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四季的更替学案教案-2页.pdf
2页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编写:刘龙华审核:陆其勇第四课时四季的更替教学要求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难点)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绘图并说明不同日期的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注出南北极点、昼夜(阴影)半球1、春秋分日: (1)全球昼夜;(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2、夏至日: (1)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3、冬至日: (1)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向递减二)学习知识四、四季的更替1、阅读 P18教材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上两节所学分析完成: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和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更替2、阅读 P18教材第二自然段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完成下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四季状况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小结: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
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就形成了四季3、阅读 P1819“知识窗”内容,结合图1 311“四季的划分” ,思考:(1)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即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转过 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太阳高度最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太阳高度最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 同 的 是 , 在 具 体 的 划 分 时 间 上 有 先 有 后 我 国 以 二 十 四 节 气 中的、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2)气候四季是如何划分的气候四季: 春,夏,秋, 冬4、读 P19图 13 12“五带的划分” ,结合前面所学完成:(1)填充下表:(2)讨论分析:五带的划分与黄赤交角有什么关系呢归纳五带的划分范围以黄赤交角的大小为依据目前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是的,而南、北极圈的度数正好是回归线度数( 黄赤交角 ) 的。
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五带的范围也会随之变化若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寒带均会变,温带会增;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寒带都将变,温带就变了练习巩固构建知识网络:项目五带分布范围阳光直射情况极昼极夜情况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公转地球自转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纬度变化变化反映日照时间长短反映太阳辐射强弱时间上:产生四季空间上:产生五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