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6).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27835358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继续做好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连续性,根据新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令394号),在上年度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市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区划分情况 XX县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前缘,地势较平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在区内遗存有数条古河道带区内西部聊考断裂活动强烈,因此在地质构造上属不稳定和次不稳定地区受自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砂土液化等根据其发生几率及危害程度,我市建立了菏泽XX县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鄄城红船地面塌陷等3个重点监测与防治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防治对策 (一)菏泽XX县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区 1.灾害现状XX县区XX县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存在多年,自80年代中期就初具规模90年代漏斗面积近1000km2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惊人。

      据80年代初期监测资料,当时水位埋深仅6m余(406孔1980年9月11日监测值);至1995年,水位埋深已达45.603m15年间水位下降了近40m,下降速率为2.6m/a406孔位于漏斗的上缘,位于漏斗中心地带的城东地区,该层水水位埋深已达100m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XX县区地面沉降也随之发生xx—~年XX县区地面最新沉降数据为26mm牡丹区在~年汛期出现两起地面塌陷,其中牡丹办事处苇子园村塌陷已威胁到人员安全 2.致灾原因 无规划、无节制、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XX县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及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 3.灾情趋势预测分析及风险评估 短时间内如不能削减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该漏斗将进一步扩展,漏斗区水位将不断下降,甚至有与XX县区深层地下水漏斗区连接的可能,已发生的地面沉降也将随之发展这势必会对菏泽XX县区建设、工业生产等造成直接影响 目前,地下水是菏泽XX县区主要的供水水源而由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质灾害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且恢复难因此,灾情若得不到控制,由此造成的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4.防灾对策及建议(1)禁止XX县区地下水的乱开乱采,重新分配水源量,合理开采地下水;(2)开辟新的供水源地;(3)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4)做好地下水及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

      (二)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区 1.灾害现状 自九十年代初,南部黄河故道带已发生多起地面塌陷、地裂缝,致使道路破坏,房屋受损1992年7月10日,XX县区高韦庄镇赵集村发生地裂缝,地裂缝走向以北西方向为主,缝宽5—20cm,单条长10—20m不等,有十几条之多,并伴有地面塌陷发生,一桥梁撕裂,30余农户房屋因地裂缝造成不同程度破坏1993年8月5日,XX县区梁堤头镇石香炉村发生地裂缝,呈北西和北东西个走向,单长20多m,宽10cm,深4—5m,可见地裂缝4条,其中一条切房基而过,另一条穿过一农家院落,造成房屋墙体开裂 2.致灾原因 地面塌陷、地裂缝发生于黄河故道带上,地表岩性以粉细砂或粉土为主灾情多发生于雨季,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原因共同作用而引起 3.灾情趋势分析 该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是由地质、气象及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降等因素引起,只要影响因素存在,在其共同作用下,在适宜的时段内就有灾情发生的可能 4.防灾对策及建议(1)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幅度;(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3)在该区应采用湿润灌溉,不可漫灌;(4)新建建筑物应避开古河道带。

      (三)鄄城红船地面塌陷区 1.灾害现状 地面塌陷区主要分布于XX县区红船镇前梁楼村西,长、宽各约500m,面积2.5万m2自八十年代末以来,每逢雨季时有发生地面塌陷区内共有塌陷坑二十七个,陷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表层粘土亦有深浅不一的裂痕塌陷有时发生在个别农户的房前屋后,甚至危及到居民安全,造成居民心理恐惧 2.致灾原因分析 经考察,地面塌陷区位于古河道带上地表岩性为一层厚0.3—0.5m的粉质粘土,其下为粉细砂或粉土,约1.5m深处为厚约10cm的淤泥层,以下又为粉细砂,在17m深处有一黑色砂砾土层雨季时,在表层土被破坏处,雨水直接下渗,以至下漏,地下粉土由于液化等原因随水流失,日久便形成一定空间,上部土壤重量因降水等因素增加或超过空洞承受极限时,便形成塌陷 3.灾情趋势分析及风险评估 雨季降水较大时,该区仍有地面塌陷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塌陷区紧邻村庄,应做好地面塌陷的监测与防治工作,以防灾情发生,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4.防灾对策及建议(1)做好群众宣传工作,不要在塌陷区及其附近挖土、建房;(2)保持地表岩性不被破坏;(3)在该区应采取湿润灌溉,不可漫灌;(4)做好监测工作。

      (四)巨野煤田在建矿井的地质灾害防治 巨野煤田的多个井田现已开钻,个别主井建设进入关键阶段XX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难度相当大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地环监测机构一定要做好日常煤区地环监测管理,保证钻井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 三、地质灾害区域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市国土资源 部门将组建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在市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小组,负责本县区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各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将防治任务逐级明确到单位到人,确保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或出现重大地质险情时,能够及时进行抢险救灾 (二)健全防治、抢险、救援机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制度,坚持汛期巡查和值班制度,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标志,明确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预设医疗救治点,同时加强相关的科普宣传 灾害或灾情出现后,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民政、卫生、药品监督、经贸、公安部门,应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气象主管部门要做好气象服务保障;通讯、铁路、交通部门要保证通讯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品、食品的运送 (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灾害或灾情发生后,各县区政府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查明灾害发生的原因,并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继续扩大,并按照地质灾害分级报告的有关规定,向市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遇到人员伤亡的,应在6小时内将灾害情况报告市政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