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整理】哈尔滨垃圾状况.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026685
  • 上传时间:2017-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9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哈尔滨城市垃圾的来源哈尔滨市区城市垃圾来自七个行政区居民生活与消费;市政建设与维护;商业活动与集市贸易以及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废弃物据市环卫部门统计,哈尔滨市区平均日产垃圾 5690 吨,垃圾产量逐步递增1984——1997 年垃圾产量由 77.4 万吨增加到 206.9 万吨,平均递增率为 8.12%;2002 年已达 240 万吨 1990 年以前垃圾产量年递增较快;1991 年以后垃圾产生量递增率较慢哈尔滨城市垃圾的构成城市垃圾的构成不仅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生活习性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也会随年度、季节、气候等条件不同而变化但其中自然条件、生活水平、燃料结构是决定城市垃圾构成的三个主要因素据 2002 年统计,哈尔滨市区城市垃圾中植物类占 45.87%,动物类占2.67%,灰土类占 40.22%,纸张类占 4.25%,金属类占 0.61%塑料类占 3.68%,玻璃类战 1.00%,纤维类战 1.61%,其中适宜焚烧类占 9.54%;适宜堆肥类占 48.54%;适宜填埋类占 41.92%当然城市垃圾中各组份随各年度不同而变化哈尔滨城市垃圾空间分布据市环卫部门资料,哈尔滨市区现有垃圾堆放场 15 个,占地 359.72 万 m2。

      分布于韩家店、莫力街、水泥管厂北、柳树林、和平村、冷冻厂西侧、大房身、滨北铁路桥西、民富村、王岗、哈东、韩家洼子、黑鱼泡、沙佗子、程家岗,城区大部分垃圾就堆放上述垃圾场;此外城区和郊区还有很多垃圾散点;在一些街道两侧、楼前屋后等都有垃圾随意堆放:还有个别生活小区几乎被垃圾吞噬;此外在一个个花池、一排排树木之间有城市垃圾堆放其间哈尔滨城市垃圾堆放对环境的影响(1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哈尔滨市区由于垃圾场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与要求,各区在各自的行政区范围内确定垃圾倾倒地点,多数垃圾堆放场未进行场址评价和填埋处理这些垃圾场小的占地几万平方米,大的占地几十万平方米裸露的垃圾受风吹、日晒、雨淋、水泡,垃圾中的有机质和有毒元素发生腐烂分解,产生大量污染质淋滤液,在地表漫流,进而污染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使垃圾堆附近的环境条件大大恶化城市垃圾露天堆放,遍地狼籍,异味难闻据市环保研究所在韩家洼子垃圾场监测到的臭级可达到五级同时,孽生大量的蚊蝇等2 )对土壤的影响城市垃圾堆放对土壤的污染形式主要是通过垃圾渗出液渗人土壤中,垃圾里的有害组份与土壤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从而使污染质截留在包气带土体内,造成土壤的污染。

      哈尔滨市区垃圾堆下的土壤污染较重,垃圾堆边缘的土壤污染程度较低;岗阜状高平原的土壤污染程度明显高于漫滩污染物主要为氨氮、氯化物、化学耗氧量、硫酸盐、钠等3 )对地表水的影响哈尔滨市环卫研究所曾对韩家洼子垃圾场附近的水泡子和阿什河流经垃圾场的上、下游断面取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中污染物对地表水污染较严重;水泡子中的氨氮、化学耗氧量、生物需氧量及氯离子的含量均较高其中化学耗氧量、生物需氧量分别超地面水环境质量五级标准的 3 倍和 3.6 倍;氨氮超过地面水三级标准的 28 倍另外对比阿什河上、下游断面的水质分析结果,下游河水中的各项化学组份明显高于上游,表明垃圾对阿什河水存在一定程序的污染4 )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危害哈尔滨市区垃圾场下部的浅层地下水均已遭受严重的污染其中污染最重的是以细菌为代表的生物污染和以化学耗氧量为代表的有机污染;其次为氨氮和总硬度为代表的无机污染污染质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距离受地下水流场和水力坡度的控制受哈尔滨市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较大的韩家洼子垃圾场附近地下水中污染质则迁移距离最远处于岗阜状平原垃圾场下部的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尚未发现有明显污染的迹象;而处于漫滩平的拉圾场周围地下水污染程度较重。

      哈尔滨城市垃圾治理建议(1 )规划出专门的城市垃圾堆放填埋用地,加强对垃圾堆放的管理哈尔滨市区现有垃圾场规模小、分散、布局不合理,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甚至没有垃圾场设置的统一替代和用地因此今后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考虑城市垃圾堆放和填埋问题,规划出垃圾场用地同时应加强对垃圾堆放的管理,制定有关的法规条令,对随意乱堆滥放和不按照设计进行填埋垃圾单位和个人给予经济制裁,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应追究法律责任2 )尽快开展垃圾综合处理方法的研究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将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垃圾堆置方法不仅严重影响环境,而且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应尽快开展适合哈尔滨市区垃圾处理方法和工艺的研究,对利用废物生产的企业在税收、信贷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废物再循环产业逐步建立废物再循环利用的市场使城市垃圾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从哈尔滨市区垃圾构成这几年发生变化来看,有机垃圾和适宜堆肥类及焚烧类垃圾比例逐年增大;无机垃圾的比例逐渐降低这就使得这个市区垃圾处理从过去单一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方向向垃圾综合处理利用方法过渡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3 )重视城市垃圾堆放场选址的地质环境论证城市垃圾中的化学成份比较复杂,对水、土环境污染严重,国外和我国的许多垃圾堆放场,由于没有进行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选址论证,因而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

      如哈尔滨市区的程家岗垃圾场,在选址时就没有考虑到该处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问题因此环境地质论证在垃圾场选址之前必不可少的对已选定的垃圾场,应对因垃圾堆放而引起的地质环境危害做出进一步评价、估算和预测,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以便城市垃圾堆放达到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合理的地质环境保护效果4 )加强对垃圾堆放场的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为防止垃圾对地质环境的污染,在垃圾场投人使用后,应定期对垃圾场的水体、土壤等进行系统监测,以便随时了解、掌握垃圾堆放场区的地质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预测其地质环境污染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污染的措施目前哈尔滨市区垃圾堆放场均未设立监测点,因此建议立即开展此项工作5 )建议将来垃圾堆放场的设置向附近的半山区发展严格地说,哈尔滨市区范围内的任何地方设置垃圾堆放场都不是完全适宜的,都会对周围居民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危害从长远看,由于哈尔滨市区人口较密集,土地利用程度高,选择垃圾堆放场址将越来越困难,因此建议未来垃圾场址应考虑向附近市县的丘陵地带发展这样即可避开居民区,又不占用耕地,也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采用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拉运垃圾,以便降低运输成本收集转运与处理目前,哈尔滨市居民生活垃圾与集团垃圾主要采取混合袋装,定点投放(有的地方,如街道店面垃圾也采取上门收集) ,然后由人力板车加盖密闭运到转运站,再由转运车运到垃圾填埋场。

      实现了收集密闭化,转运机械化,解决了垃圾在收运过程中的撒漏和污染问题哈尔滨市从 1996 年开始实行垃圾袋装化收集,截至 2006 年 12 月,袋装化收集已达到 77.9 万户并且,为实现二环路以内全部撤掉现有垃圾转运间、转运点,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更新垃圾运输车辆、垃圾压缩设备,仅 2005 年,哈市就投资 350 万元,建设 10 座垃圾压缩中转站现已建成垃圾压缩转运站25 座全市有垃圾车 70 台,钩臂式垃圾车 20 台,8 吨摆臂车 6 台,58 台 8 吨自卸车加装了密闭装置,中转站辐射区域内的垃圾收集上来后直接压缩“打包” ,再“整包”拉运到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收集袋装化、垃圾转运密闭化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卫生填埋,现有 6 座垃圾填埋场和 1 座垃圾焚烧发电场,分别为王岗、程家岗、成高子、东部、柳树林、韩家店等垃圾填埋场这 6 座垃圾填埋处理场均为简易填埋,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要求,其中柳树林、韩家店垃圾填埋场已处于饱和状态,东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建于 1997 年,占地 27 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 1200 吨,主要消纳道外、太平和南岗东部地区的生活垃圾,目前,该场容量已近饱和;只有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初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标准,于 2002 年 10 月投入运营,日处理能力仅有 200 吨;不过,刚投入使用的向阳垃圾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 1200 吨。

      所以,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是 260 吨,而哈尔滨市现在城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 3500 吨,每天有近 1000 吨生活垃圾得不到处理据报道,哈尔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排在拉萨之前,为 5.7%且哈尔滨市固体废物排放重点源 150 多家,年排放固体废物 250 多万吨至 2003 年末,哈尔滨市区仍有未处理工业固体废物 147.46 万吨,占地面积 102 万 m2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较大的区域为呼兰县、香坊区和动力区哈尔滨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混合收集运输方式这种方式不便于提高废品回收率和科学的分类处理,既限制了垃圾资源化发展,又增加了垃圾的处理量,浪费了资源虽然哈尔滨市对分类收集选择了两个物业较好的小区进行试点工作,但由于是通过清运人员分类,存在着许多后续问题,分类后处置较难目前哈尔滨市区建成 15 个垃圾压缩转运站,投入使用 8 个,使用率不到 60%;运输车 300 多台;分类收集运输设施等也明显不足垃圾桶数量与分布2005 年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中规定,废物箱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旁和路口;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阻燃;废物箱的设置间隔规定如下:一、商业大街设置间隔25~ 50 米;二、交通干道设置间隔 50~80 米;三、一般道路设置间隔 80~100 米。

      如果按这个标准,在哈尔滨只有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等少数街路能合格目前,哈尔滨市共有 700多条街道具备设置废物箱的条件,按这个标准去设置,全市需要 1.5 万个废物箱但实际上全市的废物箱不足 4000 个,缺口达 1.1 万余个哈尔滨市的街头废物箱多集中在繁华路段,道里区只有 700 个左右,缺少 2000 多个像香坊区、道外区这样的区数量少得就更惊人香坊区全区只有 400 个,还多是香坊区、动力区合区时市里发的缺少废物箱 3000 个南岗区现在有废物箱约 2000 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