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题复习..pdf
16页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 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2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为了避免意外,在引燃红磷后应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3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 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4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5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它们充分反应, 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簧夹, 出现的现象是 ( )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6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 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 , 就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7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下图,则该操作说明 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8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
小明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发现有黑 色粉末被吸起来就“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 做 出结论 9 根据维生素 C能够使淀粉 - 碘溶液蓝色褪去的原理,应用下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 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 - 碘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果汁的滴数 10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 有磁性在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二、填空题 11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1) 呼出气 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 (3) 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 ; 12 (3 分)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 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 明火焰的(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1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 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 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 将足量的白磷(其化学性质与红磷相似, 40时就可以燃烧) 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 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处,然 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 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2) 实验中,在松开弹簧夹前,大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产生 (3)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约()处 A4mL刻度 B8mL刻度 C 12mL刻度 D 16mL刻度 14 (12分)同学们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 B的名称为 (2)装配 KClO3制备 O2的发生装置,上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3)图中的微型装置F 可用于实验室制备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装置,则 气体应从 (填选“ a”或“ b”)进入,滴壶中装的试剂是 (4)利用 H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加入试剂 的顺序是先加再加,气球的变化是 三、简答题 15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 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 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 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 16 (7 分)下面图示为常见气体制备、 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根据题目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 仪器 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用含少 量 CO2 杂质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 ),所选仪器的连 接顺序为: DBC 给装置 D加热前应该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气体,这样做的原因是: 装置 C的作用是 装置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充分反应后,若D装置减少 2.4 克,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克。
若 通 过 测 量 反 应前 、后 B 装置 的质 量 变 化 , 来 计 算 样 品 中 氧 化 铁 的 质 量 , 则 计 算 结果 将填“偏小”“偏大”“基本不影响”其中之一 )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 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OH ,那么 Na 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 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3 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可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没必要 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滴入 Na2CO3溶液,振荡, 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 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得出结论:CO3 2- 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 “其实 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 中存在 OH ” 你认为 Na 2CO3溶液中存在 OH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推断题(题型注释) 18 (6 分)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 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请填空: (1)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2)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B 无色溶液D C H2O 高温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还可能含有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 行测定。
实验设计: 甲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 于烧杯中,加入 20g 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 量得剩余固体 3g 乙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 于锥形瓶中,将 20g 该盐酸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利用测定产生二氧化碳 的体积( 20、标准大气压)计算盐酸浓度装置示意图如下: 数据处理: (1)请利用甲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乙组计算结果略小于甲组经过多次实验仍得到相同结果(忽略量筒引起的误差),可能的原因 是 20 (8 分)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1)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 ,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 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II 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色,A实验的作用 III 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g 的石灰石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22g,证明石灰石已 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2)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22g 气体, 结合上述数据计算: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过程写在答卷上 ----- 更多试题资料请关注明师题库(微号:mstiku)更多作文资料请关注明师作文(微号:mszuowen) !-----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很明显是设计实验,故选B 考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2D 【解析】 试题分析:A、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所以 A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