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尔果斯发展旅游业几点简要构想.doc
12页霍尔果斯发展旅游业几点简要构想霍尔果斯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国门景区和边贸购物游为现阶段重点,以伊霍赛线和境内外大边境旅游为增长点,逐步形成以霍尔果斯为集散地和辐射范围的伊犁西部旅游商圈,以及中亚出境游和自由贸易服务保障区 一、构建以国门旅游景点为核心的口岸大边境旅游区口岸在全国和新有的地理位置是霍尔果斯旅游资源的重要买点和城市名片,目标是把国门景区打造成国内边境国门旅游精品示范区建立大国门旅游区也是现阶段最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大国门旅游区主要以现国门景点为中心,以连霍线为进入主干线、以界桥左右两翼为延升的范围在具体规划上应划定一侧为出入境政府办事机构和服务区,另一侧专门预留出5公里左右的国门景点核心区景区涵盖丝路文化、通关历史、边境变迁、界碑哨卡、屯垦戍边和亚欧第二大陆桥等许多内容,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以小、中、大不同建筑,改造现有景点、重塑历史遗迹和建设文化展馆景点等具有显明特色的国门公园现阶段主要任务是整体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初级新小景建设,对现使用的界碑、跨国桥、连霍高速终止碑和执勤哨楼等进行改造升级,使其更符合整体设计风格更体现地域民俗特色更具旅游参观价值例如,哨楼定义为“西部第一哨”,可做为双拥项目对环境、外形和功能进行改造,建立联席管理小组,理顺军队、海关和武警关系,协调利益分配。
后续为进一步扩大国门景区规模,使园区内参观照相体验景点更丰富,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不需此行,例如,反映边境的桥中心一步跨、明显中哈分界标牌和国旗墙等小景点;反映通关历史的“西部第一关”“百年雄关”“丝路古驿站”石刻大碑等便于游客留影,清代石碑、卡伦和312里程碑等应该有简要介绍;根据历史仿制部分重要文物,如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伊犁条约》国耻碑,建造再现古丝路文化和通关历史的车马人雕塑;还有反映民俗风情的马匹、骆驼、哈萨克族合影等小的互动项目;通过一些小的景点营造出“中国最西”和“中哈边境”等特色氛围,最终体现游客“到了景点照相,到此一游”效果随着国门景区旅游项目的完善丰富,建立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园内收费景点项目,逐步降低初次进园门票收费吸引游客,如重建独具中式风格的游客观景塔,通过高倍望远镜瞭望口岸境内外风光,最终建成集丝路海关、边境军事、屯垦戍边、中亚民俗和口岸改革开放大发展的博物馆区、还原古丝路商贸驿站的街区等大型主题参观体验项目,真正把霍尔果斯口岸国门区建成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边境旅游精品景点中哈自由贸易合作区是口岸边境大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主要是购物和体验式旅游,细节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不再详细讨论,重点是体现出中亚多国风情、商铺正规化管理和后续物流服务等基础建设。
针对商品质量差参不齐、同质竞争激烈和欺骗游客等现象,特别是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形成竞争,引入有实力的公司设立霍尔果斯中亚旅游商品大超市,通过竞争共同提高外贸产品质量,树立诚信服务来增加购物量除霍尔果斯城市边境购物游外,开展口岸向北延国境线的探险游、阿拉玛力和向南到三道河子、伊犁河出口一线的兵团风光边境游等细分线路,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爱好跨境游因中亚地区景色优于疆内和经济人口原因,主要是国内旅客出境游,哈方才是最大受益者,但由于需在口岸停留,可带动口岸住宿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发展费用低客流量大口岸受益较大的双向一日游,逐步开展中高端多日游,形成以口岸为集散地和辐射范围的大边境旅游区二、构建以霍尔果斯口岸为聚散地的伊犁西部旅游商圈伊犁州旅游未来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大那拉提旅游区,经过十余年的投资建设,景区设施功能完善,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口岸景点上级政府投资和旅游公司关注度较低,多年来变化不大虽然口岸自然民俗旅游资源贫乏,但随着口岸经济的大发展,还是有许多内容可挖掘塑建,深圳特区旅游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新疆景点面广、点散、线长和淡季过长的缺点,致使旅游时间和费用成本较高,口岸景点更为单一缺少参与体验性,旅客逗留也就两三个小时,对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带动不大。
但较大那拉提景区交通便捷路况好,既有优点但也加剧了一日游行程,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必须逐步形成以口岸为聚散地的伊犁西部旅游小商圈,只有与河谷西部霍城县、农四师团场和察布查尔县联合经营,与中部伊宁市和伊宁县协作协调,才能使旅客在口岸多逗留时间扩大消费甚至二日游,才能使河谷丰富的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发挥旅游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作用霍尔果斯旅游业的发展与口岸经济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要把口岸建设成“旅游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历史、文化、民俗有的机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建筑和景观细节之中,体现出显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宜商宜居宜看,旅客才愿停留参观、体验、消费、娱乐和购物一座城市好比一个人,建设城市也是不断塑造、统一协调和有机融合的过程,或彰显历史沧桑,或风情万种,或现代时尚,口岸展示给世人的既要有中亚风情独特的一面,又要有其它更人性化商业化的方面 “古有丝路重镇,今有中亚特区”口岸做为古丝路北道驿站,丝路历史文化是一个重要宣传点,甘肃旅游资源相对贫乏但在挖掘丝路历史文化方面值得学习借鉴,在城市建设中应有反映丝路历史的车、马、人和瓷器雕塑等,或再现西汉丝路驿站商贸的街区,增加城市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和厚重感。
在历史文化的挖掘中还有古代乌孙国管辖地、成吉思汗西征、古今屯垦戍边、《中俄伊犁界条约》国耻、元代都城阿勒玛力和索伦营驻防卡伦等,以及野史民间传说故事建像海南天涯海角一样的“西天一柱”等口岸做为新亚欧大陆桥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桥头堡,只至泛中亚地区商贸经济特区和现代化都市“中亚香港”“西部深圳”, 相对于疆内喀什和吐鲁番等城市是一座暂新的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也是旅游资源产生的过程,后期人造景区和景点与深圳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连霍312国道、新铁路、“新丝路” 和“亚欧大陆桥”的挖掘,最简单的立大石碑、显著标识和做介绍标牌一区跨两国”的经济合作中心、几代领导人对口岸的提词和著名的“草原之夜”“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歌曲发源地等都应以景的形式反映出来,便于游客了解和留影中亚风情是口岸最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城市面孔对内地游客来说“中亚边塞”风情比“新疆江南”更具吸引力,由于毗邻哈国的地缘优势和地处中国唯一哈萨克自治州的因素,哈国哈族风情是最为核心的重点,其次是泛中亚地区多国异域风情城市规划建设不仅是产业布局更应该有地域民族这个魂融入其中例如,中亚大道、各类广场、国际自由贸易港、工业商务区和休闲娱乐区,根据功能不同既彰显现代商业建筑特色,又有体现民俗异域风情建筑或元素,既要对现有建筑进行“金镶玉”式改造点缀,绣上异域民族风情的金边,更要对未来建筑定位规划,使之既不影响商业功能又不增加建设成本。
大至“一心两轴四区”体现现代工业建筑时尚高效方便特点,小至城市雕塑、园林树木、路灯标牌、地砖围栏、垃圾箱公厕、店面标牌、区间车设计和员工服装等反映地域民俗丝路历史目前在建的“上合中亚风情园区”规模大层次高功能全,对商旅和中高消费群有一定的吸引力,针对口岸普通散客、过路客和自驾游等旅行者较多的实际,在旅游休闲区的建设中可建像北京三里屯后海酒吧一条街式的中亚休闲娱乐街、中亚特色美食街和中亚文化旅游产品街,更能体现原始原味多风格的民风民俗,更加开放式的消费形式能更亲近方便旅客,也适合多渠道多层次的灵活投资机制;形成规模后可吸引当地薰衣草、马、鹿、蜂和果酱等旅游商品企业建立展示区伊霍赛旅游线集历史、人文、民俗和风光为一体具有较大挖掘潜质,只有加强区域内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才有希望打造出以霍尔果斯口岸为聚散地的伊犁西部旅游小商圈首先,口岸政府要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委员会,统一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利益关系,使旅游发展融合到城建、文化、农牧业和服务业中,依托新农村建设、拆迁安置和抗震安居工程,根据当地实际建设有地域文化特色聚居点,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科学引导,设规划计街道、绿化美化和提供风格多样造价各异的样板院样板房,供不同喜好和收入家庭参考选择,结合边疆实际不搞内地规模化统一化建筑。
其次,要与霍城、四师团场和博州旅游部门联合成立旅游协调组织,与旅游相关企业成立民间协会等组织,建立联动机制,互通信息活动,共同谋划参与,相互渗透借力,将零散的点变成整体的线面,形成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跨国边境和冬季冰雪游等产品体系例如,借河谷世界第三大薰衣草基地和霍城县薰衣草节,开展“相约紫色天堂,体验中亚风情”“浪漫薰衣草,约会新口岸” “游东方紫色天堂,旅中亚购物天堂”之类的美食节、商贸节旅游活动依托兵团军垦文化、规模化大农业和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开展“看天山杏花,游边境口岸”“穿越图开沙漠,探险中亚边境”,“采摘西天山,行走新口岸”“畅游赛湖赏天山红,行走边关看中亚风情”“听草原夜曲,品中亚美食”等活动,联合培育、编制和推荐出“一日游”和“二日游”精品路线,加强原旅游线路的推广宣传和精深包装,使圈内旅游资源和经济互补共同发展,逐步形成边境历史风光、民俗风情和休闲度假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格局,吸引疆内伊犁人游口岸,留客在在口岸就餐消费购物或住宿过夜娱乐,使霍尔果斯口岸逐步形成河谷西部旅游集散地三是,要与周边国家、地区建立联络通道,协调好旅游免签证、线路编制和相关保障服务工作,不断扩大提高边境垮国游数量和质量,汇聚人流物流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与企业、单位和文化演艺组织建立互通,在政府统一指导下由企业以商业目的举办各类文化会展商务推荐活动,弥补政府精力和经费不足的问题积极与疆内各旅行社、景区和酒店建立合作同盟机制,与对口援疆省市旅游合作,借东部先进经验和优秀人才制定规划出谋划策,真正把口岸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商务等于一体的跨国边境旅游区三、设立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果子沟-赛里木湖自然保护区赛里木湖与果子沟在地质上同根而生浑然一体,景色不逊于天山天池,地理位置优于新源那拉提,由于地域管理体制不畅,整体开发严重滞后为更好的发挥天山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优势,建议将此区域整体划归为霍尔果斯特区直辖成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或管理事业单位一是便于纳入伊犁河谷草原旅游资源整体开发,为建设世界旅游谷不可缺部分,实际市场营运也在同一旅游线上二是即不划归博乐州也不划归霍城县可解决双方利益矛盾,也便于解决景区矿山等历史遗留问题三是霍尔果斯口岸提升为国家经济特区,增加地域面积合情合理,重点是可做为自治区旅游资源整合提升的改革创新果赛区和伊宁市做为霍尔果斯东北两个相邻景区自成一旅游线,在自治区和伊犁河谷旅游景区中交通最好最便捷,但一直非自治区和伊犁开发重点景区,旅游基础投资和经济效益不明显,多数游客都是伊霍赛走马观花一日游。
新疆旅游看天山,天山旅游在伊犁,果赛区做为天西贵冠、丝路古道要塞和伊犁门户第一景,拥有新疆最大的高山湖泊,西天山最为峻美的果子沟,雄伟盘旋的天山飞桥,山下开阔富饶的伊犁平原,山上蒙古族,山中哈萨克族,山下回汉维等多民族聚居,集湖泊、森林、草原、山峰、峡谷、瀑布、溪流、神话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于一身,一山多景,一山多民族,旅游资源相对立体集中层次感强,便于开展观光、休闲、民俗和徙步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属于投资低收益高的自然风光景区新疆景点都具有相似性,同质竞争和区域自我发展在所难免,开发中可参照天池和喀纳斯成功失败经验,打造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国家级特色景区是果赛区发展的核心,由于果子沟人类开发活动较大,即是劣势也是优势大果赛旅游区开发应以“一条主线,两个中心,多个片区”为总体格局,即以312国道线为贯穿中轴主线,西至大西沟直至中哈边境,东深入天山腹地草原,南延赛湖周边草场高山区等多地区管辖区域,由于区域范围大、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和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可开发潜力具大目前首要是理顺旅游区内的管理体制,编制总规详规和管理规章文件,重点开发果子沟和赛里木湖区交通便捷的两个中心核心景观区域可开发项目有,果赛沿途风光游、参观天山飞桥、登高览天山、游走大赛湖、放马驰天山、多民族歌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