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产科心肺复苏培训.ppt
34页产科心肺复苏概述 (CPR),,2018/9/6,1,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2018/9/6,2,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2018/9/6,3,争分夺秒,大量实践证明: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2018/9/6,4,心脏骤停,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1)最常见、最多见的原因是心血疾病,约占75%西方国家90%心源性猝死为冠心病及其并发症,10%为其它心血管疾病,包括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病、心肌炎、马凡它综合征、原发性电生理紊乱 (2)非心源性心跳骤停 包括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创伤、窒息、中毒、药物过量、急性脑血管病、休克、药物过敏反应,手术、治疗操作和麻醉意外,意外事件如雷击、自缢和溺水。
2018/9/6,5,心脏骤停,4种类型: 心室纤颤(VF) 无脉室速 无脉电活动(PEA) 心室停搏,2018/9/6,6,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2018/9/6,7,理由,一、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本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二、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 更改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的延误 三、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人工呼吸假如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四、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
2018/9/6,8,心肺复苏—BLS(识别),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在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重呼轻拍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事件、人数、伤 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2018/9/6,9,心肺复苏—BLS(CAB),脉搏检查: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2018/9/6,10,心肺复苏—BLS(CAB),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2018/9/6,11,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 部位: 胸骨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
2018/9/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