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发展性评价《幼儿游戏》课程评价体系改革.doc
5页基于发展性评价《幼儿游戏》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摘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全面、 可持续发展代表了评价的发展趋势发展性评价因此日益受 到人们重视,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文章以《幼 儿游戏》课程为例,按照发展性评价的要求,大胆尝试评价 方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关键词】发展性;幼儿游戏;评价体系;改革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的评价功能始终定位在甄别与 选拔上,忽视了改进与激励功能,其弊端如下:评价形式单 一化评价过分关注活动结果而忽视过程,忽视被评价者的 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缺少促进性和改进性;评价主体单一 化评价的主体只限于施教者,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导致 被动发展;评价目标单一化评价内容过于侧重书面知识, 忽视能力、素质的考核,缺少适用性和发展性很明显,这 种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与高职教育侧 重专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相悖,因而必须予以 改革,代之以发展性教学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 的发挥为目的,在了解其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全过程、 多形式结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发展,使 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种评价与传统 的甄别、选拔、淘汰的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它要求用全面的、 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通过多方位、全过程比较分析 来明确主体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评价达到促进改变、促 进发展、促进进步之目的这种方式在高职教育领域具有很 强的适应性笔者在《幼儿游戏》课程中大胆尝试应用该评 价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改革方案如下:一、 评价总体要求紧扣专项能力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授课内容,让学生在 创编、表演、点评、组织实施游戏中学会和谐竞争,学会互 帮互助,最终发展、形成较强的游戏专项能力通过评价的 导向性引领学生的发展,为未来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基 础二、 评价考核项目包括游戏创编、游戏表演点评、游戏能力实践检验三部 分权重分别占40%、40%、20%o具体为:(一)游戏创编根据教学内容改革项目化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就 表演、角色、建构、益智、体育、主题游戏开发创编游戏案 例评价标准:游戏流程要完整;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要 适宜;主题鲜明,富有生活性、时代性;情节丰富、生动, 富有故事性、趣味性;突出教师的指导性,教师能够丰富和 推动游戏的发展;符合各类游戏的具体要求,特点鲜明;符 合幼儿年龄特点。
二) 游戏表演点评以创编的游戏案例为蓝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课 堂,通过表演、交流、点评强化学生对游戏的组织实施能力 游戏表演及点评评价标准如下:(三) 游戏能力的实践检验(20%)课程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到幼儿园实际上一堂游戏 课评价标准参考游戏表演及点评评价标准三、评价形式取消传统的期末一卷定终身的考核评价办法,变终结性 评价为发展性评价评价做好三个结合三个增加一是老师 与学生评价结合,增加学生的评价(老师与学生评审团各占 50%,不是老师一言堂);二是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增加过 程性评价(考核不是期末一锤子定胜负,而是从一开始就开 始了每次的出勤、每次是否如期完成任务、完成的质量怎 样,每次模拟课堂的表现,比如参与的积极性、表演的好坏、 点评到位不到位都记录在册,作为评价的凭证);三是小组 评价与个人评价结合,增加小组评价的权重(主要采用团队 激励的方式,强调小组成功需要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努力)这个评价改革方案的实质就是贯彻了发展性评价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实现了教学评价全程化评价不是从教学过程结 束后才进行,而是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评价, 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伴随始终。
从游戏创编、课堂模拟表演 点评,到最终去幼儿园的实践检验,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 求学生可以在完成上述任务时,随时诊断出自己学习的效 果和存在的问题,扬长补短,对照问题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然后求得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发展性其二,实现了教学评价全面化评价实现了从知识单维目标向知识、能力、情感多维目标的跨越既关注学生的学 习成绩,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由 于主要采用小组教学,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其完成 任务的质量、水平,其与人合作的态度都成为评价的内容每一个人在挖掘自己潜能的同时,还要学会积极互赖,这就 要求每一位同学明白仅仅自己优秀是不够的,还要帮助同组 的人优秀,通过主动帮助组内同学,提升小组的整体实力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三,融洽了师生感情,加强了教学针对性,增强了教育的力量由于强调评价的全程性及学生参与性老师与学 生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自然对教学和学生有了更多的了 解,可随时收集并保存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 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给予被评价者激 励或具体、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因而教学的知道更具针对 性。
此外,教师与学生相处多了,感情也就深了一个鼓励 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真诚的祝贺,都可给学生带 来激励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提高学 生对教师认同度,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更有利于发挥 教师的教育力量作者简介:高波,男,山东安丘人,教育学硕士,潍坊 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旭兰,女,潍坊工程 职业学院纪委监察审计处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