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2课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1
  • 文档编号:120550429
  • 上传时间:2020-03-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8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杨焕明,1952年生于浙江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为法国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92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博士后,1994年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现为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一职,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立下汗马功劳,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2002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作品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评价  著名基因组学家,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主持人二)人物轶事心中的丰碑1999年,杨焕明作为中国的代表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基因战略会议,会议主持人只给他5分钟的发言时间他以拥有扎实的工作基础、优秀的人才、翔实的工作计划,为中国争取到参与国际重大项目的机会1%测序任务争取下来以后,资金并没有到位杨焕明捐出了自己的积蓄,基因组的其他同志也都捐了钱为此,杨焕明和汪建曾经有过一个创意,在办公室外面的草坪上竖立一块碑,碑文是杨焕明起草的,这是创业时期他们共同的心声:“苍天在上,磐石作证,此时此地,一群普普通通的炎黄子孙,用他们的泪汗心血和青春为他们古老的民族争得一个险些失去的历史机遇。

      岁月无情,他们和他们的支持者都将随时光而逝去此心昭昭,他们的执着奉献和自信,将作为人类基因图的一小部分而留驻历史这块碑最终没有立在草地上,但是他们在心中都立了一块这样的丰碑背景链接20世纪初期,人类发现了生命的基本规律之一——遗传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打开了人类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后来蓬勃发展的转基因技术,动物、植物克隆技术,让人类对生命奥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目的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并以此带动生物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我国科学家杨焕明教授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立下汗马功劳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核苷酸(gān)       (2)辜负(gū)(3)框架图(kung) (4)胰岛素(y)(5)双刃剑(rn) (6)滥用(ln)(7)衍生物(yǎn) (8)携带者(xi)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解     (2)秘(3)便 (4)纤2.语境辨析法(5)会议强调,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工作进度,充分体现“新区效率”。

      拿出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兑现“三年出模(m)样、五年成规模(m)、十年树标杆”的承诺6)在办理该案时,检察官并非单纯地就案办案,一诉了之,而是走访调查,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原因、主观动机,找准症(zhēng)结,对症(zhng)下药二)写准字形1. 2.3. 4.5. 6.(三)用准词语Ⅰ.明确词义1.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2.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的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很难做成事3.双刃剑:剑两面都有刃,比喻能同时带来正反两种效果的事物4.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好5.防患于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语境运用(辨析正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俱乐部更名、转让的事情频繁发生,不仅让球迷无所适从,缺乏归属感,而且也使得中国足球处于动荡之中如何对症下药,根治中国足球的种种乱象,是摆在足球管理者面前的课题辨析:两个成语使用正确Ⅱ.易混辨析1.滥用vs乱用课本原句  这些信息被滥用或被错用又怎么办?辨析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使用不当不同之处在于:“滥用”指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乱用”指无条件无秩序地随便使用,用的对象不适当。

      即境活用  ①美国军队引进中国古老的针灸疗法,以对付军队中滥用止痛剂的现象②学生作文往往写错别字,乱用标点符号,这势必会影响内容的表达2.鉴于vs基于课本原句  鉴于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在它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怎么办?辨析  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用于可以引为借鉴或经验教训的事基于,侧重强调思维或行动的基准、原则、出发点,相当于“根据”即境活用  ①鉴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风险因素,加拿大央行本周的利率决议将会很谨慎②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表示,英国对于“脱欧”后与欧盟关系的立场是基于“纯粹的幻想”3.耸人听闻vs骇人听闻课本原句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辨析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的话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是没有其事,故意夸大,强调有意为之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指坏事情使人震惊即境活用  ①针对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后果,气候学界还出现了许多耸人听闻的预测,这些预测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②土耳其机场恐怖袭击造成36人死亡,147人受伤,骇人听闻,国际社会对恐怖分子齐声谴责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文章的标题有几层含意?明确:两层含意: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二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2.文章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和意义,围绕这一中心,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请加以说明明确: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1.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2.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3.对文中的某些观点,要学会辨证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研习课文第3~10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分析说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各方面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答: 明确:方面中心意思规模化生物学家第一次从整个基因组的规模去认识、研究一个物种或多个物种(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全部基因序列化生命科学以序列为基础,这是新时代的生命科学区别于以前的生物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是借助了生物信息学,也借助于把地球变小的网络。

      医学化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产业化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带动21世纪生物产业的发展人文化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人文角度来说,连同人性、人权、平等、社会结构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都将重新讨论2.第四段中,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规模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答:  明确:①从研究对象上看,它研究的是一个或多个物种的全部基因②从研究方法上看,对实验室、实验方式、科学家的素质、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超大型实验室的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③从研究成本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④从研究价值看,是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3.第五段中的“里程碑”一词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运用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序列化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划时代意义二、研习课文第11段至文末,回答下面的问题。

      4.第十一段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些冲击,我们应如何应对?答:  明确:①任何“优生”“劣生”的观点,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更是不符合人性的,所以要善待他人②基因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参考书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③一个成员的基因组信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隐私,要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④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通过基因研究,人类会更好地建立起既符合人性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的文明5.作者为什么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为“曼哈顿原子计划”?答:  明确:因为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具有可能性,基因安全关系到世界和各个国家的安全,关系到每个有责任心的科学家,也关系到每个民众的知情权,这对人性、人权、平等、正义等精神伦理的影响远远超过“曼哈顿计划”,作者对此有很深的忧虑。

      三、纵观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6.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试举例分析答:  明确:说明方法举例或说明作用列数字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启动,然后德、日、英、法、中等五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正式加入,现在已经有16个实验室及1 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使深奥的科学知识浅显明晰、通俗易懂举例子这些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举几个例子:从人种来说,白种人中不少见的对艾滋病(AIDS)病毒的天然免疫功能,在亚洲人(黄种人)中还没有发现或极为少见……打比方我很希望在这一问题上,在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们的努力,建立国际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分类别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说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时,作者从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医学化、产业化、人文化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说明条理清晰,解说严谨[写法领悟]本文作为一篇介绍前沿科学的说明文,准确的表达至关重要为此,作者采用总分结构,先总体介绍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然后分述这一计划的重要意义;接着以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心,冷静地阐明了科学的“双刃剑”性质以及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性,这样,就使读者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了一个清晰、明白的认识。

      说明文只有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分条剖析,逐项说明,才能给读者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因此,在谋篇布局时,就必须考虑以什么样的结构和顺序安排材料,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条理清晰、表述严谨地传达出来那么,说明文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需要注意什么呢?1.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要点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2.针对具体情况,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