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封建论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散文.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1270706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8.5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资料《封建论》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散文........................................《封建论》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散文   这是作者在参加王叔文等领导的革新失败后,在被贬期间写的一篇政论文章这里所说的“封建”,指的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封国士,建诸侯”的分封制,与现在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封建”含义不同   这篇政论文章的论题是“封建制”的存废,及其与郡县制的优劣但其内容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作者以周、秦、汉、唐四代史实作依据,论证了“封建制”的弊 端:裂土分国,常形成“末大不掉”的局面,“继世而理”,不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世大夫世食禄邑,堵塞贤者发挥才能的机会,指出郡县制代替“封 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肯定了秦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进步性论文中多论古事,但实质是借以针贬中唐时期藩镇割据的现实这些都反映 了作者维护国家统一,重视“生人之意”的政治思想柳宗元塑像  【原文】  天地果无初[1]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2]果 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3]?曰[4]: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5]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6]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7]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 [8],鹿豕狉狉[9],人不能搏噬[10],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11],荀卿[12]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13]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 已,必就其能断曲直[14]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15]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16]:由是君长刑政[17]生焉故近[18] 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19]又有大者[20],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21]于是有诸侯之列[22],则其争又 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23]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 人[24],然后天下会于一[25]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26],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 于里胥,其德在人者[27],死必求其嗣而奉之[28]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29]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30],设五等[31],邦群后[32],布履星罗[33],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34],合为朝觐会同 [35],离为守臣捍城[36]。

      然而降于夷王[37],害礼伤尊[38],下堂而迎觐者[39]历于宣王[40],挟中兴复古之德[41],雄南征北 伐之威[42],卒不能定鲁侯之嗣[43]陵夷迄于幽、厉[44],王室东徙[45],而自列为诸侯矣[46]厥后[47],问鼎之轻重[48]者有 之,射王中肩[49]者有之,伐凡伯[50]、诛苌弘[51]者有之,天下乖戾[52],无君君[53]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54]空名于公侯 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55]欤?遂判为十二[56],合为七国[57],威分于陪臣[58]之邦,国殄[59]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 [60]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61],废侯卫而为之守宰[62],据天下之雄图[63],都六合之上游 [64],摄制四海[65],运于掌握之内[66],此其所以为得也[67]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68]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69],负锄梃谪戍之徒[70],圜视而合从[71],大呼而成群[72]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73]天下相合,杀守劫令 [74]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75],徇[76]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77],封功臣 [78]。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79]困平城[80],病流矢[81],陵迟不救者三代[82]后乃谋臣献画[83],而离削自守[84]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85],时则有叛国[86]而无叛郡秦制之得[87],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88],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89],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90]然犹桀猾[91]时起,虐害方域[92]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93]时则有叛将[94]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95]也  或者曰[96]:“封建者,必私其土[97],子其人[98],适[99]其俗,修其理[100],施化[101]易也守宰者,苟其心[102],思迁其秩而已[103],何能理乎?”余又非之[104]  周之事迹,断[105]可见矣列侯骄盈[106],黩货事戎[107]大凡乱国多,理国寡[108]侯伯[109]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110]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111],不在于政周事然也[112]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113],而不委郡邑[114],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115],是矣郡邑不得正[116]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117]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118]。

      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119]行于郡,不行于国[120],制[121]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122],不可除也及夫大逆 不道[123],然后掩捕而迁[124]之,勒兵而夷[125]之耳大逆未彰[126],奸利浚财[127],怙势[128]作威,大刻[129]于民 者,无如之何[130]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131]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132],得魏尚于冯唐[133],闻黄霸之明审[134], 睹汲黯之简靖[135],拜[136]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137]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138],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139], 夕斥之矣[140]夕受而不法[141],朝斥之矣[142]  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143],纵令其乱人[144],戚 [145]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146],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147],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148],拜受而退已违矣[149]下令而 削之,缔交合从之谋[150],周于同列[151],则相顾裂眦[152],勃然[153]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154]削其半,民犹瘁 [155]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156]?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157]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158]善制兵[159],谨择守[160],则理平[161]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162],秦郡邑而促[163]尤非所谓知理者也[164]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 [165]不革而二姓陵替[166],不闻延祚[167]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168],大业弥固[169],何系[170]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171]、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172]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 黜夏[173],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从胜殷,武王不得而量徇之以为安,仍[174]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 [175],私其力于己[176]也,私其卫于子孙[177]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178]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179], 私其尽臣畜于我也[180]然而公天下之端[181]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182],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 [183]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184]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将欲利其社稷[185], 以一[186]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187],以尽其封略[188]圣贤生于其时[189],亦无以立于[190]天下,封建者为之 [191]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192]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注释】  [1]天地:这里指 宇宙、自然界初:开始,即原始阶段[2]生人:生民,指人类[3]近:接近实际情况[4]曰:说,这里是作者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5]更:经 历圣王:贤明的帝王尧:唐尧,传说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舜:虞舜,传说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禹:夏禹,传说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汤:商 汤,商朝的开国帝王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帝王[6]势:情势,形势[7]意:意愿[8]草木榛(zhēn)榛:树木野草杂乱丛生的 样子[9]鹿豕(shǐ)狉(pī)狉:野兽成群地走动的样子[10]搏:搏取噬(shì):咬[11]莫克:不能够自奉:自己供养自己自 卫:自己保卫自己[12]荀卿:战国时对荀况的尊称[13]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必定要借助外物供自己使用,以维持生存这句话取意于《荀子·劝学 篇》,原话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助、凭藉。

      [14]就:从,去找曲直:是非[15]伏:威服[16]痛之:使他痛苦,给他惩罚 畏:惧怕[17]由是:由此刑政:刑法和政令[18]近:亲近、邻近的人[19]兵:武力,军队德:德行,威望[20]大者:指武力更强、威 望更高的人[21]以安其属:以便安定他们的部属[22]有诸侯之列:出现了许多诸侯诸侯,古时称由天子分封的小国君主为诸侯[23]方伯:一方 诸侯的首领连帅:十国诸侯的首领[24]人:人民,百姓[25]会于一:统一于天子一人[26]里胥(xū):里长里: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相传二十五家为一里县大夫:县的长官[27]其德在人者:他们当中有对人民办过好事的[28]嗣:后代,继承人奉之:拥护他做首领[29]及有 周而甚详:到周朝的时候,情况就很清楚了有周,周朝[30]裂土田而瓜分之:把土地划成块分给群臣土田,土地[31]五等:相传周朝时, 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32]邦群后:分封了许多诸侯邦,邦国,这里当动词用,是分封的意思后,君主,这里指诸侯[33]布履星 罗:遍布各地的诸侯封国,像繁星罗列一样布,分布履,足迹所到的地区,指诸侯分封的疆土[34]轮运而辐集:各路诸侯尊奉中央王室就像许多辐条集中 于车轮中心跟着运转一样。

      [35]合:诸侯与天子会合朝觐会同:诸侯朝见天子,春天去叫朝,秋天去叫觐,随时去叫会,同时一起去叫同[36]离为守臣 捍城:诸侯离开天子,成为防卫疆土的臣子,维护天子的屏障[37]降:下传夷王:指周夷王[38]礼:礼法尊:尊严[39]下堂而迎觐者:指夷 王亲自下堂去迎接来朝见的诸侯按周礼规定,诸侯朝见时,天子在堂上接见而夷王竟然亲自下堂迎接,这是不合周礼的,所以说“害礼伤尊”[40]历:直 到宣王:指周宣王[41]挟:依伏中兴:复兴周夷王以后,周王室开始走向衰落周宣王时,发生了部族叛乱,周宣王平定了叛乱,国势好转,历史上称 为“中兴”复古:指周宣王恢复了周朝初期的“盛况”德:功德[42]雄南征北伐之威:逞南征北伐的威风周宣王继位后,大举讨伐北方和南方的一些部 族[43]卒不能定鲁侯之嗣:最后还是无力决定鲁侯的继承人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他的儿子括和戏去朝见宣王,宣王立年纪小的戏为武公继承人武 公死后,鲁人却杀戏,另立括为国君[44]陵夷: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幽:指周幽王,周宣王的儿子,西周末代皇帝厉:指厉王,周夷王的儿子,因 贪婪暴虐引起国人暴动,公元前842年被赶跑[45]王室东徙:指周幽王被杀后,他的儿子平王为了躲避西方部族的侵扰,于公元前770年把都城由镐(今 陕西省西安市)东迁到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自此以后,历史上称为东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