我的集团公司,捐献一批白洋淀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没有他的踪影了我不能弄丢李响我知道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来到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4.23亩的记录,他用铁铲和锻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有删改)【注】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6.关于文中南泥湾垦荒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响回忆南泥湾开荒的情形,表现出生产运动的艰苦,反映了当时革命形势的严峻B.“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等细节,以点带面,展现了战士们坚韧顽强的品质C.李响南泥湾开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