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的应用论文.doc
2页优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的应用论文 优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的应用论文预读: 摘要: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0例妇产科患者的年龄范围19~46岁,平均年龄(29.6±6.9)岁.110例患者中,异位妊娠29例,阴道炎36例、盆腔炎宫颈炎24例,子宫肌瘤21例.110例妇产科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意识及精神障碍性疾病,且对本次研究之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治疗及护理、健康知识教育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为:(1)治疗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视,与其亲切交流,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相关疑问详细耐心地解答,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疏导,并鼓励其建立自信,积极配合护理,争取早日康复出院.(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房定期通风、灭菌消毒,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护理人员加强病区管理,使病区安静,并调节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使患者感觉舒适.护理人员在病房内温馨布置,给患者播放影视节目及音乐歌曲,转移患者注意力,让其有家的感觉,从而减轻其负面情绪及负面心理.(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高蛋白、高营养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勿食用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4)出院指导护理: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对其访视,了解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快乐的生活.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嘱咐其家属对患者多关心多呵护.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depression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的SAS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2%,较对照组的81.8%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妇产科作为产妇生产、多种妇产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其护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妇产科的护理服务已成为人们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妇产科的护理服务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妇产科是临床较为特殊的科室之一,常见的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的患者.许多患者入院后,由于对医院的环境较为陌生,加上对自己病情的担心,害怕自己的病情过于严重,常会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3,4].常规的护理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情绪负担,护理人员日常护理过程中不与患者进行交流,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护理不适,这加剧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也降低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优质护理,不仅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而且可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访视与交流,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疏导,鼓励其建立自信,这可以使患者获得依赖感和信任感,这对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优质护理还可从环境、饮食、出院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得到护理人员的细致的关怀,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本研究分别对110例妇产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结果发现:优质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2%,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81.8%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在妇产科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