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单元 第六课项链 人教试验修订本 教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6476308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 第六课项链【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19世纪80年代 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体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又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的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二、《项链》的艺术性 这篇小说思想深刻,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称得上是莫泊桑的精心杰作 莫泊桑的小说很注意刻画人物性格,而且经常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不过很少由作者从旁来进行介绍和剖析,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示人物的内心和他的动机,因此他的小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项链》中玛蒂尔德的形象就是这样写的作品以大量的篇幅,通过玛蒂尔德自己的言行,深刻而细腻地表现她的种种内心活动如写她看到舞会请帖时,先是赌气往桌上一丢,转而怒视丈夫,进而伤心落泪,把她那种既是急切地盼望出席舞会,又为自己没有合适的舞服而懊恼,为丈夫的贫困而悔恨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又如玛蒂尔德在朋友家借首饰时贪婪而焦急的心情,也写得细致入微她戴上首饰,在镜子前左试右试,舍不得摘下,待到发现青缎盒子里那串非常美丽的钻石项链,她激动得心也跳,手也哆嗦,戴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了神。

      项链的珍贵使她不敢提出请求,吞吞吐吐地表示借意通过这些心理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在虚荣心支使下所表现出来的卑俗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篇小说也表现了莫泊桑在小说的情节构思方面的艺术匠心—小说的主旨在于通过玛蒂尔德追求奢华而遭受的不幸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为了突出这种不幸的悲剧性,莫泊桑特意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人逆境的曲折经历,从波澜起伏和对比反衬中,求得强烈的戏剧性的艺术效果起先,玛蒂尔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已经使她陷入了绝望的逆境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又打开了希望之门玛蒂尔德时来运转,步人顺利的境遇她为参加舞会而碰到的两大难 题——舞服和首饰,都能想出办法,得到圆满的解决舞会上她大出风头,眼看就要踏上成功的道路不料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她的命运顿时生出波折,玛蒂尔德再次坠人了厄运,以致为项链断送丁自己的青春这样,人物的命运从逆境转入顺境,又猝然从顺境转入逆境,顺境成了逆境的有力陪衬,它升得越高,逆境就越显得悲惨,玛蒂尔德受到的惩罚也就更加沉重 莫泊桑还在小说中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小说中一再描写玛蒂尔德如何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可是她在舞会前的两次表现却出人意料:见到请帖,她不但不欢喜,反而发怒,准备好舞服,她不但不高兴,反而发愁。

      这种意外的表现吸引读者去探究人物的心理和动机,同时又使情节的发展出现波澜而不显呆板丢失项链的偶然事件使人物的命运发生根本的变化,也成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转折点小说的结尾,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让主人公在备受生活艰辛之后又经受一次精神上的打击,对她的虚荣心给以双重的惩罚最后,小说在玛蒂尔德路遇故友、发现赝品的情况下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使得全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效果都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小说中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读来奇而可信,并不使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其原因就在于它们都符合人物性格表现的必然性,同时也与作者注意安排伏笔,进行铺垫的巧妙构思是分不开的小说的开端,作者就大段地介绍了女主人公好虚荣的性格,这段文字虽是静态的描写,却为后面描写人物、开展情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文中还提到玛蒂尔德与她朋友佛来思节太太的关系,这一线索写来漫不经心,却成了后面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玛蒂尔德借项链、赔项链、知道项链是假的,都与此紧密相连,细心的读者还可以发现,作者在描写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太太借项链、还项链时,后者都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这里蕴藏着一个暗示——那项链并不是什么值钱的首饰,最后点穿项链是赝品,读者回味前事,恍然大悟。

      这就是《项链》中许多情节读来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重要原因 (陈惇《〈项链〉的思想和艺术》,《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示范教案】项 链教学目标 一、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二、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三、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提高口头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以及评析、辩论的能力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教学目的第1、2、3点 二、教学难点是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遇遭的必然性 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讨论等方法可先让学生运用单元知识及学过的小说有关知识,据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情节提纲,熟悉课文,以“失项链”为转机,作“借项链”与“赔项链”的篇章内部的对比阅读从而认识路瓦栽夫人一时的欢乐,换来十年辛酸的悲剧的根源还可让学生运用“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的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根据结尾的情节续写下去,设计佛来思节夫人还会如何,路瓦栽夫人又会如何的情节,以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掌握人物、情节、主题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数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一、指导预习 二、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出生于法国诺曼第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没落本质的短篇小说,曾受到鲁迅先生推崇。

      鲁迅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并释题:小说以“项链”作为标题,是小说常用的“物线法”请想一想《项链》这个标题与作品的情节有什么关系?(留下悬念,待分析课文中解决)指导预习 1.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1)小说主人公形象(2)小说主题(3)写作特点 2.让学生根据要点默读课文,(1)先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及含义 (2)据情节提纲给课文分段(教师巡堂释疑,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含义) 字:寒伧(chen) 肴(yo) 鲈(l) 褶(zhě) 觑(q) 秽(hu) 赁(ln) 誊(tng) 词:资质:人的素质 艳羡:十分羡慕 寒伧:不体面、寒酸 惆怅:忧伤、失意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研习新课 1.预习提示告诉我们,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借项链) 第二部分:从“夜会的日子”到“她照他说的写了封信”失项链) 第三部分:从“过了一个星期”到“她不会把她的朋友当做一个贼吗”赔项链) 第四部分:从“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辛生活了”到“也可以成全你”还债务) 第五部分:从“有一个星期天”到结尾发现项链是假的) 通过分析,可看出小说是以“项链”为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2.速读课文开头到“她常常整天地哭好几天” 3.讨论:所读这部分写什么内容?它与后面的情节有何关系? 写了玛蒂尔德的“痛苦”和“梦想”交代了她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属于小资产阶级(如“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跟教育部一个小书记结了婚……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她不甘心过寒伧的生活,梦想过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这是她的心理性格如,对她“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梦想……梦想……梦想……”的心理描写又如对她“她没有漂亮服装……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就想望着得人欢心,……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的心理描写另外“也”字,还深刻地揭示出她那那种满腹委屈的内心世界。

      这部分内容虽是非基本情节部分(序幕),但它是构成她不幸遭遇的“基础”,为下文写她参加夜会而赶制新衣及借项链作了充分的铺垫 4.学生默读“挑选项链”有关文段 要求:把描写路瓦栽夫人在借到项链前后的三个心理变化过程的文句勾画出来并复述思考: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作者通过“发现”、“发抖”、“出神”——“迟疑而焦急”——“跑起来”、“搂”、“亲”、“跑”,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路瓦栽夫人为无珠宝首饰,而显得郁闷、不安、忧愁,发现钻石项链时激动、神往;想开口商借而唯恐对方拒绝时犹豫不安;终于得到对方允许时的极度欢欣、兴奋的三个心理变化过程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 5.学生朗读描写夜会的有关文段 思考:作者怎样具体描写路瓦栽夫人在夜会上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的?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在夜会上,她“狂热”、“沉迷”、“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甜蜜的胜利里作者就是用这些心理描写,在读者面前剖露了路瓦栽夫人庸俗、空虚的心灵,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路瓦栽把一件平日穿的带着“寒伧味”的外衣披在她肩上时,她“为了避免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