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编号博物馆及馆藏文物讲解词.pdf
14页博物馆及馆藏文物解说词 一、总体概况一、总体概况 泗县博物馆位于县政府广场南侧,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 6254 平 方米一层为大厅、画像石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为泗县古代历史文明 陈列;三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泗州戏介绍和中国古鞋博物馆 泗县博物馆建于 2008 年,2015 年开始布展,它是一个集文物收藏、陈 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二、馆内展陈情况介绍二、馆内展陈情况介绍 一楼:画像石及重要碑刻展区一楼:画像石及重要碑刻展区 主要展示1997年泗县屏山镇洼张山汉墓和2013年大庄镇街南村汉 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和泗县历史上遗留下来及近年出土的重要碑 刻洼张山位于泗县屏山镇沟赵村1997 年 12 月沟赵村农民赵光怀在 洼张山西南坡拓荒时发现一根刻有花纹的石梁,疑是古墓,就报 告县文物所,县文物所逐级上报到地区、省文物局省文物局派员现 场勘查并进行抢救性发掘 古墓坐西面东长 14 米, 由墓道、 前室、 天井和墓室组成, 砖石结构、 拱形墓顶已坍塌,被盗只发现少量陶器、鎏金铜器、漆器残片,墓 主骸骨已腐朽、移位、性别难辨出土画像石 62 块,经专家认定该墓 葬于东汉时期,墓主为列侯贵族或大官僚,具体姓名身份无法考证。
当地称洼张山为秦山,山西有村庄名叫秦圩子,该村并无秦姓民间 传说该墓为小秦王墓,当是汉代秦王至于是哪代秦王,无法考证, 当地传说恐绝非空穴来风该墓出土的六十二块画像石,内容涉及人 物、动物、花鸟、兵器等图案有车马图、狩猎图、劳作图、瑞兽图、 迎宾图、铺首衔环图、 (1.铺首衔环出现在商代,汉代的陶器、青铜器 以及画像石、墓门及棺椁上均有出现2.铺首所衔之环为门环,是用 来开关大门和扣门的 )朝拜图、百戏图、密戏图、歌舞娱乐图等等 画像石尺幅巨大、数量多、全国少见从工艺上看,每块石头都打磨 光滑,雕刻精细有浅浮雕、阴线雕,线条流畅,人物、动物姿态纷呈、 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大庄汉墓为西汉晚期墓葬出土于 2013 年 底,位置在大庄镇街南村南 200 米处,出土画像石现存 6 块,为墓葬 外廓画像石尺幅巨大,内容涉及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有农耕、车 马出行、狩猎、驯兽、歌舞、斗鸡、杂技、餐饮、龙虎、朱雀等工 艺为阴线雕刻,线条粗放,手法写意这两个墓葬画像石的出土,深 刻地再现了汉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充分说明早在汉代泗县绘画雕刻艺 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研究泗县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佐 证。
特别是大庄汉墓出土的画像石,杂技、驯兽表演,说明至少在汉 代就有马戏表演,为宿州马戏之乡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画像石厅陈列 展示画像精品三十余块另外还有北宋、明清重要碑刻若干块文物 工艺价值都很高画像石厅是博物馆重要的精品展厅之一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以孝治天下”是汉朝的立国之本两汉时期,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如孝文帝、孝 武帝、孝惠帝等 汉代的丧葬习俗特点主要是厚葬、视死如生、墓祭之风视死如生 就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灵魂不灭的观念在墓室的型制和结构上,尽量 模仿活人住宅,有前室、中室、后室及侧室、耳室分别安放棺椁、 生活用品、用于“出行”的车马器等,有的甚至还有厨房和厕所等 在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应有尽有,几乎包括了衣、食、住、行、用各 个方面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庙阙等建筑上雕刻 画像的建筑构石 中国发现画像石的地域很广,分布区域主要有四个中心 : 一是河南 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 晋西北区此外,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发现 ) 二楼:泗县古代历史文明陈列二楼:泗县古代历史文明陈列 泗县古代历史文明陈列展示区, 主要介绍泗县古代文明, 历史故事、 机构沿革。
展示历年出土的各种文物 古代文明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 (一)史前文明:主要介绍三部分(一)史前文明:主要介绍三部分 一是淮河古象一是淮河古象 远古时期,泗县气候温暖湿润、草木繁盛,属亚热带气候,适宜大 象生存因而在泗县大地上生长着一种体型硕大,身无长毛,门齿向 内弯曲,臼齿带有菱形花纹的大象因为这种大象主要生活在淮河流 域近年来在淮河流域发现也比较集中,因此专家命名为淮河古菱齿 象这种古象主要生活在 520 万年前由于气候变迁,环境突变 在数万年前像恐龙一样蹊跷灭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泗县屏山镇 中苏村、丁湖镇刘圩村沱湖边水利工地曾分别出土两根古淮河象象牙 化石一根长 3.75 米,一根长 2.15 米尤其是 3.75 米那根,曾轰动 一时媒体争相报道2009 年中央电视台四套,走进宿州栏目组,曾对 该象牙化石,进行深入调查走访报道专家介绍该象牙化石,为目前 最大的象牙化石之一 二是新石器遗址二是新石器遗址 泗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居住通过田野调查发 现,泗县有新石器晚期遗址十七处,大部分集中在泗县南部,草沟镇 沱河沿岸地区佘家台、杨家台遗址为其典型代表上个世纪这些遗 址曾出土大量石刀、石斧、骨针、鹿角、陶片等新石器时代文物。
该 展区对泗县新石器遗址分布,出土文物进行介绍和展示 三是下草湾人三是下草湾人 历史上的泗县古称泗州、虹县其疆域直达洪泽湖边淮河北岸解 放初期,专家在泗县东部淮河北岸的下草湾(1949 年划归江苏泗洪县) 发现古人类化石,定名为晚期智能人---下草湾人这说明泗县历史上 曾是淮河流域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部分展示了下草湾人的生活 场景 (二)夏商周时期文明(二)夏商周时期文明 主要介绍古徐国的历史和徐偃王的故事 展示泗县出土的商代西周 文物 商代中后期至西周, 在山东南部, 苏皖北部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强大 的诸侯国---徐国徐国是东夷的代表存在时间长达 1600 多年西 周周穆王时期,徐国统治中心南移至淮泗地区、建都徐城,位置在原 泗县东部洪泽湖西岸, 现属江苏泗洪县 当时徐国第 32 代国君徐偃王-- -嬴诞,实行仁义治国,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国力强盛八方诸侯来朝 者达三十六国之多周穆王恐徐国日盛危及周朝统治,以徐国“僭越” 称王, 违规建城为由派兵伐徐, 杀徐偃王 徐偃王死后, 因其深得民心, 周天子仍叫徐偃王儿子嬴宗继续管理徐国,又传了十一世到周敬王 时,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偃王是徐国文明史的奠基者代表人物和领袖。
他是中国人工运河的鼻祖,他的许多故事至今仍在淮泗地区流传 (三)秦汉、南北朝时期文明(三)秦汉、南北朝时期文明 秦汉是泗县县级建制的开始, 秦在泗县设僮县, 现有僮城遗址为证 楚汉相争时泗县为垓下大战战场外围,霸王城为项羽屯兵处汉王台、 皇姑堆、戚姬庙、阴陵山、枯河头等都是与楚汉相关的历史遗迹汉 高祖刘邦妃子戚夫人乃泗县长沟镇戚庙人,其墓遗迹尚存西汉时泗 县建县曰夏邱、红阳、虹县、僮县、归思、贡县等,虽不断交叠,但 县级机构建制始终基本延续 南北朝时期是泗县经济较为发达时期之一, 此时泗县人才辈出, 如 刘宋孝穆皇后赵安、大将军赵伦之、名宦王广之、刘巘、刘休、刘琎、 刘奚之、名臣朱买臣等,在此部分对泗县诸多名人进行介绍泗县是 汉文化发祥地之一,遍地都是汉代文物、馆藏汉代文物达数百件之多 该部分对大量汉代文物进行了展示 (四)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文明(四)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文明 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文明部分, 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隋到元 泗县机构沿革,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及泗县段的情况,著名古代建筑 释迦寺情况,同时陈列展示隋唐五代宋元文物及大运河出土文物 唐代以后泗县属泗州宿州交替管辖,时而属泗,时而属宿。
究竟 什么时候属泗州,什么时候属宿州;灵璧曾是泗县的一个镇,究竟什 么时间升为县从泗县划出去;金元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泗县属哪里管 辖?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一展区找到答案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穿泗县城而过,隋唐、北宋时期,泗县跨汴控淮 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水路交通必经之地隋炀帝下扬州途经泗县, 至今仍留下许多褒贬不一、脍炙人口的故事隋唐运河泗县段是整个 通济渠保存最为原始,至今仍发挥排涝灌溉功能的河段,也是整个运 河申遗的重要节点之一如今的大运河泗县段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并被建成沿河公园,成为重要的旅游好去处 释迦寺始建于北宋时期, 原名寿圣寺, 明太祖朱元璋将其更名为释 迦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释迦牟尼命名的寺院之一,在这里曾发生 过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 (五)明清时期文明(五)明清时期文明 主要介绍泗州迁虹、裁虹为泗的过程,明清时期泗县籍历史名人, 乡贤乡宦、武将、进士、举人、历代县令等等,展示明清时期泗县历 史文物 古泗州城原在隋唐运河下游洪泽湖西南角,淮河北岸,通江达海, 水路运输十分发达,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 东南一大都会它始建于北周,兴盛于唐宋清康熙十九年(1680 年) 夏秋之交,黄淮流域连降大雨,泗州城一带,暴雨七十多天,洪泽湖 水位高涨,再加上黄河水夺淮入海,泗州城没入水底。
这就是民间传 说水母娘娘沉泗州故事的由来泗州城没入水底后,泗州寄治于 盱眙 九十年后的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 , 安徽巡抚闵鄂元奏请朝廷, 将原属凤阳府管辖的虹县划归泗州,将泗州移治虹县,虹县改为泗州, 升为直隶州泗县称泗州由此而得名古泗州沉于洪泽湖底 300 年后, 到文革时期,由于干旱湖水下降,古泗州城部分露出水面被发现,现 已被开发为明祖陵景区因而古泗州城又称东方的庞贝古城 元朝末年, 民不聊生, 官逼民反 泗县大营人邓顺兴, 儿子邓友隆、 邓友德率众起义,后邓顺兴、邓友隆战死,邓友德率众万余人投奔朱 元璋朱元璋赐名邓愈邓愈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邓顺兴死后被朱 元璋封为卫国公,邓愈死后被追封为宁河王 (征讨吐蕃反抗势力,在 班师回朝途中生病去世,享年 40 岁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 亲迎灵柩祭奠,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朱元璋还亲自为他 选择墓地,将邓愈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山上 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猎并命人将邓愈的功绩写入洪武(明太祖 朱元璋的年号)功臣录 )同时被封的还有泗县人越国公胡大海、高 阳候韩成、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唐铎等人泗县人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 下汗马功劳。
三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鞋展区三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鞋展区 (一)非遗记忆展区 主要介绍泗县书画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总体情况 ; 著名书画家、文学 家;省级以上书画、文学、诗词等各类学会会员名单;民间传说民俗 节令;各种技艺、风味名吃等展示古代、近现代名人名家书画文学 作品及剪纸、刺绣、皮影、篆刻、雕塑等代表作品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 介绍泗州戏的起源发展过程,名人名剧,泗州戏剧团演变,人事更 迭,泗州戏艺术特色等展示泗州戏服装道具、器乐、传统剧本,获 奖奖杯、奖状、人物造型等 (三)中国古鞋博物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泗县药物布鞋曾驰名全国, 产品远销欧美等地 当时布鞋厂在上海著名古鞋收藏家骆崇骐的支持下,经省文物局、省 轻工厅批准,国家文物局备案,办起了中国古鞋博物馆也是当时中 国唯一一家国字号的古鞋博物馆古鞋博物馆曾轰动一时,招揽了数 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后来由于鞋厂改制古鞋博物馆停止游客接待 新的县博物馆建成后,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将原来鞋厂的古鞋博 物馆搬到新博物馆进行重新布展新的中国古鞋博物馆,通过大量的 实物和图片资料,借助声光电雕塑等现代化手段,展示了鞋子的起源, 名称、分类、发展过程,制作工艺,历代鞋饰的特点等。
充满知识性 和趣味性,是泗县博物馆富有特色的亮点展区之一 泗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一千余件, 二三级文物一百多件, 另还有数百 件文物没有鉴定,其中不乏精品现选取少部分介绍如下: 一、汉画像石一组一、汉画像石一组 汉画像石是一种石刻绘画, 它寻在于石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