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中考中的对联种种.doc
4页二、中考中对联对法指要 写对联其实是仿句题的一种形式,可理解为仿写对偶这种修辞句式一般来说,中考试题没有在语言的平仄等方面作更高的要求,只要符合宽对即可因此,我们只要从以下几方入手,就能在中考中得以应对 首先,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学特征: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对③、结构相符④、意义相关⑤、节奏相合⑥、平仄相协 其次,注重平时的积累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多关注一些佳联、好对,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等就是我们课本中所出现的和涉及到的 最后,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切实可行的技巧如“拆分法”即把一联分成若干个词组一一作对,再合起来,就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语文中考中的对联种种 对联是近年来语文中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特别是结合积累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文言文内容来进行考察,且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具有很美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中,又强调了语文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对联这种骈句就具有了较强的示范作用 一、中考中对联常见的题设形式 1、对联积累 例①:请写出你在生活中留意到的你认为最好的一副对联。
湖南常德卷) 例②: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河南卷) a、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 b、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 c、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 d、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2、对联链接 例③:下列对联写的是一位课本中的古代作者,请在括号内写出姓名山西卷) a、豪气压群山,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 ) b、太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淑玉阁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 例④: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山东卷) 3、撰写对联 例⑤:请用正楷字体在下联空白处补全对联辽宁沈阳卷) 横批:润物无声 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 下联: 。
例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拜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吉林卷)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 4、综合运用 例⑦:语文活动: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言志联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幅对联中选一幅送给他(她)贵州贵阳卷) a、依山傍水景中胜景,坐北朝南画里新居 b、红梅点点,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衡寿悠悠似南山 d、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 例⑧: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是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三(2)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四川资阳卷) 当然,中考中关于对联的题型也存在着其它的方式,如:对联匹配、撰写横批、对联赏析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注:本文中所举例子均选自2005年各地中考试题参考答案为:例①、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例②、ACDB 例③、a李白b李清照 例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例⑤、一腔热血写春秋例⑥、乡音已改是归人或乡音无改鬓毛衰例⑦、C 例⑧、聆听先哲教诲,感悟人生真谛 (七)春联连线:(进一步感受对联的形式美、内涵美)上联 下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心血勤浇栋梁材 人寿年丰家家乐 勤勤恳恳做园丁生意兴隆通四海 书山万仞志能攀兢兢业业育桃李 国泰民安处处春人梯巧搭登攀路 财源茂盛达三江学海无涯勤可渡 春满人间福满门(八)对联修改:(再一次感受对联的形式美)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使之组成对偶句1、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改后为:遥 望 东 南,建 几 处 依 山 楼 榭;, 2、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改后为: , ;鄱 阳 湖,绿 水 荡 漾,碧 波 粼 粼九)对联创作:1、对下联:上联:读 好 书 乐 趣 无 穷 下联: 2、对上联:上联: 是下联:学 子 论 古 今3、对下联:上联:绵 绵 春 雨 润 万 物下联: (十)妙联点评: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点评:此联堪称绝妙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各用十个数目字按序排列,实属不易它生动地写出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炬愿为春蚕的崇高精神境界 (十一)佳联欣赏:1、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2、心似平原驰马,易纵难收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横:身居陋室--苏东坡门楹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薄松龄自勉联)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7、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8、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