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学生的作文流光溢彩.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841357
  • 上传时间:2022-07-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8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学生的作文,流光溢彩    栾璐摘 要:作文的教学既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学生作文水平偏低已经成为目前困扰语文教师的严重问题主要从提高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内容,培养创新意识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写作的趣味性,发展其语言能力,提高其写作能力,陶冶其思想情操Key: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兴趣;创新我们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态:短短的两节作文课,熬起来就像是漫长的取经之路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巧妙设题,旁征博引,想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联想;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心急如焚,却也不知从何下手造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中的急功近利,不能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群体的特征和生活,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个性;二是学生习作的心理状态及方式方法上的欠缺,学生对于习作的畏惧,也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瓶颈现本人将自己多年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几点肤浅认识供同仁参考,抛砖引玉一、习作生活化,提高写作兴趣小学阶段的习作课程安排,一般为一周两节的大课,于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作文课一分为二:一部分是课前的10分钟,是教师的作文课题布置时间。

      教师会利用短短的十分钟,将本节课的作文题目做简单的讲解;一部分是剩下的70分钟,要求学生在70分钟内将习作的整个拟稿、修改、撰写的三个部分完成,殊不知“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这样的教学流程,显然是不现实、不科学,且也不适合的,尤其是刚刚开始学写作的小学生从这一点上看,学生习作能力低下的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占很大一部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习作教学流程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切实需要,远离了学生本就丰富多彩的生活,却舍近求远的让学生凭空构想因此,我在教学中,作文课的前一天,甚至于一周之前就让学生明确下一次习作的主题和要求,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进行作文素材的搜集、体会,并精心的构思,进行充分的拟稿这样做,不仅将匆匆的80分钟延长,提高效率,而且还能保证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在有东西可写,有想法可说,有感情可抒的基础上,有效转变传统学生习作“假、大、空”的现状,真实展现学生的世界和生活二、接触多方面,丰富写作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少,阅历浅,自然的,无论是在字、词、句上,还是习作素材上的积累都是非常有限且狭窄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中没有素材,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势必就是空洞无物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必须着重从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下工夫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1.帮助学生丰富课外活动这个课外活动,有时是文静的,看看书,读读报我会经常带一些好书来学校,分给学生自己看,或者有感情地念给学生听;也会组织学生将自己手里,自认为很好的书,拿来和同伴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见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分享有时是活泼的,说一说,玩一玩组织故事评比,让学生将自己从书中看到,或是从别人那儿听到的好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还会组织一些竞赛的小游戏,让学生相互帮助,又相互竞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而且还能给学生创造精彩经历,丰富习作素材2.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经验就当下的现状来看,不少家长也给自己的孩子报了不少的艺术班,女孩子,学琴、学跳舞等;男孩子,练字、跆拳道等看似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却并没有因此而丰富想要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会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是公益活动如,我曾举办过一次“给爷爷奶奶讲故事”,带着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让他们把自己的故事说给爷爷奶奶听,把自己的糖分给爷爷奶奶吃作文课中,让学生联系此次活动中自己的切身感受,写“这是特别的一天”的全命题作文。

      这样,学生切实经历过、感受过,习作的过程中不仅有事可写,而且也能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让习作变得有血有肉3.课内文本的素材积累也不可忽视小学生学习习作,模仿是最开始的小学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的典范之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名人的作品,亦要强调并引导学生品读其中的重点字、词、句摘抄、积累其中的优秀句子,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只有懂得欣赏美、观察美,才能理解美,并创造美三、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家都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自己最为鲜明的个性,而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保护学生的这种个性,并强调个性,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于是幻想,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想象中的事物描述出来,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总之,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成就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转变自身的教学认识和方法,精心设计习作教学,将学生的心思和热情引入课堂,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将学生放回生活,指导其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Reference:欧云兰.作文教学呼唤个性回归[J].广西师范大学,2002.·编辑 鲁翠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