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doc
3页学校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随着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如何搞好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呢? 一、加强管理,多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娇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有的孩子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规守纪,调皮捣蛋;在社会寻衅滋事,小偷小摸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联系其家长,与家长互换信息,掌握留守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
学校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落实责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让问题儿童也能享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二、倾注情感,多交流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我不要新衣服,我要爸爸妈妈”“ 我想与你说说话”……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教师要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活动课;尽量抽出时间与他们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排除他们的忧虑,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最大帮助与鼓励让他们走出情感阴影,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三、利用活动,多鼓励 大部分留守学生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
学校应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打字”比赛、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瞅准机会,多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孩子”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留守娃部分留守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教师要珍视留守学生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代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