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石油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条件.doc
18页西南石油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发布单位:人事处 发布时间:2009-06-17 点击数:2680 (试 行) 校人字【2009】7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及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教育部、四川省有关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申报条件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岗位需要出发,通过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使我校评审工作与岗位聘任制度相衔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第三条 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坚持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依据,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导教师积极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第四条 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忠于职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注重工作业绩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要在全面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及工作表现、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突出考核其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第五条 本办法所涉及的评审对象为:从事高校教学及科研、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实验技术、图书资料及档案、出版、编辑、卫生技术、会计、审计、科技开发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是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具有相应的学历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资历和业绩第七条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的规定,高校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结合,学校有相应空缺岗位和工作需要才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现从事岗位对应的职务系列申报和晋升单位推荐时须明确每位被推荐人的申报系列和学科,并在评审过程中始终按所申报系列和学科评审,不允许跨系列或学科申报评审第二章 基本条件第八条 基本素质要求(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忠于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团结合作,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声誉;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三)必须具备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及所在单位安排的相应工作,任现职以来每年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四)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延迟申报:1、任期内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申报;任期内受记过处分者,延迟2年申报2、任期内有严重教学事故者,延迟1年申报;任期内有重大教学事故者,延迟2年申报;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教师,在申报职称时,如近三年70%课程的学生评教分值在全校后20%,延迟1年申报。
3、谎报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外,延迟2年申报4、任期内年度考核不合格或未达到称职者,顺延申报五)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六)对年度考核获得过优秀者以及获得过校级及以上教学奖励者,相近条件下优先推荐晋升第九条 学历条件申报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具备国民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历学位应符合以下具体条件:(一)申报高校教师和研究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最低学历必须为本科并取得学士学位二)申报高校教师和研究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对从事体育和外语教学的教师申报高校教师中级职务暂不具备该条件的,给予两年过渡期,从2011年起严格按本学历要求执行三)1969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申报高校教师和研究系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四)本校有博士授予权(点)的学科和专业,1969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申报正高专业技术职务须具有博士学位五)申报高校教师和科研以外系列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69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申报高校教师和科研以外系列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69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
六)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方式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结合方式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其学历学位亦应达到上述相应的学历学位要求七)不符合上述条件者按照破格条件申报第十条 外语水平要求(一)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者,应参加由四川省人事厅组织的全国专业技术职务外语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系列要求的合格证书申报高校教师和研究系列的正、副高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外语A级考试;申报中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外语B级考试申报其他系列专业技术高级职务(含有正、副高之分的系列)参加专业技术职务外语B级考试;申报中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外语C级考试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免专业技术职务外语等级考试:1、申报各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2、取得硕士学位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取得博士学位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无正、副高之分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参加国家组织的英语六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或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30分及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4、在非涉外岗位工作,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时距国家法定退(离)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含符合国家和省政府有特殊规定的人员)5、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或任现职以来经组织批准出国进修1年及以上。
6、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资深翻译资格;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一级口译、笔译翻译资格,晋升副高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二级口译、笔译翻译资格,晋升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三级口译、笔译翻译资格,评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7、公开发表的译文达到三万汉字及以上(教师、科研系列须达到四万汉字及以上)的;公开发表的译文达到一万汉字及以上,晋升中级职称的凡译文作者均须对本人所译文章作出文责自负的郑重承诺,并同时提交刊物出版机构出具的证明与正式出版物8、取得外语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有第二外语要求的9、在本行业、本地区作出重要贡献,并获得部、省级及以上表彰的(指政治荣誉奖,不含科研获奖,如科技进步奖)第十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一)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者,应参加由四川省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申报高校教师、科研、工程系列高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A级考试;申报中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B级考试;申报初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C级考试。
申报其他系列高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B级考试;申报中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C级考试;申报初级职务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D级考试二)下列人员可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相应等级的考试1、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者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A级考试;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者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B级考试;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者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C级考试2、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者,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A级考试;程序员级考试合格者,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B级考试;初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者,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C级考试3、初定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研究生,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4、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者,免予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第十二条 申报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第十三条 符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所必须的任职年限要求第十四条 破格申报是指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不满规定年限(破资历)提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但最多提前两年;或已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限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学历、学位(破学历、学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或不按规定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而直接跨级申报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直升)。
第三章 教学、研究系列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第十五条 教学科研工作总体要求(一)对本学科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知识,能分析和把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发展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或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二)在教学工作方面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研究及其成果突出;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过较高学术价值或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发表、出版过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著作或教材三)能站在本学科的前沿,积极进行本学科教学改革,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指导研究生或青年教师取得较好成绩四)在教学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作为一个固定的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为该团队做出较大贡献,并积极进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带动作用第十六条 申报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具体条件(一)主讲两门及以上本(专)科或研究生课程,近五年每年至少为本(专)科生独立主讲一门课程(至少32学时,不含实习、毕业论文指导)二)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含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应在300学时以上三)作为导师至少指导过一届硕士研究生(非硕士点不作要求);应有指导青年教师的经历。
目前长期在南充担任基础课的教师可不作指导研究生要求,但必须至少指导青年教师2人四)任现职以来主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改革项目至少3项(至少1项已经结题),其中至少1项为第一负责人五)教学科研成果具体要求1、A类自然科学学科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学生评教评价良好,任现职以来至少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奖励或表彰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至少1篇;任现职以来在三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6篇,其中在二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2篇2010年开始执行以下标准:任现职以来在三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6篇,其中在二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3篇、且至少1篇为一类期刊论文2)学生评教评价良好,任现职以来至少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奖励或表彰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至少1篇;任现职以来在三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4篇,其中在二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2篇2010年开始执行以下标准:任现职以来在三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4篇,其中在二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3篇、且至少1篇为一类期刊论文。
同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①主编或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本人撰写4万字以上②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③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科技成果)奖或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有证书)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科技成果)奖或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前3名)⑤参与国家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包括质量工程项目)(有证书)⑥参与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包括质量工程项目)(排名前3名)⑦获授权发明专利至少1项(排名前3名)⑧主编或副主编的教材获省级及以上教材奖⑨作为指导教师(排名前3)指导的学生获得各专业领域全国性竞赛前3名(或全国性奖励二等奖及以上)2、B类自然科学学科、A类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学生评教评价良好,任现职以来至少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奖励或表彰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至少1篇;任现职以来在三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6篇,其中在二类期刊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至少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