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出适合学生朗读的有效训练方法和途径.doc
3页找出适合学生朗读的有效训练方法和途径一、打好朗读的基本功1、要突出一个 准 字,扎扎实实地打好朗读基础培育认真读书的习惯,首先得从 读准 抓起所谓 准 ,就是要求学生音准,不任意添字掉字,特别注意不可拖长尾韵为了真正做到读准,一定的齐读是必要的,但更应注意学生的独立朗读培养,反复训练,力争做到 字字咬真、字字咬准 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为今后提高朗读能力打好基础2、要抓好 标点、句子结构、关键词语 三个环节,注意朗读的节奏与重音在读准的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的习惯根据标点的不同作用,读出合理的停顿各种标点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的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听者会受到美的熏陶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常用的标点符合的作用、停顿时间和可迸发的语感关系,组织学生学习标点诗歌: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吵个不停的原来是标点符号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句号:要是我们不把句子点开,人们一口气读下来,怎么学得了!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要讲我的作用 哼,不说大家也知道。
句号觉得自己水平高,它总要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接着,逐步地让学生建立起初步句子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结构,每句话总可以分为若干短语,它们之间又可读出短暂的停顿,这就是所谓读的节奏,如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一句,教师可以设问:1、小白兔干什么?2、在什么地方?3、怎样割草?就可以引出几个部分,读出节奏教师可以通过找关键词语,指导学生读出逻辑重音,如 夜很深了,周总理还在灯下紧张地工作 ,在这句话里, 很深 、 还 、 紧张 是关键词语,表达句子的内容重点,突出了周总理忘我工作精神,因此,要用重音读出来二、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以技助读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 美读 ,就是要 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因此,进行朗读训练时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技巧小学生朗读主要抓语调、重音、停顿、语气几方面1、语调要让学生知道朗读时句子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也就是朗读、说话的腔调,举例说明语调中高低、升降、轻重、曲直的变化,如何去把握它们,朗读时应怎么处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这件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孩子来说,是陌生而难以想象的.但是他们都知道寒冷和肚子饿是什么感觉.我们就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又冷又饿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学生就能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国家,穷人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从而满怀着同情朗读,感受小女孩的不幸然后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开头描写环境的部分,应该用轻缓、低沉、伤感的语气;朗读出现幻象的部分,则应该用充满希望、欣喜的语气;而当幻想破灭,又回到残酷现实时,又应该转回失望、低沉、伤感的语气2、重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重音,怎样读好重音,并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找出重音还要通过举例示范,让学生懂得对句子中重音的表现处理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重音就是读得大声、快而激昂其实这是不一定的重音的处理既要注重声音形式,又要注重内心体验;既要注重表层的技巧,又要注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 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力,声声有情,更富有感染力。
3、停顿朗读中的停顿,指的是句子当中、句子之间、层次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间歇停顿体现为一种声音的间歇,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实质是分中有连,断中有续,是文章思想更为活跃的时刻停顿得长可造成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之效;停顿得短,可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