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钢企业文化借鉴报告(ppt 26页).ppt
26页1 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借鉴报告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2002年4月2日 二期咨询报告之二 附件二 秘密 2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hangIron SteelCo Ltd 3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文化系统 文化四元素 公平公开 文化体系 责任 商业道德 透明所以信任技术及时性最好的实践 责任 没有借口双赢价值 道德引领道路实质原则 4 文化四元素 遵守现实 5 文化四元素 公开性 6 文化四元素 及时性 7 文化四元素 双赢 8 浦项钢铁企业文化理念系统 企业使命为股东创造最大化利润 最高目标通过高科技使人类的未来更加丰富多彩 核心价值观诚实理性面对现实 企业精神忠于卓越追求成功 企业文化 9 浦项钢铁核心价值观诚实理性面对现实 10 浦项钢铁企业使命为股东创造最大化利润 11 浦项钢铁最高目标通过高科技使人类的未来更加丰富多彩 1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BAOSHANIRON STEELCO LTD 共和国的巨子 13 宝山钢铁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企业目标的核心是 高效率 在实物形态上 实物劳动生产率要创世界一流 在价值形态上 工资经营奉献率 年经营奉献总额 年工资总额 100 创世界一流水平 以 集中管理 专业分工 社会协作 的方式进行 14 宝钢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精神 15 宝山钢铁企业文化 使命 为用户创造价值 为股东创造价值 宝钢股份公司质量方针重用户 重改进 重效率 重价值 为社会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技术中心目标发展成为高层次 高水平 多学科 多功能 开放型的 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一体化的 世界一流的研究开发基地 专注于本业带领改革的意识宝钢坚持企业不办社会 坚持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 摈弃 大而全 小而全 传统观念 为客户提供环保的产品为社会建设环保的公司推进清洁生产 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 不断减轻环境负荷 建设世界一流清洁工厂 为改善地球生态做贡献 全员参与创造优美环境 与国际社会合作 促进环境保护发展 为改善地球生态做贡献 以用户为本CS是以用户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管理方式和追求持续运营之战略总和是一个经营单位通向决定其效益的竞争优势之路的核心 普及CS战略的运作方式是全方位满意管理TSM 即全面满意管理 用户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最终购买者和企业内部各岗位 各工序 各方面的服务对象 1 质量以用户满意为标准 2 价格 成本 为用户创造价值 3 交货斯 百分之百按斯交货 4 服务 走在用户前面 5 环境 适应外部环境 优化内部环境 6 创新 与用户结成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16 宝山钢铁企业 使命之二 国家 宝钢最大的股东 要求宝钢成为 三个样板 发挥 三个基地 的作用 三个基地生产优质板管钢材的基地 培养和造就现代化人才的基地 推进钢铁行业工业技术进步的基地 三个样板全国企业首先钢铁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样板 全国首先是冶金战线移植引进新技术的样板 成为全国基本建设首先是冶金基本建设的样板 17 宝山钢铁文化系统 宝钢的文化元素危机 创新 高效 国际化 开放 宝钢的文化类型外向型文化 客户导向型 管理体制集中管理专业分工社会协作 企业文化建设应促成四方面的文化 合金 一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二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母体 三是以外国先进文化成果为借鉴 四是以本企业的事业文化为基础 宝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素质培育目标是启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群体意识 激发职工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消除职工的内能损耗 减少逆向力 培育一种有活力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18 宝山钢铁企业文化 创新 创新之一 自主管理活动吸收日本JK管理模式 社会主义大型企业吸收资本主义大型企业的主人翁精神 虽然从日本引进 必须与宝钢自身结合 提出 以行政为主 党政工团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自主管理活动 自主管理小组除现场工人组成的小组外 同时也有工人 技术员和干部参加的 三结合 小组 课题分现场型 公关型 管理型和服务型 总结成果采用 一张纸 的形式 把选题理由 现状调查 确定目标 原因分析 对策措施 组织实施 取得效益 评定总结 遗留问题和下次课题 简明有序地写在一张纸上 员工自愿结合 研究怎样改进设备和降低能耗 1988年 总结了 自主管理知识手册 明确自主管理的目的 发动全厂职工参加企业的生产 经营 管理 技术革新等活动 使广大职工本身真正得到锻炼 增长聪明才智 发挥潜在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 激发主人翁责任感 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把宝钢建成国内外第一流的钢铁企业 在组织领导方面有保证 历史背景举债建设 当时国内首创 国家投资目的和要求 坚持做到 五提倡 五破除 坚持提倡 人才难得 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 坚持提倡 用人看主流 看本质 看发展 破除求全责备 以偏概全的陈见 坚持提倡 早压担子早成才 破除对年轻干部不放心 不敢用的顾虑 坚持提倡 注重实绩 竞争择优 破除迁就照顾工作年限 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旧观念 坚持提倡 广开进贤之路 不拘一格降人才 破除 由少数人选人 在少数人中选人 的不良风气 瞄准1982年后毕业的大学生 立足于早培养 早成才 加大选拔培养力度 将选拔 培养和使用人才统一 19 宝山钢铁企业文化 开放 宝钢的特色 开放式文化取向购买最好的设备 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模式 听取最正确的意见 融合性强 公司员工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2800多个企业 同时是大庆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上海文化中的精髓 如质量高 国际化等 外来文化 特别是外国专家和国际客户的影响 宝钢二钢公司全体职工的 优势再造 讨论 勇于否定自我 目的是要真正发现国有冶金企业加入WTO后的劣势与差距 并采取措施 二钢公司实施BPR管理模式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进行重组 整合和创新 实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再造 增强了的核心竞争力 全员参与企业发展策划 为公司收集信息 分析数据 提出方案 内部岗位竞争 宝钢人认为 加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依靠内部竞争机制来达到 因此 宝钢革除了八级工资制 实行岗效薪级工资制 工资分配与岗位及其业绩挂钩 与资格 职称脱构 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 岗级的确定根据责任大小 技术高低 劳动强弱及环境好坏等四要素科学测定 一定岗位的岗级是相对稳定的 但岗位人员却是动态的 每年至少有5 的人员要调整岗位 曾经造成8个吹炼工岗位变成了32人的竞争 在吹炼工岗位上的人员 即使完成了任务 但其业绩排行第八 也要调整到辅助岗位上去 被辅助岗位上的业绩最佳者所替代 这样竞争的结果 使C T一次双命中率由原来的31 69 提高到80 以上 20 台湾中钢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消除本位主义 各单位之间充分协调合作 群策群力完成公司目标 中钢公司范围那么大 机器那么复杂 决不是某一个人 或某一个单位能夠代表中钢公司的成功 中钢公司所需要的是有机团体 而不是一盘散沙 所以团队精神在中钢公司四大精神中列为首位 自有其特殊之意义 企业精神在1976年揭牌时 其意义就是把公营事业当作民营事业來辦的精神 做事要讲求效率 用人要做到 善善能用 恶恶能去 经营则要不断追求利润与成長 如今中钢公司已由国营移转为民营 更要发挥企业精神 对客戶提供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对社会和社区提供福祉和公益 对员工提供有成长性的环境 更要对股东提供满意的报酬 求新精神就是不以现況为满足 不斷力求改进 不断求新求变 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泉源 做得对 錯是一回事 但一定要有勇气多创新 多尝试 只要不是故意或犯法的事 做錯了 都可原谅 此外 中钢公司基于求新精神的发挥 在研究发展方面特別加強 因为不进步就是落伍 在竞争剧烈的市场中 唯有不断在产品 服务方面创新求变 才是确保企业生存之道 踏实精神就是脚踏实地 勇于承担 苦干实干的精神 1985年6月 中钢公司酸洗冷轧工厂发生火灾 烧毁了价值六千多万元的设备 事情发生之后 时任经济部国营事业委员会执行长张钟潜先生到中钢公司调查失火经过 其后有一天张钟潜告诉时任经济部长 也是中钢公司前董事长赵耀东先生 中钢的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经理 厂長 控制室 现场等 每个人都争著承认是自己的錯 這点令人颇为佩服 這就是中钢公司文化之一 不怕犯錯 勇于认錯 中钢公司员工从进入公司开始 就被灌輸 多做不錯 少做多錯 不做全錯 的观念 而且也一向秉持著 不是故意的錯 不算錯 的原则 這些都形成了充满精力 斗志与干劲的风格 21 台湾中国钢铁公司 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则是中钢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中钢公司的经营理念系于七十年底当时总经理傅次韩先生首次召集一级主管商讨管理哲学编辑事宜 到七十三年九月整理而成的四大经营理念 即增进社会福祉 落实实际绩效 发挥群体力量 讲求人性管理 增进社會福祉 秉持 取之社会 用之社会 的态度 达成 己利利人 己达达人 的目标 确立企业存在对社会及国家的貢献 落实实际绩效 讲求工作效率 提升经营成果 发挥整体绩效 达成企业目标 发挥群体力量 对內重视协调合作 发挥团队精神 努力达成目标 对外与下游业者合作 谋求共同利益 促进钢铁工业发展 讲求人性管理 视员工为企业的宝贵资产 协助其智能提升与成长 奖励其发挥创意与进取心 尊重其工作尊严 重视其应得权益 使能与公司同心 贡献心力 22 台湾东和钢铁企业文化系统 律己 爱智 乐观律己就是摒除杂念 尽职务实 接受挑战 爱智就是努力学习 辨明是非 追求卓越 乐观就是宽宏待人 积极进取 创新再生 诚如东钢企业识別体系所蘊涵出之企业精神 律己适足以沉穩练达地向下扎根 爱智 乐观则充满朝气蓬勃地向上发展 这个信条看起來是简洁易懂的文字 但唯有得到多數的认同 大家才能朝正确的方向 判断何事该为何事不该为 也唯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其价值 23 台湾东和钢铁公司企业经营理念 关心员工 服务社会 尊重股东 建设国家 回馈社会 同业公平竞争一句话來表示本公司的经营理念 追求卓越的社会贡献 东和钢铁肩挑重工业时代使命 坚持品质的保证 成为价值与尊严的起点 具体的信念与作为 秉持稳健笃实 求新求变 永续经营的传统精神 坚持品质第一 信用第一 客戶第一 追求经营企业化 管理资讯化 生产科技化的现代发展 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为荣 为钢铁工业发展努力不懈 秉承著上述之经营理念 將企业目標和社会责任结合 不断的督促东钢人积极地向前冲 并把国际化定为最重要的发展策略 东和钢铁由內而外 以钢铁专业为轴心 以产品价值立足台湾 以多角化经营和关系企业联合运作放眼世界 积极迎向国际舞台 本著律己 爱智 乐观的东钢精神 共同创造东和钢铁更壮丽的美景继续努力 24 武汉钢铁公司企业文化 企业核心价值观以科技为先导 以质量求效益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使命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重视低投入 高产出 最优化 高素质 经营理念不求大 不求全 要求优 要求强 把武钢建设成世界一流钢铁精品名牌的生产基地 新产品开发方针根据市场对质量 品种的要求 按照 应用一代 试制一代 探索研究一代 思考规划一代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人特我新 企业精神艰苦奋斗 从严求实团结协作 改革创新 发展战略精干主体 分离辅助从专业化转向多元化 25 武汉钢铁公司组织结构从工厂制到母子公司体制 武钢本着 总体设计 分步实施 平稳过渡 逐步到位 的基本原则 分五块稳步推进组织结构变革 1 分离单位的改制 2 母公司机关机构的改革 3 主体厂的改制 4 事业单位费用包干 5 母公司的改革 到1998年11月 武钢机构改革方案 正式公布 集团公司机关单位由36个减少到22个 人员由5140人减至930人 其进展颇为顺利 1992年 武钢开始了 精干主体 分离辅助 的企业改革实践 1 对钢铁生产主体厂及能源 交通运输单位推行了 集中一贯 管理 2 对生产生活服务单位进行剥离与重组 3 对内部的事业性单位实行经费包干 在完成内部规定的工作外 可以对外经营 26 武汉钢铁公司 用户致上 1997年武钢正式成立全国钢铁行业第一个针对用户的独立运行机构 用户服务办公室 对外作为武钢的窗口 对内是用户的代言人 在武钢 替用户说话办事 用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