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课程计划.doc
10页学校课程计划编制1学校课程计划学校课程计划上海市澧溪中学一、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一)学生学校现有班级 27 个,其中预备年级 6 个,初一年级 7 个,初二 8 个,期中1 个民工子弟班,初三 6 个,学生人数约 1270 名从生源的角度看,本校学校绝大多数来自于本镇本土的周浦人,但是随着周浦地区房地产的不断发展,不是本镇户口但持有本辖区房地产产证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由于是按地段划分,也没有入学考试没有选拔,因此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差异性很大我们的分班也是按照学生情况平均分配,因此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优等生也有学习学困生2010 年 9 月开始,学校因改造工程搬到新校区过渡,招收了部分非校区生源,加上周浦镇房产发展迅猛,学生人数激增二)师资澧溪中学创办于 1958 年,学校现有 28 个教学班级,1186 名学生,88 名教职工,中青年教师达 80%以上,平均年龄比较轻,优质师资突出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自律求真,活学求新”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学成绩稳居原南汇区前列,从一所农村薄弱学校成长为区域优质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附 1:师资结构对比)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人数人数/ /比例比例一级教师一级教师人数人数/ /比例比例二级教师二级教师人数人数/ /比例比例区级学科区级学科带带 头头 人人区级骨干区级骨干教教 师师1721.7%4852.2%2021.7%38二、课程目标二、课程目标学校课程计划编制2( (一一) )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培养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追求上进,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
(二二) )教师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打造一支“勤思考、善研究、乐奉献”的智慧型团队,使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实践者 (三三) )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做实基础型课程,做活拓展型课程、做细探究型课程构建“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功机会”的课程体系三、课程结构与设置三、课程结构与设置(一)课程结构与管理(一)课程结构与管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学校课程结构及管理示意图探究型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务处德育处校长室专题教育副校长室学校课程计划编制3( (二二) )学校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学校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澧溪中学澧溪中学 20122012 学年学校课程计划一览表学年学校课程计划一览表周课时课程科目六年级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备 注语文4444 数学4445 英语4444 思想品德1122 科学23物理22化学2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化学等基础型学科以澧溪中 学好课标准、及集体备课组 织教学,对基础型课程进行 开发和利用,实践国家教材 校本化实施的尝试生命科学21社会02 地理22 历史22 音乐11 美术l1艺术22体育与健 身3333劳动技术210(2-1)八年级第一学期集中一周上, 第二学期每周两节课。
信息科技2基础 型 课程周课时数26262727 学科 类限选3344活动 类自选22专题教育 班团队活 动1lll分限选、自选两种修习方式 在六、七年级语、数、英增 加 1 课时,八年级语、数、 英、物增加 1 课时,九年级 语、英、物、化增加 1 课时拓展 型 课程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每学年 2 周集中或分散安排,必修学校课程计划编制4周课时数6655 探究型课程 课题(项目) 学习活动2222午会每天 15~20 分钟 广播操、 眼保健操等每天 30 分钟周总课时34343434每课时按 40 分钟计说明:1.本课程计划根据上海市 2011 学年度初中课程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需求与学生实际做适当调整而成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三课两操两活动” ,确保学生课余活动3.学校两个学期各安排一次“读书节” 、 “艺术节” 、 “体育节” 、 “英语节”活动 (三三) )拓展型课程具体安排及说明拓展型课程具体安排及说明澧溪中学拓展型课程澧溪中学拓展型课程( (学科类、活动类学科类、活动类) )安排表安排表类型学科六、七年级课时方式八、九年级课时方式负责语文写字1任课古诗文欣赏1教师走班各语文备课组数学趣味数学1教师走班竞赛指导1教师走班各数学备课组英语英语视听1外籍教师英语拓展阅读1教师走班物理生活中的物理1教师走班物理备课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1教师走班化学备课组学校课程计划编制5预备拓展课程——13 门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教师学生数教室1摄影预备 62田径训练操场3将棋预备 55素描美术7雕刻劳技室8校园农庄预备 49网页制作电脑房 110快乐心理学预备 311手编艺术预备 716十字绣 1预备 117十字绣 2预备 219读书活动图书馆20星海遨游阅览室21武术体操房说明:1.拓展型课程中的“学科类”与“活动类”科目分“限定选修”和“自主选修”两种修习方式,除限选项目外,学生可自由选择修习,或年级内走班,或跨年级走班。
2.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把学科类拓展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学科上语文、英语学科重点放在口语训练上,英语学科围绕着“口语交际” ,除了每年一届的英语节系列活动之外,在拓展型课程中注重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重点放在建立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和掌握基本的数理思想和思维品质上3.针对学生书写习惯不好的情况,在六~八年级语文拓展课内每周安排半节课写字4、鉴于学校有艺术体操方面专长的师资,加上前几年学校健美操的很好基础,学校课程计划编制6继续争创学校健美操特色项目,让农村的学生形体更美、气质更佳在六~八年级分别采取班级授课和跨年级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每周五下午第 3 节进行训练,实施普及教育(四)学生社团活动安排及说明(四)学生社团活动安排及说明说明:1、实践:课程,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成功的理念有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需的社团2、时间安排:每周一、周五下午 15:10 分~15:50 分,六~八年级学生跨年级跨班级的走班制社团活动,内容涉及科技和艺术方面的 20 多项活动3、指导教师:有学校大队部聘请指导老师,除九年级外的教师全员参与。
五)专题教育类安排表(五)专题教育类安排表年级科目名称教材来源 选修方式 课时说 明安全教育教师自编六国际理解教 育教材1国际理解教 育教材民族团结教 育教材青春期教育教师自编七心理健康教 育教师自编l廉洁教育教材 民族团结教 育教材民防教育教材八法制教育教师自编l廉洁教育教材九人口教育教材限选1根据市教委指定的内容,除在 “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时间 内设置分年级的各类教育外,另 外在午会等时间还安排跨年级的 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 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时事政 治教育等 六年级《国际理解教育》放在下 学期开设,每周一节学校课程计划编制7(六)社会实践类安排表(六)社会实践类安排表年级科目名称说明六新生入学教育集中一周或 分散进行七爱国主义考察分散进行或 集中一周 八国防主题教育九理想与追求升学指导分散与 集中结合说明:1、专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和实施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随时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2、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上海市中小学 2011 学年度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课程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现制定以下计划:(1)加强宣传在师生队伍中加强宣传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充分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内外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2)活动计划指导教师:各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参与的形式时间要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统一组织与学生自我设计参与相结合的形式要切实保证中学生社会实践时间每学年 2 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时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学校课程计划编制8活动内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国防教育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3、活动形式:公益活动: 校园晨扫,校园保洁 ,大扫除,寒暑假返校日; 社会调查: (1)探究性学习的选题、调研、撰写探究性学习的报告(2)周末进行社会调查(3)寒暑假深入社区社会调查活动(4) 组织各种形式暑期夏令营 学校春秋游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外出社会考察活动,拓宽学生视野,走向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社区服务: 要逐步建立学生假日社区服务制度,以团员干部为主,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假日社区服务小组,开展服务活动; 志愿者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校环保志愿者行动小组,开展一系列活动 4、建立校内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1)校内基地 公益劳动类:卫生包干区、护绿区、教室、校园环境 生产实习类:爱护校园花草树木 志愿者活动类:为退休教师服务,清扫图书馆等 (2)校外基地国防教育类:八一军校社会实践基地社区服务类: 周浦镇敬老院、横桥社区街道学校课程计划编制95、活动过程在开展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培训,提出具体要求,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知识、方法,让学生了解活动;确立目标,写出计划心得。
每位学生或班级通过活动,如何实现目标,以学会创作或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始终1)文章:如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活动记录等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往后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定的组织才能、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七七) )探究型课程具体安排及说明探究型课程具体安排及说明澧溪中学澧溪中学 20112011 学年探究型课程计划学年探究型课程计划————““我的社区我的家我的社区我的家””主题系列主题系列板块年级选题课题示例六生活变迁·社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社区“变了”名人遗迹·苏局仙其人其事 ·社区文化名人寻踪社区 史迹 与开 发七革命史迹·收集抗美援朝、抗洪斗争中革命烈士的事迹 ·傅雷旧居社区规划·社区旅游景观的开发设想 ·社区家庭用水、用电情况调查 ·关于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议八社区交通·社区事故多发地段交通状况调查 ·关于设置红绿灯等候时间标志的建议 ·关于校园周边地区交通安全的调查和对策社区 现状 与发 展九社区商业·周浦个体美食经营状况调查 ·周浦万达广场打造特色品牌的调查研究 ·假日经济给小上海带来了什么学校课程计划编制10社区环保·关于咸塘港河水污染治理的探究 ·对小区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报告 ·周浦步行街环境污染状况调查说明:1.为了让学生了解周浦镇的变迁和发展现状,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的状况。
在开展“两纲”教育活动中,让青少年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树立社会责任感,为参与家乡的建设做好必要的准备为此,开设 2010 学年“我的社区我的家”主题系列探究课程2.根据学校设置“我的社区我的家”的系列化探究主题,六、七年级以“社区史迹与开发”为主题,八、九年级以“社区现状与发展”为主题,各班级围绕细化后的选题,由学生据此自主开发一个子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形成环环相扣、层层交汇的四级选题开发模式3.探究性课程的实施要与学校的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所拥有的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所处的地域社区资源4.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参与课题指导,应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结合课题的学科背景,对应安排,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可分别担任一个或多个小组的指导5.课题探究主题的实施以一学年为宜,允许有短期课题或者项目的实施每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小课题,按选题、计划、实施(或实验)、记录、分析、总结、结题等步骤展开探究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