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资本主义分配(共51页).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876****10
  • 文档编号:209345396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2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第九章 资本主义分配资本主义分配第一节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第二节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三节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并使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 教学重点: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它们的本质与现象间的关系 资本和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它们的具体形态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因而,在西方经济学中也把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工资的现象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转化形式一、工资的现象与本质一、工资的现象与本质a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源泉和内在尺度,但本身没有价值;a“劳动是商品”这一命题带来的逻辑矛盾讨论:工资是不是“劳动的价格”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这一错觉的形成原因:(1)工人为资本家提供劳动这一现象,可以直观看到;(2)工人往往在劳动后得到报酬,劳动与报酬之间形成表面的因果联系;(3)劳动历来是工人谋生的手段;(4)工资数量的实际运动往往与劳动的数量相联系。

      如劳动时间、产量、技术的熟练程度 劳动力价值表现为工资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原始社会解体后的各个社会形态里,劳动者的劳动都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两部分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收入表现为工资,把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二、工资的形式及其变动aa基本形式:基本形式: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时间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按照标准质量的劳动成果的数量支付工资aa其他形式:其他形式:名义工资:是劳动者实际得到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劳动者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消费资料的数量绝对工资:工人得到的工资的绝对数额相对工资:在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数额所占的比例,它反映工资与利润的相对份额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资变动趋势 二次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工人工资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工人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又趋于下降aa变动趋势: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呈曲折上升趋势 习题: 纺纱厂月产棉纱1万斤投资的劳动资料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5年;每月消耗的劳动对象价值2万元;雇用工人60人,人均月工资80元;m100而本月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除劳动对象的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变化。

      试计算: 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本月企业获得的超额m是多少? 本月的m? 题解:1、 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 每月工人工资=80 60=4800元每月总产值=(1000+20000) c+4800v+(4800100%)m=306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30600/100003.06元2、 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斤,原料耗费为20000元 (1+50%)=30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200001.5)c4,800v(4,800100)m40,600元 当月社会价值15000斤3.06元=45,900元 3、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45900-40600=5300元 本月的m=4800+5300/4800=210.4%答:(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元;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商品价值 W = c+v+m新创造的价值成本价格成本价格 k kC C转移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mm 剩余价值劳动力自身价值V V= K + m= K + m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a1、成本价格(1)形成 (2)成本价格的意义 W=K+m ,成本价格规定了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成本价格的高低对企业竞争能力有重要影响; 成本价格歪曲了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a1、成本价格商品价值 W = c+v+m= K + m= K + mmm转变为成本价格转变为成本价格KK的产物的产物mm转变为全部预付转变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资本的产物实际耗费实际耗费利润利润P PW= K + mW= K + ma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形成K + PK + P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价值的真正来源m是V的增殖额,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a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 2)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aa3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利润率:预付总资本 P/C 88区别:区别:m m :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p p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内容不同数量不同m m p p 88联系:联系:“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利润率。

      马克思p p 为为mm 的转化形式的转化形式第一,剩余价值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约正比例正比例正比例正比例正正方向方向反方向反方向aa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同生产部门竞争 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 / 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 100% 100%平均利润平均利润= =预付资本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项目部门Cm商品价值利 润平均利润差额食品工业70301303020-10纺织工业802012020200机械工业90101101020+10合计2406036060600 从整个社会来看,剩余价值总量和利润总量是相等的可见,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在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作用下,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具体形式。

      举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举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V?、k?m?、p?|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各个部门所得的利润量与生产剩余价值不一致, 但整个社会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相等的 1、平均利润形成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瓜分的结果 3、 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平均利润形成的影响平均利润形成的影响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利润量与资本量有关利润量 剩余价值量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概念概念|区别区别: :与价值与价值 质: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有直接联系 量: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规律起作用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规律起作用公式:公式:W=k+pW=k+pW=c+v+m W=k+pW=c+v+m W=k+p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商品价值 W = c+v+m= K + P= K + P 生产价格生产价格= K + P= K + P= = K + mK + m生产价格的形成生产价格的形成举例:价值转化为市场价格举例:价值转化为市场价格 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个部门的商品都按统一的生产价格出售,各个部门的资本家获得了平均利润。

      在三个部门中,除纺织工业部门外,机械工业、食品工业部门的商品的生产价格都和价值不一致但这些部门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所以,生产价格与价值尽管有区别,但生产价格实质上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 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个别: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不等,全社会:总额相等个别:生产价格与价值不相等,全社会:总额相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意义意义 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价值规律与等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揭示了雇佣工人和资本家阶级的对立揭示了雇佣工人和资本家阶级的对立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资本主义地租1 1、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职能资本概念概念|形成形成必要性必要性:产业资本减少流通资本,增加生产资本,要求有专门从事销售的商业资本存在可能性:可能性: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条件:条件:商品销售成为商业投资者的独立业务,商业资本家必须有独立投资|性质性质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是产业资本的独立化部分。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 1、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效率 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生产资本 加速资本周转发展分工扩大生产|形式形式|职能职能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即商品资本的职能 |作用作用|活动活动 内容内容一是从事生产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活动二是从事商品的买和卖产生流通、消费、生产相脱节的暂时现象,造成某种社会损失流通领域进行的生产性活动真正的或纯粹的商业活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获得方式:买卖商品差价获得途径:商业店员剩余劳动真正来源:产业资本家让渡的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 2、商业利润的质和量、商业利润的质和量是m的转化形式,是商业资本家参加m分割的结果|概念概念|公式公式W=k + pW=k + p ( (产业利润)产业利润)+ h+ h(商业利润)(商业利润)P=MP=M / /产业资本总额产业资本总额+ +商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作为一种职能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商业资本按低于生产价格向产业资本购买商品,按生产价格买给消费者,两者差价是商业利润让渡量的界限主要受竞争和平均利润率规律制约2、商业利润的质和量 “因为产业资本的流通阶段,和生产一样,形成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所以在流通过程中独立地执行职能的资本,也必须和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一样,提供年平均利润。

      马克思 “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 马克思a 假定,在一年内整个社会产业资本是900,资本构成是720c180v,剩余价值率100,720c中的固定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到年终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720c180v180m1,080 ;a 再假定,社会总产品全部由商业资本销售,商业资本总数为100也就是说,商业资本经过1,080/100=10.8次周转,把价值为1,080的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那么,社会上全部资本的总数900(产业资本)100(商业资本)1,000 a 请问: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为多少? 平均利润率是多少?举例:商业利润的质和量举例:商业利润的质和量 由于商业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社会上的剩余价值总数仍然是180;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平均利润率180/(900+100)=18%这是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过程而形成的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举例:商业利润的质和量举例:商业利润的质和量 请问:产业资本得到的产业利润是多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