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醒棋例的盲点 棋例裁决.docx
3页提醒棋例的盲点 棋例裁决 《1999年象棋竞赛规则》公布执行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这期间虽然于2022年以中国象棋协会的名义公布了《象棋竞赛规则试行本》,然而并未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也未正式印刷出版发行广大象棋爱好者买不到,也看不见它,因此无法在市、县一级的象棋比赛中执行2022年版试行本只有在国家级象棋比赛及国家级裁判员考试中才采用2022年版试行本,这就给当前的象棋比赛活动带来了麻烦棋友们迫切希望一本新的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正式印刷的象棋竞赛规则早日问世! 此时此刻让我来揭示棋例的盲点,确实是一件艰辛的工作对每一个待判局面的裁决,既要以2022年版试行本为主,也要用1999年版来衡量,有的甚至要追溯至1987年版的象棋竞赛规则加之个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管中窥豹,或走马观花之弊,恳请棋界同仁指正 平日里,我经常接到质问的:“霍先生,在您的著作中为什么有的着法不符合得子规定却把它判成了捉?”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事,现借拙文与你共讨 众所周知,不符合得子规定分两种情况:一是子力价值相当:二是得不偿失对弈棋的人而言某着棋走了之后,预计有便宜可占是“捉”,无便宜可占,甚至吃了亏就应是“闲”。
这种观点靠近棋理,但在有些情况下却与棋例规则相矛盾 例如,《99规则》与《07试行本》均在棋例细则中规定:凡用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 此外,还有一条惯例:当各吃各的子时,若子力相当,也按捉处理 初涉裁判领域的人,若对上述规定不了解,定会进入棋例盲点为便于识别,以下我们共同逐一揭示 图1,选自我2000年编著的《象棋棋例探秘》,对这个待判局面的裁决,我深有感触历经几个反复,至今虽然按照各版本的规则能够予以正确裁决,然内心始终感到有话要说 此事源于1988年4月10日,当时我已被批准为国家级裁判员,我在学习《87规则》时,对棋例细则中“预计下一着吃子后,吃子的棋子仍能保留,则无论该方在其它方面的子力价值损失如何,均应按‘打’处理的条款,感到不符合棋理为此我写信给国家体委棋类处,明确提出不赞同得不偿失也判捉的个人观点当然作为一名象棋国家级裁判员和一名体育工,在各类赛事中,我会保留个人意见,坚决执行规则,维护规则的权威性 为此,我在《探秘》一书中对图1裁决如下:红方车三退一与车三进一,都是用作为根的棋子捉吃黑马或黑象若从子力交换的过程上看,红方得马或得象后还要丢马,不符合得子规定。
但其因为是用作为根的棋子在捉吃,依照“棋例细则”第4条规定,还是按捉处理 黑方用马步步捉车,当属长捉本例双方均为长捉,双方不变作和 值得一提的是《99规则》棋例细则第4条“凡用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实质上是《87规则》棋例细则中“预计下一着吃子后,吃子的棋子仍能保留,则无论该方在其它方面的子力价值如何,均应按‘打’处理”的延续《07试行本》又延用了《99规则》棋例细则第4条 上页图2,是1983年8月于甘肃兰州举办的“敦煌杯”上,付光明与柳大华弈战中的一个片段 红方马三退四-捉车是捉,马四进三捉未过河的卒是闲,红方是一捉一闲 黑方车4平3,用作根子捉红底相,尽管吃相后黑要丢中炮,得不偿失,但按《79规则》、《99规则》、《07试行本》均要判黑方车4平3是捉你也许会问,吃亏怎么算捉呢?这正是盲点所在,既然历届规则对作根子的捉吃有明确规定咱胳膊拧不过大腿,就得按捉裁决笔者的心与您是相通的,但愿像这种不近棋理、不合人心又与得子规定有冲突的条文在新的规则中不再出现不过笔者还要提醒您,在新规则未出版前,还要执行这个条款呦黑方车3平4,又用作根子捉红炮,预计得失相当,肯定也要按捉处理了。
因为上一着得不偿失都被判捉,何况得失相当了!综上所述,黑方是长捉 按当时执行的《79规则》裁决,二打一还打,双方不变判和实战中红方主动变了着 若按《99规则》、《07试行本》裁决,红方是允许着法,黑方是禁止着法,应由黑方变着,不变判负 3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