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国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与答案.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全国高考广东理科数学试题与答案 2022年普遍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0 A. (1,5) B. (1,3) C. (1,5) D. (1,3) 2、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2,S4=20,那么S6 =( ) A. 16 B. 24 C. 36 D. 48 3、某校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 一年级 二年级 数如右表 373 x 女生 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二 377 370 男生 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那么应在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 A. 24 B. 18 C. 16 D. 12 三年级 y z ?2x?y?40?x?2y?50?4、若变量x、y得志?,那么z?3x?2y x?0???y?0的最大值是( ) A. 90 B. 80 C. 70 D. 40 5、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B、 C分别是△GHI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 图2,那么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 (或称左视图)为( ) 6、已知命题p:全体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那么以下命题中为真命题 的是( ) A.(?p)?q B. p?q ax C. (?p)?(?q) D. (?p)?(?q) 7、设a∈R,若函数y?e?3x,x∈R有大于零的极值点,那么( ) A. a>-3 B. a-1/3 D. a0,椭圆方程为2?2?1,抛物线方程为x2?8(y?b)。
2bb如图4所示,过点F(0,b + 2)作x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G已 知抛物线在点G的切线经过椭圆的右焦点F1 (1)求得志条件的椭圆方程和抛物线方程; (2)设A、B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探索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BP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指出共有几个这样的点?并说明理由(不必概括求出这些点的坐标) 19、(本小题总分值14分)设k?R,函数 ?1,x?1?,F(x)?f(x)?kx,x?R试议论函数F(x)的单调性 f(x)??1?x??x?1,x?1? 20、(本小题总分值14分)如下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半径为R的圆的内接四 边形,其中BD是圆的直径,∠ABD=60°,∠BDC=45°PD垂直底面ABCD,PD=22R E、F分别是PB、CD上的点,且 PEDF?,过点E作BC的平行线交PC于G EBFC(1)求BD与平面ABP所成角θ的正弦值; (2)证明:△EFG是直角三角形; (3)当 21、(本小题总分值12分)设p、q为实数,?、?是方程x2?px?q?0的两个实根。
数列 {xn}得志x1?p,x2?p2?q,xn?pxn?1?qxn?2(n = 3,4,…)(1)证明:????p,???q;(2)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 (3)若p = 1,q = 1/4,求{xn}的前n项和Sn PE1?时,求△EFG的面积 EB22022年普遍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全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0?a?2,复数z的实部为a,虚部为1,那么z的取值范围是( C ) A.(1,5) 【解析】z?B.(1,3) C.(1,5) D.(1,3) a2?1,而0?a?2,即1?a2?1?5,?1?z?5 2.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A.16 B.24 C.36 1,S4?20,那么S6?( D ) 2D.48 【解析】S4?2?6d?20,?d?3,故S6?3?15d?48 3.某校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表1.已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知在全校 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女生 y x 373 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那么应在男生 z 377 370 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C ) A.24 B.18 C.16 D.12 表1 【解析】依题意我们知道二年级的女生有380人,那么三年级的学生的人数理应是500,即总体中各个年级的人数比例为3:3:2,故在分层抽样中应在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64?2?16 8?2x?y≤40,??x?2y≤50,4.若变量x,y得志?那么z?3x?2y的最大值是( C ) ?x≥0,?y≥0,?A.90 B.80 C.70 D.40 【解析】画出可行域,利用角点法易得答案C. 5.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B,C分别是△GHI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那么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A ) H B A I C G 侧视 B D F 图1 E F 图2 A C B E A. B. B B B E D E E C. E D.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