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修改.doc
50页广元市地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凉水泉煤矿1202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日期:2015年5月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作业规程会审人员签字表职 务会审意见姓 名日期施工队编 制生产技术科调度室安全管理科机电科通防科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驻矿安监员总工程师矿 长复审意见:目 录第一章 概况 4第一节 编制依据 4第二章 工作面概况 4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与基本参数 4第二节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 5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 6第四节 地质构造 6第五节 水文地质 7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7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8第三章 主要生产安全系统 9第一节 生产系统 9第二节 安全系统 13第四章 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 16第一节 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 16第二节 设备配备 22第三节 顶板管理 23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第一节 作业方式与循环方式 24第二节 劳动组织 25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第六章 质量管理 26第一节 安全质量标准 26第二节 煤质管理 29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一节 一般规定 30第二节 一通三防管理 31第三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3第四节 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36第五节 机电运输管理 37第六节 防治水 39第七节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40第八章 灾害防治措施 42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广元市地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凉水泉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安全专篇》;二、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2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修改条文;四、现场揭露的地质资料。
第二章 工作面概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与基本参数一、工作面位置本《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为1202采煤工作面该工作面位于一采区+648m水平东翼,下部尚未布置采区井下标高 +648m(最低)~+711m(最高)二、地面相对位置(见表1-1-1)三、回采对地面的影响(见表1-1-1)工作面上部为采空区,下部尚未布置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对本工作面的影响不大,采空区无涌水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1-1-1水平名称+648m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标高+850m~+900m井下标高+648m~+711m地面相位置工作面对应地面为窝儿地,为无人生活的林区地形为斜坡、冲沟地形,山脊与沟谷相间,地表无建筑、无水体存在,多被天然草地、杂树所覆盖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无影响井下位置、相邻关系该工作面位于+648m区段东翼,上、下部尚未布置采区走向长度(m)450倾斜长度(m)99面积(m2)44550四、工作面平面布置图第二节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一、工作面参数:工作面走向长约450m,倾斜长约90m(预留1202回风巷护巷煤柱3m,1202运输巷护巷煤柱5m,可采高度0.7m,煤层倾角27°~29°左右,面积40500m2。
开采煤量39690t,工作面回采率91%二、煤层厚度(见表1-2-2)三、煤层产状工作面位于+648m区段东翼,煤层倾角相对较缓比较稳定,由北向南27°~29°四、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等情况及对回采的影响该煤层相当于杨家岩矿区的C4煤层,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中部,下距正连约15m~35m,上距侏罗系下统白田坝组一段(J1b1)40m~75m,属局部可采煤层煤层总厚0.31m~0.47m,平均厚0.42m;纯煤厚度0.30m~0.34m,平均厚0.32m往深部延伸煤层有变薄趋势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一层夹矸厚0.02m~0.15m,岩性为泥岩其中上分层厚0.09m~0.20m,下分层厚0.09m~0.23m煤层伪顶炭质页岩厚约0.11m~0.20m,直接顶泥岩厚约1.0m,老顶为泥质粉砂岩;直接底为泥岩,老底为粉砂岩在井田范围内属较稳定煤层五、煤种、煤质情况(见表1-2-2)煤层情况表 表1-2-2煤层平均厚度/m0.7结构形式简单容重( t/m3)1.40煤层硬度f=2煤种稳定程度比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该煤层相当于杨家岩矿区的C4煤层,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中部,下距正连约15m~35m,上距侏罗系下统白田坝组一段(J1b1)40m~75m,属局部可采煤层。
煤层总厚0.31m~0.47m,平均厚0.42m;纯煤厚度0.30m~0.34m,平均厚0.32m往深部延伸煤层有变薄趋势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一层夹矸厚0.02m~0.15m,岩性为泥岩其中上分层厚0.09m~0.20m,下分层厚0.09m~0.23m煤层伪顶炭质页岩厚约0.11m~0.20m,直接顶泥岩厚约1.0m,老顶为泥质粉砂岩;直接底为泥岩,老底为粉砂岩在井田范围内属较稳定煤层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一、煤层顶板根据现场实际揭露的情况,煤层顶、底板均为砂岩,赋存条件比较稳定第四节 地质构造为区内主要的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瓦灰色粉砂岩、深灰色薄层状泥岩、细~中粒砂岩,含炭质泥岩及煤层数层下部为灰色、灰黑色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夹灰色细~中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属洪泛盆地湖沼相沉积,厚度6.00m~49.40m,一般厚32.92m;中部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细粒粉砂岩夹灰色泥质粉砂岩、炭质页岩等,厚42.00m~84.00m,一般厚59.58m;上部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细~中粒岩屑砂岩为主,含少量石英岩及燧石细砾石,常夹透镜状燧石~石英岩屑细~中砾岩属河道滞留和边滩沉积。
厚54.60m~92.16m,一般厚74.43m该段具水平层理,微波状层理、沙纹交错层理、斜层理等产状145°~178°∠21°~41°,地表无断层及火成岩侵入体出现根据矿井巷道以及钻孔揭露,总体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四、本工作面及周边瓦斯地质情况四、本工作面及周边瓦斯地质情况 我矿属于低瓦斯矿井根据实测,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4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22m3/t,属瓦斯矿井在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瓦斯管理,防止瓦斯局部积聚第五节 水文地质 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根据现已揭露的开切眼观察,煤层的顶、底有少量滴水或渗水现象1202采煤工作面上无采空区老空积水,地质资料查得工作面上部垮落层无暗河等水文地质,对回采无影响同时,地表无水体存在,沟谷等自然通道有很好的导通性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报告,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生产中必须加强防尘管理二、工作面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报告,属不易自燃煤层三、参照矿井及相邻采掘工作面地温情况,分析本工作面地温对回采的影响,根据通防科提供的资料,工作面的地温情况确定本工作面地温正常,一般在18~25℃之间,对回采无影响。
四、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及其对回采的影响该工作范围内无冲击地压,无较大影响;受采空区压力影响,若回风巷出现部分支护失效时,及时补打点柱等进行加固支护五、地质部分的建议要及时观测顶板围岩的变化,发现顶板破碎严重要及时加强支护遇地质变化,必须停止作业,另行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工作面储量工作面总地质储量约43659t,可采储量约39690t二、 工作面生产能力1、工作面日产量工作面采用两班两循环采煤,自采自准 A= =2×45×1×0.7×1.40×0.95 =83.8t式中:A:工作面日产量,t;N:工作面日循环数,个;L:工作面班循环平均长度,m;S:截深,m;M:煤层平均厚度,m;r:煤的容重,t/m3;取1.4 C:工作面回采率,取0.952、 工作面月产量 An=nAk1=28×83.8×1=2346.4t式中:An:工作面月产量, t;n:月生产天数,按28天计算;k1:月正规循环率,取13、工作面服务年限T=Z/An=39690/2346.4≈1.5年式中:T:工作面服务年限,月;Z:工作面可采储量,t。
第三章 主要生产安全系统第一节 生产系统一、运输系统1、运输方式(1) 运煤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用搪瓷溜槽自溜,通过运输巷采用1t固定式矿车装载,采用煤矿用防爆蓄电池机车串车运输2) 运材料、设备机械:采用1吨U型矿车、平板车和花车装载,柴油机车牵引2、运输路线(1) 运煤路线:1202采煤工作面→1202运输巷→648回风石门→一采区轨道上山→525主平硐→地面煤坪2)材料(设备)运输路线: 回风巷材料(设备)运输线路:地面→525主平硐→轨道上山→轨道上山上车场→706排矸平硐→1202回风巷→1202工作面运输巷材料(设备)运入路线:地面→525主平硐→轨道上山→648中部车场→648运输石门→1202运输巷→1202工作面工作面材料、设备回收线路与运输线路相反二、通风系统1、通风方式1202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通风路线:主平硐(排矸平硐)→一采区轨道上山(行人上山)→+648m中部车场及运输石门→1202工作面运输巷→1202采煤工作面→1202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平硐→地面2、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风 量 计 算 表 表4—1—10项 目计 算单 位按瓦斯绝对涌出量Q=100qk=100×0.114×1.2=13.7m3/min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VSKi=60×1×1.9=114m3/min按同时工作最多人数Q=4n= 4×15=60m3/min按一次起爆炸药量算Q=25A=25×4.8=120m3/min初次选定Q=1.08m/s按风速验算最低风速 V小=Q/S=120÷60÷2.2=0.9m/s最高风速 V大=Q/S=120÷60÷1.5=1.33m/s最后确定 Q=1.08m/s 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 Ki—采煤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2; 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2014年瓦斯等级鉴定1202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114m3/min; V---工作面适宜风速,m/s;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