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G加气站检查表.doc
11页word附件3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安全检查表〔试行〕一、根本条件项目检 查 内 容检查记录结论证明文件1、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2、有经营和储存场所建筑物消防安全验收文件或其他消防方面的证件3、有经营储存场所、设施产权或租赁证明文件租赁储存场所、设施且委托出租方进展管理的,有与出租方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4、有省级商业部门颁发的压缩天然气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或批准文件5、证明文件的名称、地址一致,符合《某某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颁发管理实施细如此》〔辽安监发[2006]15号〕的有关要求二、安全管理项目检 查 内 容检查记录结论安全管理职责1、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3、岗位安全职责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安全检查和值班制度3、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5、事故管理制度6、安全档案管理制度7、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8、加气站进出车辆、人员管理制度9、压缩天然气接卸管理制度10、储气罐区、锅炉房等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1、压缩天然气接卸作业操作规程2、加气作业操作规程安全管理组织1、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应急救援措施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预案编制符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如此(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的要求3、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并进展记录从业人员资格1、主要负责人安全某某书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某某书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某某书4、其他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明三、总图布置项目检 查 内 容检查记录结论站址选择1、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气站的储气设施的总容积符合如下规定:①管道供气的加气站固定储气瓶〔井〕不超过18m3②加气子站的站内固定储气瓶〔井〕不超过8m3,车载储气瓶的总容积不超过18m32、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符合GB50156表4.0.7的规定〔详见附表1〕平面布置平面布置1、加气站的围墙设置符合如下规定:①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与小于或等于GB50156表4.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②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GB50156表4.0.7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设置隔离墙③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2、车辆入口和出口分开设置3、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符合如下规定:①单车道宽度不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m②站内的道路坡度不大于6%③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采用沥青路面5、加气岛符合如下规定:①加气岛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②加气岛的宽度不小于1.2m③加气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小于0.6m6、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符合GB50156表5.0.8的规定7、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储气瓶拖车和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充装车在站内有固定的停放区储气瓶拖车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符合GB50156表5.0.8条规定的压缩天然气储气瓶〔井〕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要求8、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车载储气瓶的卸气端设有钢筋混凝土实体墙,其高度不低于储气瓶拖车的高度,长度不小于车宽的2倍暖通建筑绿化暖通建筑绿化1、设置在站房内的热水锅炉间,符合如下要求:①锅炉间设有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与其它房间隔开②当采用燃煤锅炉时,锅炉烟囱出口高出屋顶2m与以上,且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③当采用燃气热水器采暖时,热水器设有排烟系统和熄火保护等安全装置2、当加气站室内外采暖管道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充沙填实,进出建筑物处采取隔断措施。
3、加气站内的站房与其它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它局部不采用燃烧体建造4、加气站内建筑物的门、窗向外开启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X》GBJ16有关规定,采取泄压措施5、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采取通风措施,并符合如下规定:①采用强制通风时,通风设备的通风能力在工艺设备工作期间按每小时换气15次计算,在工艺设备非工作期间按每小时换气5次计算②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口总面积不小于300cm2/m2〔地面〕,通风口不少于2个,且靠近可燃气体积聚的部位设置6、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房间的地坪采用不发火花地面7、加气站储气瓶〔储气井〕间的屋面采用非燃烧轻质材料制作8、加气站的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压缩机、调压器间、变配电间相邻布置,其间距不能满足GB50156表5.0.8的要求时,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隔开隔墙顶部比储气瓶组(储气井)顶部高1m与以上,隔墙长度为储气瓶组(储气井)总长,并在两端各加2m与以上,隔墙厚度不小于0.2m9、加气站的压缩机房屋面为非燃烧材料的轻型结构10、当压缩机房与值班室、仪表间相邻时,设具有隔声性能的隔墙,隔墙上设隔声观察窗。
11、加气站内不建经营性的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12、燃煤锅炉房、燃煤厨房与站房合建时,单独设对外入口,与站房之间的隔墙为防火墙13、加气站内没有地下和半地下室建筑14、位于爆炸危险区域的操作井、排水井采取防渗漏和防火花的措施15、加气站内不种植油性植物消防设施与给排水消防设施与给排水1、加气站的排水符合如下规定:①当雨水有明沟排到站外时,在排出围墙之前,设置水封装置②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在建筑物墙外或围墙内分别设水封井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小于0.25m;水封井设沉泥段,沉泥段高度不小于0.25m③排出站外的污水符合国家有关的污水排放标准2、加气站设置的水冷式压缩机系统的压缩机冷却水供应,符合压缩机的水量、水质要求3、加气站的灭火器材配置符合如下规定:〔详见附表2〕①每2台加气机设置不少于1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加气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②地上储罐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分别设置③地下储罐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分别设置④泵、压缩机操作间〔棚〕按建筑面积每50m2设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只,总数不少于2只。
⑤其余建筑的灭火器材配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X》的规定安全标志1、有禁火、禁烟、禁用移动通讯工具等安全标志2、有进、出口与限速、限高、车道指示等交通标志四、工艺与设施项目检 查 内 容检查记录结论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1、进站天然气需脱硫处理时,脱硫装置设在室外,设双塔;当进站天然气需脱水处理时,脱水可在天然气增压前、增压中或增压后进展,脱水装置设双塔2、加气站内的设备与管道,凡经增压、输送、储存需显示压力的地方,均设有压力测点,并设供压力表拆卸时高压气体泄压的安全泄气孔压力表量程X围为2倍工作压力,压力表的准确度不低于1.5级3、压缩机前设缓冲罐4、设置压缩机组的吸气、排气和泄气管道时,防止管道的振动对建、构筑物造成有害影响5、压缩机的卸载排气不得对外放散6、压缩机排出的冷凝液集中处理7、压缩机组运行的安全保护符合如下规定:①压缩机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间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不小于压缩机的安全泄放量②压缩机进、出口设高、低压报警和高压越限停机装置③压缩机组的冷却系统设温度报警与停车装置④压缩机组的润滑油系统设低压报警与停机装置储存系统1、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为25MPa,其设计温度满足环境温度要求。
2、储气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3、小容积储气瓶固定在独立支架上卧式瓶组限宽为1个储气瓶的长度,限高1.6m,限长5.5m同组储气瓶之间净距不小于0.03m,储气瓶组间距不小于1.5m4、储气井的设计、建造和检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压气地下储气井》SY/T6535的有关规定5、储气瓶组或储气井与站内汽车通道相邻一侧,设安全防撞栏或采取其它防撞措施加气机1、加气机不设在室内2、加气机符合如下规定:①加气机额定工作压力为20MPa②3/min(工作状态)③加气机设安全限压装置④在寒冷地区选用适合当地环境温度条件的加气机3、加气机的加气软管上设拉断阀4、加气软管上的拉断阀、加气软管与软管接头等符合如下规定:①拉断阀在外力作用下分开后,两端自行密封②加气软管与软管接头选用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材料5、加气机附近设防撞柱(栏) 安全保护1、天然气进站管道上设紧急截断阀手动紧急截断阀的位置便于发生事故时能与时切断气源2、储气瓶组(储气井)进气总管上设安全阀与紧急放散管、压力表与超压报警器每个储气瓶(井)出口设截止阀车载储气瓶组有与站内工艺安全设施相匹配的安全保护措施3、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加气枪之间设储气瓶组(储气井)截断阀、主截断阀、紧急截断阀和加气截断阀。
4、加气站内缓冲罐、压缩机出口、储气瓶组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设置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安全阀的定压P0除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符合GB50156第8.5.4条的规定5、加气站的天然气放散管管口高出设备平台2m与以上,且高出所在地面5m与以上6、加气站内的天然气管道和储气瓶组设置泄压保护装置,泄压保护装置采取防塞和防冻措施泄放气体符合如下规定:①一次泄放量大于500 m3〔基准状态〕的高压气体可通过放散管迅速排放②一次泄放量大于2 m3〔基准状态〕,泄放次数平均每小时2~3次以上的操作排放,设置专用回收罐管道系统管道系统1、增压前的天然气管道选用无缝钢管,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 8163的有关规定增压后的天然气管道选用高压无缝钢管,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