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孟浩然唐诗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10040540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孟浩然唐诗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释|翻译|赏析|解说 【作品简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慨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体现了诗人但愿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⑴,涵虚混太清⑵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⑵涵虚:涉及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⑷撼:一作“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方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楫(jí):划船用品,船桨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觉得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⑺坐观:一作“徒怜”⑻徒:只能一作“空”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只能白白的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是隐喻想做官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但愿张丞相能相助一臂之力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白话译文】译文一: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译文二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出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愿有人能予以引荐她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具有这层意思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但愿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涉及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涉及,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仿佛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都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奉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得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但愿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因此这里说“徒有”但愿对方协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互相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体现出含蓄的美学特性,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取,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竭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烘托湖的澎湃动乱,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仿佛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广阔的平面烘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并且还布满活力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同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阐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但是还找不到门路而已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但是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达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并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她规定助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

      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但愿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但愿她予以协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因此只得委婉地体现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略的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气愤勃勃这样写景,烘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合法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她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