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21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8556250
  • 上传时间:2019-09-1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16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一,二,三,一、背景——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一,二,三,预习提醒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由19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的对比可以得出,鸦片战争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外掠夺原料和强占商品市场必然产物一,二,三,二、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背景 ①鸦片走私: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 000万两 ②鸦片危害: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③虎门销烟: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鸦片,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一,二,三,(2)经过 ①1840年6月,英国军舰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②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3)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 a.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内容: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 特别提示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条款是“协定关税”因为据此英国可以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 ③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二,三,(4)影响 ①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②《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等侵略者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2)爆发: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一,二,三,(3)结果,(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二,三,图示解史 两次鸦片战争,一,二,三,三、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徐继畬(yú):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一,二,三,图示解史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提示在中西文化最初的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使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外国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 3.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史料实证 史料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①……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读史技巧①说明英国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它的爆发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 互动探究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说明了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才是其真实目的,英国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 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 (1)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

      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 (3)中国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1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开放通商口岸 题目立意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一系列主权,本题旨在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考查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重在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鸦片战争的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一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史料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读史技巧史料一根据时间可知是鸦片战争,结合其意义分析。

      史料二中魏源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结合其阶级属性分析 互动探究(1)这场战争是指哪一次?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界碑”的含义 (2)根据史料二,分析鸦片战后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根本目的 提示(1)鸦片战争中国由主权完整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由封建落后的国家开始走向近代化 (2)反映了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对外国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其根本目的是抵抗外来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并进行早期资本输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产生并发展 (3)思想观念上:鸦片战争前,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迈出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 例题2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题目立意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清政府对外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本题旨在通过材料的解读,考查清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同时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答案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