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文科附加-十部名著重点测试题-梳理.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2786725
  • 上传时间:2024-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雷 雨》《雷雨》试题1.请你谈谈对《雷雨》中雷雨形象的理解5分)既点明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1分)与这种恶劣天气并行发展是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也酝酿并且最终爆发的一场毁灭性的“雷雨”:四凤、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最恶的大家庭崩溃了2分)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2分)2.请结合对剧本主题的理解,谈谈以“雷雨”为题的作用5分)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2分)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2分)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1分3.在《雷雨》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方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请你举例加以说明5分)例如,鲁侍萍为找四观来到周家,与周朴园不期而遇,这是“现在生活”。

      侍萍关窗的动作和无锡口音,使周朴园感到“奇怪”,引出他的追问,于是有了侍萍的讲述和回忆,这是“过去生活”当周朴园明白眼前站的就是侍萍时,突然发出责问,然后有侍萍的控诉,有周朴园的劝解和曲意诉说,这是把“过去生活”和“现在生活”穿插在一起举例2分,说明2分,语言表达1分)4.个性化的语言是《雷雨》中人物语言的一大特色试举例加以说明5分)例如,三十年后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周并不知道,也没想到侍萍会出现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二人开始了对话对话围绕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展开,其中周朴园几次问到侍萍的身份,问话各有不同随道剧情的发展,这不同的问话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疑虑消除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变化过程举例2分,说明2分,语言表达1分)5.请你简单的复述一下《雷雨》结尾如果要你为《雷雨》重新写一个结尾你怎样安排?(15分)带着对周萍的愤恨和绝望繁漪带着周冲,当面公开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周萍与繁漪发生冲突,繁涟漪在绝望中叫来周朴园,公开了自己和周萍的关系,周朴园以为繁漪知道了侍萍的身份,便叫周萍叩头认母在场的人都呆若木鸡,四凤承受不住打击,跑到花园里,周冲为救她,两人双双触电身亡,鲁侍萍痛苦的哭不出来,繁漪又哭又笑,周萍在书房开枪自杀,繁漪和周朴园跑进书房,鲁侍萍晕死在地上。

      个人的结尾要符合“三一律”要与全文协调)6、个性化语言、潜台词(见讲义)《欧也妮·葛朗台》1.在《欧也妮•葛朗台》有关抢夺梳妆匣和老葛朗台临终的情节设计中,作者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展现老葛朗台的性格特征?试各举两例进行简要分析比如“抢夺梳妆匣”一节,对葛朗台看见梳妆匣后的细节描写,“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形象地刻画了葛朗台饿虎扑食般攫取钱财的丑态葛朗台临终之际,努力去抢夺神甫的十字架已经奄奄一息,依然见“金”眼开,嗜财如命5.《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遭遇了怎样的爱情骗局和婚姻悲剧?试从相关当事人性格角度分析造成欧也妮人生不幸的原因欧也妮与堂弟查理倾心相爱、私订终身,临别时她冒着被父亲严惩的危险,将多年积蓄赠予心上人,并痴心苦等8年查理回国后却背信弃义,与贵族小姐订婚,无情地抛弃了欧也妮小镇庭长蓬丰先生一心夺取欧也妮万贯家财,多年来如苍蝇逐血般紧紧盯着欧也妮,最后不不惜以放弃婚姻权利保证欧也妮婚后依然守身如玉为代价,骗取了欧也妮的婚约欧也妮天真、纯洁、善良、重感情,视金钱如粪土,对爱情执着坚贞查理等人贪婪、自私、冷酷,见钱眼开,利欲熏心,是灵魂丑陋的拜金主义者。

      9.《欧也妮•葛朗台》中,在日常生活上老葛朗台是怎样对待妻子女儿的?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试举两例进行简要说明9.他对妻子女儿非常刻薄苛刻,近似于无情如;妻子女儿如同百依百顺的女仆日夜辛劳做女红,衣食上勉强温饱而已,即使女儿想为母亲绣衣,也只能利用睡眠时间,还得设法骗取父亲掌管的蜡烛;一年中老葛朗台允许客厅生火的日子很短,根本不顾妻儿寒暖老葛朗台贪婪、吝啬、自私、冷血,精于算计,践踏亲情,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冷酷的拜金主义者10.《欧也妮•葛朗台》中,当将欧也妮关了几个月禁闭之后,老葛朗台为什么忽然回心转意还女儿人身自由?并据此分析老葛朗台的性格特征10.由于爱女被父亲虐待,葛朗台太太受到惊吓一病不起老葛朗台不愿意太太去世,因为担心女儿要继承母亲的遗产,这等于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所以他不得不对母女俩妥协让步老葛朗台贪婪、吝啬、自私、冷血,精于算计,践踏亲情,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冷酷的拜金主义者《哈姆雷特》新区教研室编写2、请举出剧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两句经典台词,并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哈姆雷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后来成为人们面对两难抉择尤其是生死抉择的共同心声。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表现了哈姆雷特对人的礼赞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表现哈姆雷特对母亲屈从于新国王的满腹怨恨和指责,说明女性常表现出脆弱的性格特点是当时人们的共同观点3、 在《哈姆雷特》中,复仇是主要情节线索,共有那几条复仇的线索?关系如何?(参考答案:哈姆雷特为父复仇是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是副线 三条线既互相联系,又彼此衬托)2、 莎士比亚刻画人物性格善于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冲突中,通过对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深度哈姆雷特心中主要有哪些冲突?(参考答案:哈姆雷特与以其叔父为代表的强大黑暗势力的冲突,以及老哈姆雷特被害死,其母乔特鲁德改嫁克劳狄斯等客观现实构成了外部冲突;哈姆雷特内心对理想的追求与残酷现实的冲突形成了内在冲突,在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此消彼涨的过程中,逐渐揭示出哈姆雷特犹豫延宕的本质特性)2、请简述《哈姆雷特》中奸王克劳狄斯的三个阴谋参考答案:克劳狄斯的三个阴谋分别是:一、毒死兄长,篡夺王位;二、想借英国国王的刀杀死哈姆雷特;三、安排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并用毒酒毒死了哈姆雷特2、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克劳狄斯谋杀老国王后,又设置了多次误杀的情节,请简述剧中的三次误杀。

      参考答案:哈姆雷特在与母亲谈话时出剑误杀了躲在帐幔后偷听谈话的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用预备好的毒酒准备毒杀哈姆雷特,结果误杀了王后乔特鲁德;哈姆雷特在与雷欧提斯比剑时,夺过涂有毒药的剑,刺中对方,误杀了雷欧提斯;因哈姆雷特偷拆了克劳狄斯给英国国王的信件并改动了信中的内容,英王误杀了克劳狄斯的两位使者2、《哈姆雷特》中共有三个复仇者: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小福丁布拉斯请简述他们复仇的差别(参考答案:哈姆雷特复仇既是为父亲也是为整个王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人性善与恶的交锋,其中夹杂着一个思想者、年轻人的爱与恨,痛苦和困惑,最具有人生价值雷欧提斯复仇是为了父亲和妹妹,为了复仇他不择手段,煽动民众,复仇的怒火也毁灭了自我,最没有价值小福丁布拉斯是为了父亲的荣誉和土地复仇,当遇到强有力的阻碍时,他便停止了复仇行动,他的复仇最具有功利性,最不坚定,但也最理智3、请简述《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疯”与奥菲利娅的“疯”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哈姆雷特的“疯”是半真半假,一方面是因为父死母嫁,家庭生活的变化给予他太多的打击,内心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因为时时要提防叔父的加害,要实现复仇的理想奥菲利娅的“疯”是真疯,因为父亲死了,心爱的人又远离。

      3、怎样理解《哈姆雷特》的主题?(参考答案:《哈姆雷特》的主题就是歌颂人文主义的理想可以说,哈姆雷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文主义的化身哈姆雷特向克劳狄斯复仇,可以理解为人文主义向封建等级秩序挑战,只是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人文主义的刚刚兴起,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最终灭亡了,但他也亲手杀死了克劳狄斯,最终继承王位的是他愿望的小福丁布拉斯这既显示了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代完全胜利的艰难性,又为人文主义的最终胜利留下了希望的曙光2、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是戏剧情节设置上常用得技巧请简述《哈姆雷特》中的两次巧合及其作用参考答案:巧合一:哈姆雷特正为鬼魂所述是否真实而疑惑时,进宫献艺的戏班子突然到来巧合二:哈姆雷特正要杀死克劳狄斯时,他突然就跪下祈祷,使哈姆雷特打消了立即杀死他的念头巧合三:哈姆雷特被遣往英国,恰好带了父亲的印信,并遇上了海盗,得以回国巧合四:哈姆雷特潜回国内,正好看到奥菲利娅的葬礼巧合五:王后喝下了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巧合六:雷欧提斯被自己的毒剑刺死作用:巧合能推动情节发展,使矛盾激化并得到解决,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老人与海》2.请简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故事情节答:《老人与海》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1.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14.请你结合《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形象,谈谈你对“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的理解答: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2分)推动社会发展,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会牺牲生命,(1分)但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2分)3、简析《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1)象征与真实的细节描绘相结合文章采用通体象征的手法,小说具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但作者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动象,也就是通过真实的细节描绘来表现象征意义2)简洁朴实、深沉含蓄,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海明威擅长以最简洁的语言和手法来表达鲜明的艺术形象,如写老人的眼睛“跟海水一样蓝”,简单几个字既写出了老人天真的性格,又写出了一个渔夫的特点写老人和鲨鱼的搏斗过程也用简约的语言集中精练地体现了人的勇气与不屈不挠的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4、结合情节分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形象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是作家自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性格的深化与发展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无论是84天的“背运”,还是在与马林鱼博斗“感觉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时候”,他“还要试它一试”,还要“忍住一切的疼痛,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的力气统统拼出来”在与鲨鱼群进行殊死战斗的境况中,老人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仍然拖着伤残的身躯,与残暴的鲨鱼展开了一场力量悬殊、注定失败的战斗虽然桑提亚哥在与暴力世界的较量中失败了,但他坚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最终,他虽然只带回来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在他身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