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小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
29页省小学教育装省小学教育装备标备标准准(修(修订订) )2014 年年 月月1 / 29目录编制说明 3一、省小学教室与功能场室指标表 5附:省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教室与功能场室指标表 7二、建筑要求 8三、环境要求 8四、固定设施要求 9五、装备要求 11(一)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含机动教室/多媒体教室)11(二)科学教室/科学活动室 12(三)科学准备室/实验员室 13(四)仪器室 13(五)图书室(馆)14(六)教师阅览室 15(七)学生阅览室 15(八)电子阅览室 15(九)计算机教室 16(十)语言教室 16(十一)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 17(十二)软件工作室 17(十三)音乐教室 17(十四)音乐准备室 18(十五)舞蹈教室 18(十六)美术教室 19(十七)美术准备室 19(十八)书法教室 20(十九)综合实践活动室 20(二十)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21(二十一)体育活动室 21(二十二)体育器材室 21(二十三)心理咨询室 21(二十四)卫生室 22(二十五)少先队部室 22(二十六)广播室 22(二十七)综合档案室 23(二十八)生物园 232 / 29(二十九)小气象站 24(三十)网络系统 24(三十一)安防系统 26编编制制说说明明为推动我省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务教育法、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意见的通知、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与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等有关规定,在 2004 年印发的省小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基础上,特制订省小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
原原则则要求要求(一)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应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科学 的管理制度;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二)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三)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实践、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遵循“全面科学、均衡优质、适度超前”的原则,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五)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设备 适用适用围围 本标准适用于省各类小学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本标准参照下列文件编写: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 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 号)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中小学校设计规(GB50099201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技术系统要求(GB/T29315-2012)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18205-2012)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JY/T0385-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2006)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 号)省小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 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粤教装备200427 号)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粤教装备20043 号)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粤教体200983 号)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粤教电函201019 号)省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粤教体函201221 号)3 / 29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系列标准(GB/T1985. 1-12-2005)、 (GB/T1985. 13-22-2007)、(QB/T1206-1991)安全防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国家标准 GBT28181-2011修改补充文件(粤治视频201418 号)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粤教基201317 号)四、其它四、其它(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粤教基201317 号)规定:小学班额不超过 45 人。
二)根据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2006)配备小学科学教学仪器三)演示实验仪器和分组实验仪器按 4 个平行班配备一套,学生分组实验按 2 人一组数量配备对易出故障的演示仪器应增加一套备用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应多配两组备用四)本标准中带为选配五)省教育厅将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对省小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予以调整、完善省教育厅2014 年 月 日4 / 29、 省省小小学学教教室室与与功功能能场场室室指指标标表表面积单位:6 个班7-12 个班13-18 个班19-24 个班25-30 个班31-36 个班序号名称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1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73788-13432-70214-19756-102620-251080-135026-311404-167432-371728-19982科学教室/科学活动室1861861862172217232583科学准备室/实验员室1231231231231231234仪器室1401401401401401405图书室(馆)-108-108-162-216-270-2706教师阅览室1271271271541541547学生阅览室15415411081108116211628电子阅览室1861861861861861869计算机教室18618618621722172325810语言教室186186186186186217211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11071107113411341134116012软件工作室12512512512512512513音乐教室186186186186186217214音乐准备室12512512512512512515舞蹈教室19019019019019019016美术教室18618618618618618617美术准备室12512512512512512518书法教室18618618618618618619综合实践活动室186186217221722172325820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14014014014014014021体育活动室11501300130013001400140022体育器材室14014014014014014023心理咨询室13013013013013013024卫生室14014014014014014025少先队部室1251251251401401405 / 29序号名称6 个班7-12 个班13-18 个班19-24 个班25-30 个班31-36 个班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26广播室13013013013013013027综合档案室13013013013013013028生物园11111129小气象站11111130网络系统131安防系统1说明:1.每所学校须配置 1 间机动教室/多媒体教室。
2.班数较多的学校,室场数量应相应增加3.语言教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教室代替 4.按照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普通教室逐步建成多媒体教室5.图书室(馆)的面积为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的面积总和;学生阅览室在保证总面积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若干间;电子阅览可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独立的电子阅览室6 / 29附:省非完全小学附:省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教室与功能教学点教室与功能场场室指室指标标表表面积单位: 5 个班只有一、二年级有三年级,无四年级与以上年级有四年级与以上年级备注序号名称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1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2-680-2402-680-2402-680-2402科学教室/科学活动室154154154可与第 19 项合并使用3科学准备室/实验员室1231231234仪器室1271271275图书室(馆)1541541546教师阅览室127127127可与第 5 项合并使用7学生阅览室154154154可与第 5 项合并使用8电子阅览室154154154可与第 9 项合并使用9计算机教室15415415410语言教室15415415411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186186186可兼作音乐、美术教室12软件工作室12512512513音乐教室15415415414音乐准备室12512512515舞蹈教室1901901907 / 29序号名称5 个班备注只有一、二年级有三年级,无四年级与以上年级有四年级与以上年级间/个面积间/个面积间/个面积16美术教室15415415417美术准备室12512512518书法教室15415415419综合实践活动室154154154可与第 2 项合并使用20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127127127可与第 4 项合并使用21体育活动室11501150115022体育器材室12512512523心理咨询室12712712724卫生室12712712725少先队部室11511511526广播室12712712727综合档案室12712712728生物园11129小气象站11130网络系统131安防系统1说明:1.6 个班与以上的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按照小学的标准配置。
2.每所学校须配置 1 间机动教室/多媒体教室3.语言教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教室代替4.按照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普通教室逐步建成多媒体教室8 / 29二二、 、建建筑筑要要求求(一)地面: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科学教室/科学活动室和科学准备室/实验员室的地面应设地漏;(二)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额宽度不应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教室与实验室窗户最上排应设可活动的通风窗教室与实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 0.9m1.0m,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 1.2m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三)防护栏:二楼以上走廊栏杆、楼梯栏杆高度不低于 1.3m,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于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 0.11m;(四)综合布线系统:室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实验室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新建实验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与设备位置;(五)用电负荷:实验室的配电线路和设备功率容量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
三三、 、环环境境要要求求项目类别要 求采光基本要求1应保证实验室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直射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生物准备室应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存放生物标本的仪器室宜为北向布置学校教室的朝向宜按各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不宜采用东西朝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人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1:5为防止黑板的反射眩光,其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室各表面应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装修,房间各表面的反射比应按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2010)的规定选取基本要求1凡教室与功能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每室应配备荧光灯或同等照度的其它光源,其中黑板灯 2 盏,并配灯罩2教室和实验台面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 3001x,其照度均匀度不低于 0.73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灯具距课桌面或实验台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低于1.7m照明规划建议1. 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维持平均照度不低于 5001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