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会计实务-变动成本法.ppt
47页•[本章学习目的] 本章重点理解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贡献式利润表和职能式利润表的编制;3、熟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各自的优缺点;4、理解变动成本法在企业规划和决策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实务中的结合运用第一节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的概念•一、变动成本法的产生•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及其理论根据•变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视为期间费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三、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简介•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流程图流程图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变动固定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收支汇总期间费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一)就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以及产品成本包含的内容来看直接人工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直接材料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完全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 •1、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2、全部成本法:•销售收入总额-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总额=销售毛利总额•销售毛利总额-期间费用总额=税前净利(三)(三)分期计算损益的方式不同分期计算损益的方式不同 两种方法损益表比较两种方法损益表比较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产品销售收入减:产品变动成本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贡献毛益减: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税前净利 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产品销售收入减: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 加: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减:期末存货 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销售和管理费用税前净利7例:设某企业月初没有存货。
当月生产某种产品例:设某企业月初没有存货当月生产某种产品50件,销件,销售售40件,月末库存件,月末库存10件有关资料如下:件有关资料如下: 成本项目成本项目 单位产品成本项目单位产品成本项目 项目总成本项目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200 10 000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60 3 000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20 1 000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2 000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4 000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3 000 合合 计计 23 000 8⑵⑵ 损益计算结果可能不同损益计算结果可能不同例:某企业期初没有存货,连续例:某企业期初没有存货,连续3年产量均为年产量均为8000件,件,3年的销售量分别为年的销售量分别为8000件、件、7000件、件、9000件。
件单位产品的售价为单位产品的售价为12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为变动性制造费用)为5元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24000元,销售与行政管元,销售与行政管理费用理费用25000元(全部为固定成本)元(全部为固定成本)9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 第一年第一年 第二年第二年 第三年第三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减:变动成本贡献毛益贡献毛益减:固定性制造费用减: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税前利润税前利润96 00040 00056 00024 00025 000 7 00084 00035 00049 00024 00025 000 0108 000 45 000 63 000 24 000 25 000 14 00010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第一年 第二年第二年 第三年第三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减:销售成本毛利毛利减:销售和管理费用减:销售和管理费用税前利润税前利润96 00064 00032 00025 000 7 00084 00056 00028 00025 000 3 000108 000 72 000 36 000 25 000 11 00011总总 结结 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全额计入当期利润表;全额计入当期利润表;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由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期末当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由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期末未销售的产品与当期已销售的产品承担着相同的份额。
未销售的产品与当期已销售的产品承担着相同的份额计入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仅受到当期费用水平的影计入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仅受到当期费用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期初、期末存货水平的影响响,还受到期初、期末存货水平的影响12§ 一般规律:一般规律: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两种方法下利润差额== 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固定制造费用 -- 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固定制造费用§ 特殊规律:前后各期,产量相同、成本水平不变特殊规律:前后各期,产量相同、成本水平不变 产量产量== 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产量产量 > 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产量产量 < 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规规 律律13例:某企业期初没有存货,连续例:某企业期初没有存货,连续3年的产量分别为年的产量分别为3000件、件、4000件、件、2000件,件,3年的销售量均为年的销售量均为3000件。
件单位产品的售价为单位产品的售价为1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为变动性制造费用)为4元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销售与行政管理元,销售与行政管理费用费用2500元(全部为固定成本)元(全部为固定成本)14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 第一年第一年 第二年第二年 第三年第三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减:变动成本贡献毛益贡献毛益减:固定性制造费用减: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税前利润税前利润30 00012 00018 00012 000 2 500 3 50030 00012 00018 00012 000 2 500 3 50030 00012 00018 00012 000 2 500 3 500销量相同,成本水平不变,利润相同销量相同,成本水平不变,利润相同规规 律律15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完全成本法下 第一年第一年 第二年第二年 第三年第三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减:销售成本毛利毛利减:销售和管理费用减:销售和管理费用税前利润税前利润30 00024 000 6 000 2 500 3 50030 00021 000 9 000 2 500 6 50030 00027 000 3 000 2 500 500产量不同,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性制造产量不同,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同,利润水平也不同费用不同,利润水平也不同结结 论论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编制损益表方面的差别在编制损益表方面的差别•一、产销相同、销量相同•二、产量相同、销量不同•三、销量相同、产量不同二、产量相同、销量不同二、产量相同、销量不同项项 目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期初存货(件)期初存货(件) ——— — 10001000产量(件)产量(件) 500050005000500050005000销售量(件)销售量(件) 500050004000400060006000期末存货(件)期末存货(件) ——10001000——单位产品售价(元)单位产品售价(元) 404040404040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 222222222222固定性制造费用(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元)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固定的销售与管理费用固定的销售与管理费用(元)(元)600060006000600060006000某企业三个会计年度的有关资料变动成本法损益表变动成本法损益表 单位:元单位:元项项 目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200000200000160000160000240000240000减:产品变动成本减:产品变动成本1100001100008800088000132000132000贡献毛益贡献毛益90000900007200072000108000108000减:减: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600060006000600060006000固定成本合计固定成本合计360003600036000360003600036000税前净利税前净利540005400036000360007200072000完全成本法损益表完全成本法损益表 单位:元单位:元项项 目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200000200000160000160000240000240000减:销售成本:减: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初存货————2800028000 加:本期变动成本加:本期变动成本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 加:固定性制造费用加: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140000140000140000140000168000168000 减:期末存货减:期末存货* *——2800028000——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成本合计140000140000112000112000168000168000销售毛利销售毛利600006000048000480007200072000减:销售和管理费用减:销售和管理费用600060006000600060006000税前净利税前净利540005400042000420006600066000小结小结1.第一年,当产量等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等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2.第二年,当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3.第三年,当产量<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三、销量相同、产量不同三、销量相同、产量不同项项 目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期初存货(件)期初存货(件)————40004000销售量(件)销售量(件)120001200012000120001200012000产量(件)产量(件)1200012000160001600080008000期末存货(件)期末存货(件)——40004000——产品单位售价(元)产品单位售价(元)404040404040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元)222222222222固定性制造费用(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元)480004800048000480004800048000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元)(元)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某企业三个会计年度的有关资料变动成本法损益表变动成本法损益表 单位:元单位:元项项 目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480000480000480000480000480000480000减:产品变动成本减:产品变动成本264000264000264000264000264000264000贡献毛益贡献毛益216000216000216000216000216000216000减:固定成本减: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480004800048000480004800048000 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固定成本合计固定成本合计580005800058000580005800058000税前净利税前净利158000158000158000158000158000158000完全成本法损益表完全成本法损益表 单位:元单位:元项项 目目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480000480000480000480000480000480000减:销售成本:减: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初存货————100000100000 加:本期变动成本加:本期变动成本264000264000352000352000176000176000 加:固定性制造费用加:固定性制造费用480004800048000480004800048000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312000312000400000400000324000324000 减:期末存货减:期末存货* *——100000100000——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成本合计312000312000300000300000324000324000销售毛利销售毛利168000168000180000180000156000156000减: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减: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税前净利税前净利158000158000170000170000146000146000小结小结1.1.当销量相同,产量不同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是相当销量相同,产量不同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是相同的,都是同的,都是158000158000元,这意味着影响变动成本法的是销售量,元,这意味着影响变动成本法的是销售量,而产量对变动成本法没有影响。
要注意,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尽而产量对变动成本法没有影响要注意,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尽管产量不同,但固定性制造费用是相同的,也就是在相关范围管产量不同,但固定性制造费用是相同的,也就是在相关范围内,否则,这一结论并不成立内,否则,这一结论并不成立2.2.当产量当产量= =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158000158000))和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和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158000158000)是相同的是相同的3.3.当产量当产量> >销售量,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销售量,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170000170000)大)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158000158000)4.4.当产量当产量< <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158000158000))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利润(146000146000)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全部成本法的优缺点•一、全部成本法的优点•1 1、有助于刺激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有助于刺激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2 2、便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便于企业编制对外报表•二、全部成本法的缺点•1 1、不能真实反映生产部门的业绩不能真实反映生产部门的业绩•2 2、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不符合经济学原理•3 3、无法计算贡献毛益无法计算贡献毛益•4 4、成本计算带有主观判断的影响成本计算带有主观判断的影响•(1)(1)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将当期所确认的费用,按照成本性态分变动成本法将当期所确认的费用,按照成本性态分为两大部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的成本一部分是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的成本( (即变动成即变动成本本) )这部分成本由已销售产品负担的相应部分这部分成本由已销售产品负担的相应部分( (即即当期销售成本当期销售成本) )需要与销售收入需要与销售收入( (即当期收益即当期收益) )相配比;相配比;未销售产品负担的相应部分未销售产品负担的相应部分( (即期末存货成本即期末存货成本) )则需则需要与未来收益相配比要与未来收益相配比•另一部分则是与产品生产数量无直接关系的固定制另一部分则是与产品生产数量无直接关系的固定制造费用,这部分成本全部列为期间成本与当期的收造费用,这部分成本全部列为期间成本与当期的收益相配比。
益相配比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2)(2)能促进企业重视市场,以销定产能促进企业重视市场,以销定产•在变动成本法下,产量的高低与存货量的增减对利润都在变动成本法下,产量的高低与存货量的增减对利润都没有影响在销售价格、成本水平、销售组合不变的情没有影响在销售价格、成本水平、销售组合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将随销售量同步增长况下,利润将随销售量同步增长•(3)(3)便于强化成本分析控制,促进成本降低便于强化成本分析控制,促进成本降低•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取决于各项变动生产成本发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取决于各项变动生产成本发生的多少,因此可直接分析因成本控制工作本身的好坏生的多少,因此可直接分析因成本控制工作本身的好坏而造成的成本升降;同时,有助于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而造成的成本升降;同时,有助于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分清各部门责任,调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分清各部门责任,调动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动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4)(4)简化成本核算,增强日常管理简化成本核算,增强日常管理•在变动成本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从边在变动成本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从边际贡献中扣除,可以省掉许多间接费用分配的手续。
可际贡献中扣除,可以省掉许多间接费用分配的手续可以减少产品的核算工作,避免间接费用分配过程中的主以减少产品的核算工作,避免间接费用分配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观随意性,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5)(5)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和短期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和短期经营决策•采用变动成本法取得的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和其它采用变动成本法取得的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和其它有关的信息有关的信息(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等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等) ),对管理人员十分有用,揭示了业务量与成本变动的内,对管理人员十分有用,揭示了业务量与成本变动的内在规律,明确生产、销售、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在规律,明确生产、销售、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开展本量利分析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均能帮助管理开展本量利分析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均能帮助管理人员深入地进行本量利分析、边际贡献分析,用来预测人员深入地进行本量利分析、边际贡献分析,用来预测前景前景( (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预测成本、预测利润等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预测成本、预测利润等) ),,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进行短期经营决策2.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1)成本的划分并不准确成本的划分并不准确采用变动成本法的前提是按成采用变动成本法的前提是按成本的习性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但由于企本的习性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但由于企业大部分成本费用都是混合成本,这样就必须先按一定业大部分成本费用都是混合成本,这样就必须先按一定的方法分解混合成本对混合成本的分解是一种出糙的的方法分解混合成本对混合成本的分解是一种出糙的计算,根据不准确的变动成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计算,根据不准确的变动成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自然是不准确的自然是不准确的•(2)(2)变动成本法对存货计价不包括固定成本在内一般认变动成本法对存货计价不包括固定成本在内一般认为,固定成本是为了制造产品而支出的,应该由有关的为,固定成本是为了制造产品而支出的,应该由有关的产品负担,产品成本中如果不包括这部分成本,显然是产品负担,产品成本中如果不包括这部分成本,显然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3)(3)不适应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不适应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财务会计要求所计量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持公正、财务会计要求所计量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持公正、真实。
由于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真实由于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作期间成本,这样,一方面期末存货的成本构成中排而作期间成本,这样,一方面期末存货的成本构成中排除了固定制造费用,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偏除了固定制造费用,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偏低;另一方面期间成本偏高,又造成损益表上的净收益低;另一方面期间成本偏高,又造成损益表上的净收益偏低所以,变动成本法的这种处理方法,将影响到股偏低所以,变动成本法的这种处理方法,将影响到股东等投资者的利益东等投资者的利益•(4)(4)不便于长期投资和定价决策不便于长期投资和定价决策•从长期来看,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很难固定不从长期来看,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很难固定不变,因此,按成本习性要求编制的损益表资料,无法用变,因此,按成本习性要求编制的损益表资料,无法用于增减生产能力等长期决策于增减生产能力等长期决策三、变动成本法的应用•(一)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条件•A、国家财政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在开始普通推行变动成本法的较长一段时间,由于全部固定成本直接进入损益,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陡然减少,因此,它要求国家财政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够承受住财政收入暂时减少带来的影响。
这是实行变动成本法的坚实基础•B、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较好,会计人员素质较高 实行变动成本法所需的资料很多,并且要求资料的规范性较好,这就需要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必须扎实,以便随时提供所需的资料变动成本法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特别是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一定要做到科学和准确,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C、企业固定成本的比重较大且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 当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价值较大或管理成本较高时,分摊计入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比重大,这时如不将起单独列出,就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盈利状况当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时,需经常对是否没产新产品、新产品的价格以及新产品的生产量等一系列问题作出短期决策,而这些决策的作出就依赖于完整准确的变动成本资料•第一条是实行变动成本法的宏观条件,即国家和社会应具备的条件,第二条、第三条是实行变动成本法的微观条件,即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同时得到满足,变动成本法才能普遍推行三、结合应用三、结合应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是可以相互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为了使企业的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转化的,为了使企业的成本核算既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又兼顾对外报告的要求,在成本核算时我们可以要,又兼顾对外报告的要求,在成本核算时我们可以结合两种核算方法的优点,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结合两种核算方法的优点,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即实行即实行““结合制结合制””。
使成本核算方法能够满足各方面使成本核算方法能够满足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要集合两种核算方法的优点,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完要集合两种核算方法的优点,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从逻辑上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善,从逻辑上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 (一一)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作为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作为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同时使用时使用•使用这种方式就是在现有的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再另使用这种方式就是在现有的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再另外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新设一个核算系统,两种成本核外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新设一个核算系统,两种成本核算方式同时使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集算方式同时使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集合了两种方法的所有优点,可以用完全成本法产生的财合了两种方法的所有优点,可以用完全成本法产生的财务信息作为对外提供报告的依据,用变动成本法产生的务信息作为对外提供报告的依据,用变动成本法产生的财务信息作为对内部管理层提供信息的依据,各取所需财务信息作为对内部管理层提供信息的依据,各取所需•但是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比起单独使用一种成本核算但是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比起单独使用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对于所有的经济业务,会计人员都要按照两种成方式,对于所有的经济业务,会计人员都要按照两种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两次。
这需要大大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本核算方法核算两次这需要大大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违反了成本效益原则如果量,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违反了成本效益原则如果考虑到同时实施这两种方法的成本费用,那么这种结合考虑到同时实施这两种方法的成本费用,那么这种结合方式并不是很十分的可取方式并不是很十分的可取• ( (二二) )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方法的结合•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就是以变动成基于变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就是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本法为基础,期末对固定制造费用进行调整得出完全成本法期末对固定制造费用进行调整得出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资料下的成本资料这种结合方式的好处在于,在日常核算时,这种结合方式的好处在于,在日常核算时,按照变动成本法来核算,可以随时得到成本内部控制、绩效按照变动成本法来核算,可以随时得到成本内部控制、绩效评估的信息在期末需要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通过对相关评估的信息在期末需要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通过对相关账户进行合并调整,得到完全成本法下的各种成本信息,编账户进行合并调整,得到完全成本法下的各种成本信息,编制会计报表。
相比单独使用一种成本核算方式而言,这种结制会计报表相比单独使用一种成本核算方式而言,这种结合两种成本方法的核算方式并没有给会计人员带来太多额外合两种成本方法的核算方式并没有给会计人员带来太多额外的工作量,但是,取得的财务信息却要多很多,使变动成本的工作量,但是,取得的财务信息却要多很多,使变动成本法更好地完成对内管理和对外报告两方面职责,兼顾内部经法更好地完成对内管理和对外报告两方面职责,兼顾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报告的需要,是切实可行的营管理和对外报告的需要,是切实可行的( (三三) )基于完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基于完全成本法上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的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就是说在日常核算时以完全成本法为基这种结合方式就是说在日常核算时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进行核算,期末通过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调整,得础进行核算,期末通过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调整,得到变动成本法下的各种成本信息,这样在保证对外财到变动成本法下的各种成本信息,这样在保证对外财务报表编制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提供信务报表编制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提供信息•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兼顾了成本效益原则,不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兼顾了成本效益原则,不会使财务人员增加太多的工作负担。
会使财务人员增加太多的工作负担•我国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的,我国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的,如果说要向两种方法结合运用的核算方式过度,这种如果说要向两种方法结合运用的核算方式过度,这种结合方式与上述两种结合方式相比,可以为企业提供结合方式与上述两种结合方式相比,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大的缓冲度更大的缓冲度结论结论•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企业成本核算中所使用的两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企业成本核算中所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通过对两种成本法的比较可知,两种成本种基本方法通过对两种成本法的比较可知,两种成本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但各有利弊,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但各有利弊,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应用变动成本法还是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应用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完全成本法,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确的数字依据和有用决策信息为了企业会计更更加精确的数字依据和有用决策信息为了企业会计更好地履行其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需要,变动成本法好地履行其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需要,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需要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共同实现会计和完全成本法需要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共同实现会计职能。
职能课堂练习•案例案例1 1::某企业本月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如下:某企业本月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如下: •本月投产本月投产100100件产品,领用原材料件产品,领用原材料10,00010,000元;生产工人工元;生产工人工资资10,00010,000元;生产车间支付水电费元;生产车间支付水电费7,0007,000元;本月计提固元;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定资产折旧费9,0009,000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1,0001,000元,固元,固定销售费用定销售费用1,0001,000元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元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8080件,期末在件,期末在产产品产产品2020件,完工程度件,完工程度50%50%本月对外销售产品本月对外销售产品5050件,单件,单位售价位售价800800元假设期初存货为元假设期初存货为0 0)试用两种成本计算)试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税前利润方法计算税前利润课堂练习•案例案例2 2::某企业本月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如下:某企业本月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如下:•本月投产本月投产100100件产品,领用原材料件产品,领用原材料10,00010,000元;生产工人工元;生产工人工资资10,00010,000元;生产车间支付水电费元;生产车间支付水电费7,0007,000元;本月计提固元;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定资产折旧费9,0009,000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元;支付固定管理费用1,0001,000元,固元,固定销售费用定销售费用1,0001,000元。
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元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8080件,期末在件,期末在产产品产产品2020件,完工程度件,完工程度50%50%本月对外销售产品本月对外销售产品5050件,单件,单位售价位售价800800元试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税前利润试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税前利润课堂练习•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第一年年初无存货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税前净利(编制利润表)• 见参考答案1 1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案例案例1 1计算:计算::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50×80050×800==40,00040,000(元)(元) •变动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10,00010,000++10,00010,000++7,0007,000==27,00027,000(元)(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7,000÷27,000÷((8080++20×50%20×50%)=)=300300(元)(元)•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量=销量=300×50300×50==15,00015,000(元)(元)•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15,00015,000++0 0==15,00015,000(元)(元)•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9,0009,000++1,0001,000++1,0001,000==11,00011,000(元)(元)•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40,00040,000--15,00015,000--11,00011,000==14,00014,000(元)(元) 利润表利润表(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利润表利润表(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 单位单位: :元元•项目销售收入项目销售收入 40,000 40,000•减:变动成本减:变动成本 15,000 15,000• 其中:销货成本其中:销货成本 15,000 15,000•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0 0•贡献毛益贡献毛益 25,000 25,000•减:固定成本减:固定成本 11,000 11,000•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其中:固定制造费用 9,000 9,000•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2,000 2,000•税前利润税前利润 14,000 14,0002 2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收入=40,000(40,000(元元)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本+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0 0++27,00027,000++9,0009,000-(-(27,00027,000++9,0009,000))÷÷((8080++20×5020×50%)%)×40×40==20,000(20,000(元元) )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期间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0 0++2,0002,000==2,000(2,000(元元)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00040,000--20,00020,000--2,0002,000==18,000(18,000(元元) ) ① (①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 •案例案例2 2计算:计算:•①①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收入=50×80050×800==40,000(40,000(元元) )•本期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本期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27,00027,000++9,0009,000==36,00036,000(元)(元)•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36,000÷36,000÷((8080++20×50%20×50%)=)=400400(元)(元)•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0 0++36,00036,000--400×40400×40==20,00020,000(元)(元)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期间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0 0++2,0002,000==2,0002,000(元)(元)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00040,000--20,00020,000--2,0002,000==18,00018,000(元)(元) (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 • 利润表利润表•项目销售收入项目销售收入 40,000 40,000•减:销货成本减:销货成本 20,000 20,000• 其中:期初存货成本其中:期初存货成本 0 0•加:本期生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 36,000 36,000•减:期末存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 16,000 16,000• 销售毛利销售毛利 20,000 20,000•减:销售和管理费用减:销售和管理费用 2,000 2,000•其中: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其中: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0 0 •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2,000 2,000•税前利润税前利润 18,000 18,000②②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40,00040,000(元)(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0,000(10,000++10,00010,000++7,000)÷(807,000)÷(80++20×5020×50%%) )==300300(元)(元)•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量=销量=300×50300×50==15,00015,000(元)(元)•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15,00015,000++0 0==15,00015,000(元)(元)•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9,0009,000++2,0002,000==11,00011,000(元)(元)•税前利润=税前利润=40,00040,000--15,00015,000--11,00011,000==14,00014,000(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