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六年级竞赛测试题一.pdf
9页~ 1 ~ 姓名密封线五六年级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的字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2 分)A 鸽辨闷旗宵B牧避花贡功C问访尖颖园D背铜郎等多2.下列成语中运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B) (2 分)A 呆若木鸡伶牙俐齿口是心非炮火连天B 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字千金肝肠寸断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D 如虎添翼星星之火杯水车薪事半功倍3.下面句子用“ | ”表示语意停顿,读法正确的一项是(D )A 我比|不过他也要比一个人比)B 老师看见我 | 走过来( “我”走过来)C我看见小明的爸爸 |哭了( “爸爸”哭了)D 两个|黄鹂| 鸣翠柳,一行 | 白鹭| 上青天 (2 分)4.根据文意,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恰当的填入括号里4 分)欢呼欢聚欢笑欢乐欢唱欢悦儿时,在故乡那条小河里和小伙伴们戏水时的()声和抓鱼时的()声,常常钻入我的心里,让我一直享受着当时的() 直到现在,我仍希望能和儿时的伙伴()在那条小河边5.将下列词语对号入座填序号)(6 分)寄生虫B白眼狼C笑面虎D 变色龙E李鬼F武大郎~ 2 ~ (1) ()笑里藏刀的人2) ()软弱无能的人3) ()装腔作势的人。
4) ()好逸恶劳的人5) ()忘恩负义的人6) ()随声附和的人6.这里有一首题为 《教育与孩子》 的诗,请选择恰当短语把它填充完整填序号)(7 分)A 真理与正义B 欣赏对方C学会争斗D 爱心长存E羞愧腼腆F信心倍增G慷慨大方敌视伴随孩子,他(C ) ;嘲弄伴随孩子,他(E )鼓励伴随孩子,他(F )赞美伴随孩子,他(B )认可伴随孩子,他(D)分享伴随孩子,他(G )诚实与公正伴随孩子,他领悟出(A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读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 (2 分)A那件事有眉目..了吗?B 白云生处有人家... C他的嗓音很清亮..D 他挺实在..的,不会耍滑头8.下列句子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B ) (2 分)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9. 与“没有人不说杨兰不是好学生” 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C ) (2 分)A没有人说杨兰不是好学生 B没有人不说杨兰是好学生C人们都说杨兰不是好学生 D人们都说杨兰是好学生。
10. 下列句子中,只有一种句意的是( D) (2 分)A这一排教室都没有锁 B刘老师刚来,许多同学还不认识C我看见他太激动了 D我要炒肉丝,把油拿过来11.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2 分)~ 3 ~ A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B 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C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点好D 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12.选出与第一对词表示的关系最相似的一项6 分)(1)牙刷:刷牙()A颜色:图画B 肥皂:洗衣C布:纺织D飞机:降落(2)医生:病人()A爸爸:哥哥B 教养员:幼儿园C老师:学生D 朋友:邻居(3)信纸:信封()A鸟:小草B火车:铁轨C墨水:墨水瓶D袜子:帽子13.下面几个句子所表示的关系,按从亲密到疏远的顺序排列是()①爸爸和王叔叔的关系不一般②爸爸和王叔叔的关系很一般③爸爸和王叔叔的关系不很一般④爸爸和王叔叔的关系一般⑤爸爸和王叔叔的关系很不一般2 分)A⑤①④②③B⑤③①④②C⑤①④③②D⑤①③④②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54 分)1.下面句子末尾都有“啊”字,想一想音变的读法,并写出相应的字。
12 分)(1)天上的星星真多() !(2)他们两个长的多像()! (3)你在哪儿弄了一身油() ! (4)这方法不管用() !(5)到底出了什么事 () ! (6)月亮掉到水里了, 快来看() !2.阅读对联,将下列文学家填在相应的括号里5 分)文天祥范仲淹诸葛亮杜甫蒲松龄司马迁欧阳修屈原(1)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4 ~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4)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5)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3.请根据下面语段括号中的注释,写出相应的成语6 分)(1)老师严厉的问:“是谁打碎了玻璃?”教室里顿时(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2)看着床上重病中的儿子,旁边的母亲(想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她多么希望大夫马上就到,(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危的病人治好),把儿子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4.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8 分)旁征引博入木三分平淡无奇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平铺直叙短小精悍废话连篇连篇累牍言简意赅拖泥带水别具一格有血有肉言之无物文不对题断章取义(1) 形容文章刻画逼真。
() (2) 形容文章没有起伏 ()(3) 形容文章平平常常 () (4) 形容文章内容空洞 ()(5)形容文章废话太多 (6)形容文章文题不符7)形容文章不简洁 (8)形容文章引用错误5.写出下列成语中的历史人物 (15 分)大公无私()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程门立雪()负荆请罪()手不释卷()纸上谈兵()破釜沉舟()凿壁偷光()入木三分()洛阳纸贵()鞠躬尽瘁()十面埋伏()望梅止渴()七步成诗()6.请写出下面句子的类型 (8 分)(1)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 ()~ 5 ~ 姓名密封线(2)你是要到什么地方去呢?()(3)请你把作业送给老师 ()(4)植物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三.口语交际15 分)1.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家长会后,一位同学的家长好心地对小鸥的母亲说:“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 我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 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后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 “ ”说这话时, 他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1)上述文字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可改换为(2)联系上下文,补写出母亲说的话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然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 “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 》 ? ” 学 生 面 带 愧 色 , 却 不 失 幽 默 地 自 我 解 嘲 道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2)如果你是这位学生,你应该怎样自我解嘲?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智力测验~ 6 ~ ①电视台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准备拍完之后向全国 播放,他们带着摄像机和录音机,先到一个局,测验机关干部②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儿,问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 ?”③高压水银灯已经开亮, 摄像机也对着机关干部们的面孔轻摇,记者们举着好几根警棍样的拾音棒, 单等着谁一说话就捅到他的嘴边来,,①机关干部们看着黑板上的粉笔圆圈纳闷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②心中没底,不敢回答摄像机可是不停地来回摇,谁也不能回答吗?那太不像话啦 ,, 科员开始以的眼光看科长 ; 科长以的眼光看处长 ; 处长以他那擅长领会意图的眼光盯着局长 ; 局长用求救的眼光向秘书求援;美丽的女秘书今天可彻底懵了,③走过来跟局长咬耳朵,她忘记了正在录像局长听罢秘书的汇报, 才气呼呼地说:④“对不起,事先不打招呼,不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们的问题呢?”④电视台的同志们来到智力测验第二站----大学中文系的教室里。
灯光亮了,摄像和录音开始了, 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个粉笔圆圈儿,说:“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⑤冷场半分钟后, 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堂大笑, 纷纷叫嚷起来:⑥“这算是啥问题呀 ! 还要考我们大学生 ! ”⑦“太瞧不起人啦 ! 简直是开玩笑 ! ”⑧“只有傻瓜才回答你们的问题! ”⑨“别嚷了,他们还在录音呐! ”⑩初中生是第三组一位常考第一名的尖子生规规矩矩地带头举手,然后站起来,然后指着黑板上的圆圈答道: “这是一个零○11节目主持人问:“他答得对吗?”○12同学们齐声回答:“对 ! ”~ 7 ~ ○13主持人问:“还有别的答案吗 ?有没有第二种答案 ?大家好好想一想,, ”○14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敢站起来,⑤在座位上叫了一声:“欧!,, 英文字母的欧 ! ”○15班主任瞪了他一眼节目主持人赶紧说:⑥“他说得对呀,回答得很好 ! ”○16第四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 他们看了黑板上的粉笔圆圈后,一下子变得非常活跃,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问题:○17“是个月亮 ! ”○18“怎么是月亮呢 ! ”节目主持人高兴地问○19“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 ”○20“是乒乓球”○21“是烧饼 ! ”○22“是鸡蛋 ! ”○23“是李谷一的嘴巴——她唱歌呐! ”○24“不,这是老师的眼睛,发脾气啦! ”○25智力测验圆满结束。
⑧电视台正式播放这个节目的时候,给它加了个标题:人们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分)起哄.哄.骗调.皮调.查(2)第○4自然段的画线处应填的词语是:2 分)继续依旧还是连续理由是(3)第○1自然段中的加点词“别开生面”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8 ~ (4) 划线句○1属于描写,作用是(3分)(5) 划线句子○2是(A反问句 ;B疑问句;C设问句),理由是(3 分)(6)将于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D 处 4 分)求救请示习惯聪明A B C D 这一连串的眼光说明了(7) 划线句○3中的加点词强调了(2分(8)划线句○4中的“才”可以该成“就”吗?为什么?(2 分)(9)大学生们是骄傲的, 他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2 分)(10) 大学生们的话说明了(2分)(11)与划线句○5相照应的句子是说明了(4 分)(12)划线句○6中的“赶紧”不可以删去的理由是(2分)(13) 划线句○7的描写表明(2分)(14)一年级的孩子回答得对吗?为什么?(2 分)~ 9 ~ (15)对划线句○8该如何理解?( 2 分)(16)请你回答: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2 分)(17)本文揭示的中心是:(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