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测试卷2.doc
5页初三政治七年级综合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2×15﹦30)1.2014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该通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 B.司法保护 C.社会保护 D.家庭保护2.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公安部等部门将在2014年内推出未成年人监护行政监督与司法裁判的对接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法律程序剥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监护人的监护资格这一核心内容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的3.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几种情况,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文书必须在网上全面公布对这一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体现了对我国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说明了我国公民的个人隐私都受法律的保护 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监督权,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有利于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维护社会的公平A. B. C. D.4.为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学生营养工程的意见》,我市许多乡镇中小学校给学生免费提供牛奶、鸡蛋等营养膳食补助,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5.“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这句话表明,未成年人的生命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 D.自由权6、张某因索债无果而将债务人蒋某关在自己的家里张某的行为( )侵犯了蒋某的生命健康权 侵犯了蒋某的人身自由权 属于非法拘禁,应承担法律责任 依法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A. B. C. D.7、.初中生小军受到同学欺负,他向老师反映,但认为老师偏袒学习好的该同学;告诉家长,家长说,把学习搞好,其他少惹事感到自己受欺负得不到重视,最后他纠集同伴报复打人,并且抢走受害人的这一案例说明( )A.小军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B.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勇于保护自己C.自我保护不得危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D.对不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8.张某在抗暴力拆迁中,与开发商发生冲突,冲突中,张某失手重重伤一名强拆者,被人民法院判刑。
后来张某又获得了50万元的拆迁赔偿可见(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B.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张某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D.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敢于以暴制暴9、“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说明( )A、一万的力量比不上一千人的力量 B、人多力量大 C、千人同心易,万人同心难 D、团结的集体才能产生凝聚力、战斗力10、刘胜兰是一位91岁高龄的“五保”老人,17年来疾呼未尝肉味一件,没有添过一件新衣,可她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当选为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下列说法与材料表达的主旨相符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D、授人玫瑰手留余香11.如果遇到漫画中的情景,下列从道德角度来劝说吸烟者,恰当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平等待人,宽容他人C. 珍惜权利,履行义务 D. 珍爱生命,重视健康12、2014年春季开学以来,南通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了校园安全教育活动这项专项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有利于保护中小学生的 ( )A、学校保护、受教育权 B、学校保护 、生命健康权 C、社会保护、人格尊严权D、社会保护、人身自由权13、跳楼身亡的姜某,在身前的博客中,记载了丈夫王某的一些不良行为。
姜某死后,网友在口诛笔伐的同时,启动了“人肉搜索”,王某大量的个人隐私被传到网上,网友的行为( ) A、是匡扶正义的行为 B、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C、明辨了是非与善恶 D、破坏了国家的网络安全14、2014年5月31日,一名男子在中巴上突然持刀行凶江西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在被砍伤的情况下,仍勇敢与歹徒搏斗,最终夺下歹徒手中的菜刀,保护了其他30多名乘客6月9日,江西省综治委决定,授予柳艳兵“江西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这表明( )A、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B、公民履行义务就能获得荣誉C、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我国法律赋予公民保护名誉的权利15、为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100%实现量化分级管理,南通市食药监和教育部门联合对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等级评定这是对学生进行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二、非选择题16.吸烟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某校九年级(1)班成立“还清新环境”课题组,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结合下列活动中的几个片断,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参与探究片段1】课题组通过网络查阅到: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要求1) 教育部颁布校园“禁烟令”主要依据有哪些?(4分)【片段2】《控烟条例》开始执法处罚的第一天,课题组成员随执法人员和记者来到某小商品市场一男子吸烟被执法人员处以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该男子非常介意被拍照曝光,见记者不讲情面,抢夺记者的摄像机2) 说明材料中执法人员和记者行为的正当性4分)【片段3】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12.83%的学生觉得吸烟比较“酷”;某市城管负责人表示,尽管《控烟条例》规定:销售者应当在“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一天”,但条例中并没相应罚则;23.2%的人知晓吸烟会导致中风、心脏病和肺癌;很多市民表示对吸烟者“敢怒不敢言”3)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打造无烟清新环境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17、某市明确规定校园周围50米范围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2014年3月18日,学校附近的一家商铺开张营业,燃放了大量的烟花爆竹,炮仗头差点飞到正在上学途中的小磊身上小磊很气愤,想投诉。
对此,小燕和小磊的对话如下:有什么投诉的,一点宽容心都没有小燕小磊应该投诉,因为……,请把小磊的话补充完整4分)18、自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看了那本“小黄书”后,小磊就整日沉浸在书中荒诞离奇的情节里刚开始,他也指导这样不好,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他渐渐厌学,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大家在集体活动中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小磊开始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快乐,很快结识到一些新“朋友”在朋友的开导下,他开始旷课、夜不归宿;为了能有足够的钱上网,他开始向年级的同学敲诈勒索;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他开始吃“摇头丸”他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劝说置若罔闻,越陷越深,最后发展到为了筹集毒资而持刀抢劫,被法院依法逮捕事后,小磊在日记中写道:对于不良诱惑,如果第一次没有拒绝,第二次则更不容易拒绝:只有做到坚决拒绝第一次才能避免第二次、第三次才能避免无限的悔恨请结合小磊的行为演变过程,请谈谈如何做到坚决拒绝“第一次”?答 案1-5 CDBBC 6-10 BCBDD 11-15 ABBAC16.(1)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容易受到侵害;(1分)在校园里吸烟,不利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远离不良嗜好,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分)“禁烟令”体现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有利于以其法规的强制性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分)(2)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忠于职守;(1分)维护正义(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1分)记者:对违法行为进行新闻监督;(1分)宽容不能丧失原则1分)(3)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自觉杜绝不良嗜好、不盲目从众;(1分)国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1分)加强对吸烟有害的宣传,增强人们的珍爱生命的意识;(1分)作为社会成员,要积极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发现吸烟、递烟等现象及时劝阻1分)17、因为宽容是有原则的1分)商铺行为已经违反了有关规定,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1分)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1分)投诉不法行为是公民关心社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体现1分)18、(1)学会正确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2)学会抵制不良诱惑,谨慎交友3)树立崇高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4)增强自控能力(5)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融入 集体(6)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7)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