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心项链教案 教科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388893577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心项链教案 教科版教学目标:1.读课文弄懂“爱心项链”的含义2.教育学生要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做富有爱心的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爱心项链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1)回顾旧知识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三篇文章我们已经学完了,还记得是哪三篇课文吗?生答:《真情的回报》、《那只松鼠》、《美丽的桥》师:说的真好,现在我找三个同学分别读一下这三篇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生读)师:这三句话分告别了我们什么呢?(生答)对,这三篇文章分别写了送报人与客户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兄弟之间的那种纯美的仁爱之心今天,让我们带着这咱心情走进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爱心项链》,看看这篇文章又写了发生在哪些人之间的什么样的故事下面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爱心项链”(板书)好,齐读一遍课题,看这个字“链”谁来读一下分别找两人)什么偏旁?(金字旁)加一个什么字?(连)把金属做的东西连在一起就成了链谁来为它组词?(项链、铁链、锁链)真棒,老师想知道什么是爱心项链?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同学们如果想帮老师找到答案,要怎么办呢?(读课文)对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们找到了解决问题方法。

      那么下面就带着问题开始读课文吧2.学习课文师:谁来告诉老师你找到的答案,什么是爱心项链?它是由什么组成的?(边听边板书:爱心 善事 爱心项链)师:文中的哪段话是这个含义?(最后一段)(出示课件最后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师:这是一个比喻句,爱心就是项链上的一根金线师:是啊,人不仅要富有爱心,还要有善举文章中哪些人有爱心?他们都做了哪些善事?生答:中年人、青年人、克雷斯师:出示课件(书中有一段话介绍了克雷斯在两次获救中做了些什么?)生答:克雷斯帮助( )做了( )结合生活进行想像回答)师:中年人,克雷斯,青年人他们所做的善事虽然不同,但有一样东西是相同的就是当他们帮助别人后,都会说什么呢?(生答)师:这体现他们怎样的品质?(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师:因为克雷斯富有爱心,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因此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也帮了他,这就是爱心的传递3.教学延伸师:爱是一根心链柱紧了你我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打造爱心项链的人更多层出不穷,且不说雷锋、赖宁、抗非典的英雄邓练贤、叶欣等,就说春节期间南方的那场冰雪之灾,抗冰英雄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等在灾害面前,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虽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串成高擎的爱心项链永存。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小的爱心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课件出示:一杯牛奶)师:读完这篇短文后,什么地方令你感到惊讶?为什么会这样呢?师:是啊,姑娘一杯不经意的牛奶,成就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医生,她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他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了,姑娘早就忘记了这件事,可受帮助的人没有忘记,于是那杯牛奶成了挽救姑娘生命的医药费同学们,杯子里装的仅仅是牛奶吗?还装着什么?生答(关爱、爱心、帮助)师:姑娘当年为小男孩奉献爱心时,并没想过要得到回报,但后来却得到了回报,这就是爱心的传递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教育打架的学生时用了一首《打人诗》,出示课件(你打我,我打你,其实就是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下面,你____我,我____你,其实就是借别人的手____自己师:今天我们也作回小诗人,把这首诗改一改,告诉人们应该互相帮助4.结束同学们,我们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行动,让我们也成为爱心项链的传递者,让爱像空气一样充满我们的生活,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面,布置今天的作业板书设计:爱 心 项 链爱心+善事=爱心项链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爱迪生2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发明创造的事迹中受到教育。

         2.通过重点段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给自然段分层,进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教学重点、难点:   着重理解4、5自然段,了解爱迪生顽强进行科学实验的经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   2.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指导学生练习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  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迪生,通读全文,自学生字、词  1.教师介绍爱迪生  爱迪生是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父亲从事农业、木工工作母亲曾当过教师他从幼年起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他喜欢科学,醉心于发明1931年10月18日逝世,他一生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主要不靠聪明才智,而靠艰辛的科学实验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2.让学生自读全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3.学生借助查字典认识生字的音、形、义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正音  2.分析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结构  (2)用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补充练习 (三)理解词语  1.查字典理解词义  不懈——懈是松懈,不紧张的意思不懈:即毫不放松  举世闻名——举:全的意思举世闻名:即全世界都有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钻研——深入研究  顽强——坚强、强硬文中指爱迪生很坚强,没有被困难吓倒  适合——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文中指爱迪生终于找到了符合实际情况适用的灯丝  终于——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新的情况文中指爱迪生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到底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四)指读词语,复习巩固 (五)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弄清句间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爱迪生不怕困难和危险顽强进行科学试验的事迹中受到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意,弄清句间联系,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一)抓重点句进行段的训练  1.学习1、2自然段  (1)指读1、2自然段思考:爱迪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用文中内容回答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他是一个穷孩子,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  (2)引申思考:一个“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的穷孩子,怎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呢?  (因为他不怕困难,刻苦钻研,顽强实验,所以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3)爱迪生小时候做科学实验,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4)指名按课文内容回答  (5)让学生用“没有……就……”练习说话  例:  没有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就把钱节省下来买  没有实验器具,就到垃圾堆里拣瓶瓶罐罐  没有实验室,就占用车厢里的一个角落  没有时间,就利用卖完报后的空余时间  (6)从这些情况,你可以看出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怕困难,酷爱科学的人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读3、4自然段思考:爱迪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受到哪些打击,遇到哪些危险?他是怎样对待的?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火车震动,白磷翻倒,遇空气燃烧起来,车长气急了,打了爱迪生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2)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这件事说明爱迪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①做实验用的物品是爱迪生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都被扔了②耳朵也被打聋了  (3)指读第4自然段思考:爱迪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哪些危险?他是怎样对待的?  (实验中衣服被烧毁,眼睛也差一点被弄瞎,但他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4)本段有几句话?指名分句读并说说句意  (5)让学生想一想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6)出示句子: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决心没有动摇”是针对什么说的?  (这句话承接上文,是在爱迪生受到打击,一只耳朵被打聋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做实验,所以他“重新做起化学试验来”这句话在3、4自然段之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7)指读第5句,说说这句话与3、4两句有什么关系?  (3、4两句具体写爱迪生做实验时遇到的危险,第5句对上文进行小结,指出爱迪生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读第5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将段中四句话分为三层  (3)讨论分层  第1句为第一层:讲爱迪生试制电灯  第2、3两句为第二层:具体讲爱迪生反复试验,努力找合适的灯丝。

        第4句为第三层:讲爱迪生终于制成了电灯  (4)出示句子:  “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  思考:爱迪生是怎样不懈努力的?怎样的灯丝才是合适的灯丝?  (5)指名读句子,回答问题  (“合适的灯丝”指的是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为找到这种灯丝爱迪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做实验,进行比较,二是实验的次数多得记不清;三是常常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6)由此你可以看出爱迪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爱迪生是一个有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精神的人  (7)谈话:正因为这样,爱迪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回顾全文,总结学法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重点段的?  抓重点句,理解句意  划分层次,弄清句间联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