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现代设计史—后现代主义设计.ppt
62页设计艺术史,教师:雷翔,第七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1772年,美国圣路易斯市,普鲁蒂-艾戈住宅区(山崎宾)的拆毁 1.“以不变应万变”原则的失效 2.对专家的能力的过度夸大导致不满,第一节 国际主义运动的衰退,战前,“好的设计”原则:良好的功能,简单大方的外形,低廉的价格战后,这三方面的内容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国际主义设计被认为是:取消美感,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活环境,摧毁传统美学原则;同时,以虚假的营销欺骗大众,促使消费者购买不需要的东西,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国际主义设计的挑战:1.求新求变的新生代对一成不变的设计风格的挑战;2.设计的社会责任的重新提出和重视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1.后现代主义 产生时间: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70、80年代的欧美 特征:一种文化倾向(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政治冷漠,它表现了大众对政治的不满、无可奈何乃至出于实用主义目的的积极利用。
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2.后现代主义设计 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 (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 (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含义设计大量创造性地运用符号语言,将产品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 (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要人性、绿色、环保设计是: 1.与艺术有关(与美感或审美经验有关或追求造型) 2.与生产及生产技术有关(追求经济性) 3.与解決问题有关(追求实效,追求经济性) 4.与创造力有关(追求新的观点及新的形式) 5.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关(追求说服力) 6.与市场有关(追求说服力)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哲学的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历史的 工业革命为基础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思想的 强调功能、技术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方法的 标准化、高效率 遵循人性、个性化 设计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 多元化、模糊化、文脉性 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抽象主义 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后现代主义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高度隐喻的设计风格; 悉尼歌剧院,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戴西住宅等 2.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折衷主义),达到强烈表面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1. 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 2. 历史的折衷主义; 3. 娱乐性和含糊性3.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理论探索 (1)罗伯特·文杜里[美] 少令人生厌 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 杂乱的活力,走歪路,模棱两可,多变 最早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明确提出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在书中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 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对含混含义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杜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美] 主张:查尔斯·詹克斯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美国圣路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畸实设计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著作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1)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 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2)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文脉主义” (3)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4.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罗伯特·文杜里(Robert venturi)[美],,,屋顶装饰(老虎)文杜里,(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美],,,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3)斯特林·詹姆斯 (James Stirling)[英],,,现代主义的结构、古典主义的装饰、波普风格的细节,《后现代建筑语言》,(4)尼迈耶尔(Oscar Niemeyer 1907-)[巴西],尼迈耶尔博物馆(2002),大教堂(1970),陆军总司令部(1968),(4)尼迈耶尔(Oscar Niemeyer )[巴西],国会大厦(1958),《曲线时代》:“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人体的曲线我从可爱祖国蜿蜒的群山和江河、天际浮动的云彩、少美的体态里找到了曲线的美丽所在”5)格里夫斯(Michael Graves 1934-)[美],,,讲究装饰的丰富和色彩的绚丽,及历史风格的折衷。
俄勒冈州的公益服务大厦(1982):立方体的造型体现出古典的单纯,格子状的小窗与建筑物的庞大规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建筑富有一种夸张的膨胀感中间竖条把建筑物分开,一对巨大的褐红色壁柱与两边小窗的白色墙面形成对照,为感觉虚幻的建筑物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的视觉效果6)伍重(Jorn Utzon)[丹麦],1959-1973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像盛开的花朵,被视为悉尼市标为研究和设计这些壳片的结构,用去8年时间,施工也费时3年多工程预算700万美元,实际费用达12000万美元7)丹下健三 (Kenzo Tange),1977纽约世贸,1964代代木体育馆,(8)任佐·皮阿诺(Renzo Piano)[意大利],,,,,打破传统观念中建筑的典雅的外形体现现代文化的通俗、广泛、多元9)贝聿铭(Ieoh Ming Pei 1917-) [华裔美籍],,台中东海大学鲁斯教堂,贝聿铭认为建筑设计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体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1984年法国罗浮宫扩建,北京香山饭店(1982年)是贝聿铭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途径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他反对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 贝聿铭(Ieoh Ming Pei 1917-),重复使用的几何形漏窗使香山饭店别具风格,,4.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 1.工业设计后现代表现的特征 (1)否定现代主义,各种风格层出不穷,如极少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循环设计、曼菲斯风格等 (2)对设计观念和理念有更深层的探讨对设计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健康、安全、舒适、环保、可持续发展1)孟菲斯(Memphis)设计风格(具有儿童心理特点) 曼菲斯设计特点:从未系统地阐述过任何设计思想或设计方法,只是用设计作品来展示其与现代主义设计迥异的设计方式 功能不是绝对,既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但更强调设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材料:重在表面肌理的装饰应用 色彩:不分主调、背景色,同时并置不同色块 样式:既生硬粗糙,又柔和淡雅;既古典,又科幻,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 代表作:奇形怪状的书架 使用塑料贴面,颜色鲜艳,其拼贴组合的造型不具备书架的功能设计的物品用途不明、含义模糊的。
1981,1986,1981,1980 “仆役”,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马都顿(Matteo Thum) 代表作:“裸鸟”茶壶 设计幽默,做工严谨、精致1982,马丁•伯顿(Martine Bedin 1957-) 代表作:超级灯,1982,彼特•歇尔(Peter Shire 1947-) 代表作:巴西桌子,1988,1981,①高科技风格 High-tech,(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高科技风格源于20设计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随着科学的进步,尖端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要求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高科技派喜欢用非传统的合成材料或零件 高科技风格的特征: 简洁的造型、光亮与金属的造型 (加上一些冷冷的燈光效果)、工业化产品或粗犷建材的直接引用、建筑物厂房化(或效率化)、结构的外露(尤其是钢结构)马内奥•波特 (Mario Botta 1943-),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讯机器风格,即所谓“游击队”风格,以图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
罗威设计的哈里克拉福特收音机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高技术风格,,返回,②过渡高科技风格 Trans High-Tech,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针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嘲讽、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设计荒诞不经,表现设计师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因为这种风格的明显讽刺特征,因此得不到广泛的欢迎,只能针对个人、少来生产 朗•阿拉德的设计,1986《让人舒服的椅子》,象征意义:当人坐下时椅子的弯曲变形仿佛要断裂,会令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将物体丑化的感觉、重新传统设计理念的感觉,其感觉源于材质及需要激发的理念间的冲突极少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其特征是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摒弃粗放和奢华的修饰以及琐碎功能,强调简洁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观照人文层面 极少主义之所以能够风靡,是其顺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观念人们在极少主义中体会到归返简致素朴的真正的纯和美为简而简”容易导致形式主义③极少主义风格 Minimalism,解构主义是1980年代末期兴起于建筑设计界的派別 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解构主义不仅否定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否定古典的美学原则(和谐、统一) 例:20世纪80年代,一位西方艺术家来华演出的一出哑剧, 用一把中提琴演奏了一段古典音乐之后,突然起身猛地将琴摔到地上,并狠狠地踩了一脚,然后又很快地用提琴碎片在一块画布上粘贴出一幅抽象的绘画(一幅提琴解构重组的绘画)原来完美、和谐的提琴造型已不复存在,而它留下的碎片在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得以重生④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弗兰克·盖里[美] (Frank Gehry,1947-),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个人介绍:获哈佛大学的城市规划硕士学位设计理念:反映对整体的否定和对于部件的关注设计手法:将建筑的整体肢解,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不完整,甚至支离破碎的空间造型20世纪90年代末完成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由几个粗重的体块相互碰撞、穿插而成,并形成了扭曲而极富力感的空间英戈·莫端尔 [德] (Ingo Maurer),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设计作品:波卡·米塞里亚的吊灯 设计手法:以瓷器爆炸的慢动作影片为蓝本,将瓷器“解构”成灯罩,别具一格。
⑤新现代主义 new-modernism,,新现代主义是一种创作态度,设计者希望回到现代主义的追求目标,。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