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阳和平在寒春追思会上的发言.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3686920
  • 上传时间:2021-08-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阳和平在寒春追思会上的发言 作者:阳和平 2021年6月20日上午,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红色历程研究会、乌有之乡网、毛泽东旗帜网、中国工人网、马克思主义评论网等在北京东风宾馆联合召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寒春同志追思会”,本文是阳早寒春长子阳和平发言录音整理稿,未经本人审阅 前两天在家里讨论我母亲去世的事情的时候,我妹妹说了一句话:我发现我们父母不光是我们的父母,他们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们不是我们自己的,他们是大家的 我认为我的父母的一生是让人羡慕的一生,他们信仰的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那种盛行的拜物教,他们崇拜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他们追求的不是名和利,他们信仰的是共产主义,他们崇拜的是毛泽东,他们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他们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虽然他们的去世是悲伤的,但是他们的一生是最幸福的、值得庆贺的一生 我母亲是一个多面手,她除了喜欢核物理以外,她还喜欢拉小提琴、吹笛子、画画、野外生活,但是由于她是知识分子出身,她对妇女传统行业比如做饭、洗衣服一窍不通我母亲参加中国革命以后,用自己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过牛奶制冷器、铡草机,设计过牛场,也主持饲养过上万只鸡鸭。

      八十年代她还带头搞过胚胎移植,这些都和她的专业没有关系的,除了做饭以外,她是干哪行专哪行、爱哪行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挖掘自然科学的客观规律,她图的不是个人的享受和得失,图的是改变当时中国落后的生产的面貌 在毛泽东时代,有一个不为资本和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大环境,所以她可以把一个科学家的好奇心带到她所干的行行业业上去,她可以把个人的爱好和人民的需要融为一体她喜欢研究问题,她觉得行行有学问,行行有乐趣她认为克服困难本身就给生活带来了乐趣和意义,因此,她能把自己的全身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问心无愧,充满热情她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为什么我的父母能够留在中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们不是空谈家,他们参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而实现了他们一方面本来就自己喜欢的工作,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全其美的事我父母那一代人经历了世界大战对人类的摧残,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是帝国主义摧毁的我母亲精心钻研的核物理幻想,认识到只要有帝国主义存在,人类就得不到解放同时他也认识到,只要有资本主义就有帝国主义,因此,要解放全人类,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解放道路。

      他们的一生是干实际工作的,不讲空话,他们把精力完全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把个人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融化为一体人民喜欢、需要的,他们自己就喜欢 我们不要讲空话,要讲实话、办实事,将来会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人,中国的社会革命,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是大有前途的 第二篇:韩德强在寒春追思会上的发言韩德强在寒春追思会上的发言 作者:韩德强 2021年6月20日上午,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红色历程研究会、乌有之乡网、毛泽东旗帜网、中国工人网、马克思主义评论网等在北京东风宾馆联合召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寒春同志追思会”,本文是韩德强发言录音整理稿,未经本人审阅 我最早是从《幸福何在》这篇文章认识寒春同志的我感觉到这篇文章给人强烈的震撼,她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今天看到走廊里的照片和视频更有这样深切的感受寒春同志每一幅照片上出现的都是灿烂、自信、自豪的微笑,这是一种全新的精神状态,不是一种悲哀、压抑、艰苦的状态,而是一种幸福、自豪、欢乐的状态 马克思有一句类似的名言,“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感觉到在寒春身上有另外一种相对应的震撼的力量,那就是“我不上天堂,谁上天堂”。

      我们无数人把为共产主义奋斗,把为人类解放事业献身当作一种牺牲、一种痛,但是她不是,她当作是一种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所以,她实际上是先上了天堂了 一些青年朋友经常和我探讨,我们今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阶段,我们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他毕竟是失败了,最后是变修了怎么样才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呢这个问题一问就百思不得其解,就感到悲观失望,就感到一种压抑、恐惧但是我的看法是相反的实际上,寒春同志揭示了怎样避免资本主义复辟,怎么样使未来新的革命不再被修正主义思潮所侵蚀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案实际上恰恰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66年提出来的口号,斗私批修在1944年,黄炎培和毛泽东的窑洞对话,当时黄炎培问新兴的共产党怎么样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一个历史周期律当时毛主席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办法了,这个办法就是民主监督 但是,时隔22年之后,毛主席的思考已经又深化了一步不单是要民主监督,沿着这个思路是造反有理,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但是与此同时,毛主席又提出来另一个思路,这两个思路必须是相互配合的,那就是斗私批修私在哪里私实际上是在一种价值观当中当我们都感觉到高官厚禄、丰裕的物质生活是一种幸福的时候,在寒春同志身上我感到那是一种战斗的幸福,一种生产的幸福而不是消费的幸福,不是攀比的幸福。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 我愿意把寒春的这种生活境界叫做人的生活境界,把那种消费型、享乐型的人生观说成是猪生观寒春同志揭示了我们人类社会怎么样从动物世界向人类社会进化的一个光明的前景我们今天生活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世界观里面的人民,他们也在奋斗,他们在为个人奋斗,但是他们是痛苦的,他们是焦虑、挣扎的但是我从寒春身上感受到的是幸福、平和、安静、自豪的一种感情这才是人的感情我们实行资本主义以后,基本上是全人类动物化,说得难听点,全人类逐渐沦为猪生哲学而寒春同志在这里展现了人生哲学的一种光辉和灿烂 寒春同志对死亡的态度我也非常感动、敬佩当我们总是把一个人的去世看做是一种悲痛的时候,在寒春哪里看到的不是一种悲痛,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的结束她追求的是活着的时候为绝大多数人民做了些什么,不是死后有多少人去纪念她这使我想起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碑上,石碑烂的比名字还快;有的人可以连骨灰都不留,但是她的生命,她的精神会长留在我们人间 第三篇:在女教师追思会上的悼词在女教师追思会上的悼词 在女教师追思会上的悼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清风哀鸣,天地含悲,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教书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园丁――退休教师李**同志。

      李**老师于2021年9月13日10时2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五七医院逝世,享年84岁 李**老师1929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市1945年就读于**中华女子中学;1946年3月至1948年12月就读于**济川中学1949年2月至1952年在**桂溪小学任教1952年2月至1954年3月考 入华西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读书1954年3月至1955年6月,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在东北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学校任教1955年7月至1960年9月在湖北省**县**干部学校、**县民族中学任教1960年10月至1962年5月在湖北省**市15中等学校任教1962年5月至197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八一子弟学校任教;曾担任文化教员等工作,为部队建设出力1972年7月至1978年3月在**石油管理局建南气矿职工子弟学校任教1978年4月至1986年在**油田从事教务工作1986年6月光荣退休 李**老师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在三十八年的教育生涯中,以其满腔的赤诚奉献,高尚的师者风范,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无论是温暖如春的天府之国,还是冰天雪地的北国之春;不管是地方教育系统还是军队子弟学校。

      她以超强的业务能力;爱生如子的无私奉献精神;诲人不倦的师 者风范,赢得了同行和家长的好评,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李老师纯净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桃李满天下的一生,她就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就象蜜蜂一样,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美好的东西 李**老师是亲朋好友心中朴实无华的贤妻良母作为贤妻,她给了相爱的人一份纯粹唯美,历久弥新,每个人都渴望能拥有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把真心放在爱人的手中,穿越抗美援朝战争生离死别,跨过无数艰难困苦环境磨练,用58年相濡以沫的执子之手兑现了古老而坚定的承诺作为良母,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以及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优秀品质,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她勤俭持家,默默奉献,以这样柔弱娇小的身体,含辛茹苦地养育了4个正直上进儿女她身体力行地倡导“与人为善,和谐互助”的良好家风,只要谁家有困难,她倾力相助; 儿女成家立业后,对待儿媳女婿如同亲生;孙辈出生后,更视为掌上明珠她是一个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造福于众人却不求回报的至善若水之人她孝顺老人,关爱亲朋,善待邻里,友爱同事,温良谦让,对所有的人都很友善;她给予别人的帮助不计其数,但从不图回报。

      而她自己有困难,从不抱怨,从不诉于别人,即使在与疾病抗争最困难的时期,在儿女面前表现的十分坚强她一生充满坎坷和磨难,却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念,以豁达开朗,淡泊从容的心态去直面人生,带给我们的永远是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正能量她的一生,失去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她得到了儿女的爱戴;她得到了孙辈的敬重;她享受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她感受到了晚辈们的孝心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她 与人为善,宽以待人的美德;她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她只奉献不索取的高尚品行;她春蚕吐丝,蜡烛尽燃的师者风范;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精神的动力 李老师,我们大家衷心祈愿您老人家长陌远行,清风浩荡,一路走好 安息吧,李老师 第四篇:在女教师追思会上的悼词[在女教师追思会上的悼词] 在女教师追思会上的悼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清风哀鸣,天地含悲,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教书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园丁――退休教师李**同志,在女教师追思会上的悼词。

      李**老师于2021年9月13日10时2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五七医院逝世,享年84岁 李**老师1929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市1945年就读于**中华女子中学;1946年3月至1948年12月就读于**济川中学1949年2月至1952年在**桂溪小学任教1952年2月至1954年3月考入华西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读书1954年3月至1955年6月,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在东北吉林省**朝鲜族自治州学校任教1955年7月至1960年9月在湖北省**县**干部学校、**县民族中学任教1960年10月至1962年5月在湖北省**市15中等学校任教1962年5月至197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八一子弟学校任教;曾担任文化教员等工作,为部队建设出力1972年7月至1978年3月在**石油管理局建南气矿职工子弟学校任教1978年4月至1986年在**油田从事教务工作1986年6月光荣退休 李**老师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在三十八年的教育生涯中,以其满腔的赤诚奉献,高尚的师者风范,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无论是温暖如春的天府之国,还是冰天雪地的北国之春;不管是地方教育系统还是军队子弟学校。

      她以超强的业务能力;爱生如子的无私奉献精神;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赢得了同行和家长的好评,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