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德堡半球实验.doc
4页实验目的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模型实验原理当马德堡半球中空气抽出后,在外部大气压强作用下,球很难被拉开实验作用1 .落实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教学理念2 .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实验拓展1 .大气压强很大,设计实验测量大气压强2 .大气压的五种变化( 1)大气压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气体的密度 ;二是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在地球表面随地势的升高,地球对大气层气体分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空气分子的密度减小;同时大气的温度也降低所以在地球表面,随地势高度的增加,大气压的数值是逐渐减小的如果把大气层的空气看成理想气体,我们可以推得近似反映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的公式如下:p=p0eμ gh/RT(μ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p0 为地球表面处的大气压值, g 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R 为普适气体恒量, T 为大气热力学温度, h 为气柱高度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大气温度变化这一次要因素的影响时,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 h 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减小,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在 2km 以内,大气压值可近似认为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在 2km 以外,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渐缓。
所以过去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介绍:在海拔 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 12 米,大气压降低 1 毫米汞柱 2)大气压随地理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大气层里的成份,变化比较大的就是水汽人们把含水汽比较多的空气叫 “湿空气 ”,把含水汽较少的空气叫 “干空气 ”有些人直觉地认为湿空气比干空气重,这是不正确的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66 ,而水气的分子量只有 18.106 ,所以含有较多水汽的湿空气的密度要比干空气小即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干空气的压强比湿空气的压强大在地球表面,由赤道到两极,随地理纬度的增加,一方面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极地半径的减小,地球对大气的吸引力逐渐增大,空气密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两极地区温度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汽较少,可近似看成干空气,所以由赤道向两极,随地理纬度增加,大气压总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 (因气候等因素影响,局部某处的大气压值变化可能不遵循这一规律 ) 3)大气压的日变化对于同一地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地面的大气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这叫大气压的日变化一天中,地球表面的大气压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 9~ 10 时最低值出现在 15 ~ 16 时导致大气压日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大气的运动;二是大气温度的变化;三是大气湿度的变化日出以后,地面开始积累热量,同时地面将部分热量输送给大气,大气也不断地积累热量,其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当温度升高后,大气逐渐向高空做上升辐散运动,在下午 15 ~ 16 时,大气上升辐散运动的速度达最大值,同时大气的湿度也达较大值,由于此二因素的影响,导致一天中此时的大气压最低 16 时以后,大气温度逐渐降低,其湿度减小,向上的辐散运动减弱,大气压值开始升高;进入夜晚;大气变冷开始向地面辐合下降,在上午 9~ 10 时,大气辐合下降压缩到最大程度,空气密度最大,此时的大气压是一天中的最高值 4)大气压的年变化同一地区,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时间其大气压的值也有所不同这叫大气压的年变化大气压的年变化,具体又分为三种类型,即大陆型、海洋型和高山型其中海洋型大气压的年变化刚好与大陆型的相反通常所说的 “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 ”,指的就是大陆型大气压的年变化规律下面对此略做分析 (另外两种情况不做讨论 )由于大气处于地球周围一个开放没有具体疆界的空间之内,这就使它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有着很多区别夏天,大陆中的气温比海洋上高,大气的湿度也比较大 (相对冬天而言 ),这样大陆上的空气不断向海洋上扩散,导致其压强减小。
到了冬天,大陆上气温比海洋上低,大陆上的空气湿度也较夏天小,这样海洋上的空气就向大陆上扩散,使大陆上的气压升高这就是大陆上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的原因 (大气温度也是影响大气压的一个因素,但在这里决定大气压变化的因素不是气温,而是大气的流动及大气的密度 ) 5)大气压随气候的变化大气压随气候变化的情况比较多,但最为典型的就是晴天与阴天大气压的变化有句谚语叫气压比阴天高 ”,反映的就是大气压的这一变化规律“晴天的大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中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阴天时,云层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 “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向外扩散,使空气的密度减小,同时阴天地区大气的湿度比较大,也使大气的密度减小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实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