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措施.docx
5页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措施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 板的同时,还必须立足农业供给侧改革的 “需求导向”,释放新的 金融供给,将新的供给置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格局中 ,实现从 供给领先型向需求追随型转变基于这一思路 ,金融支持农业供 给侧改革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首先,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金融供给的宗旨是要使 每一家银行机构都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形成错位经营和协调发展因此,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布局,要“有进有退” 避免出现机构多、效能低的怪圈要大胆地对规模小、经营差、 无特色、只存不贷,占用大量市场资源的金融机构实施退出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开发性金 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各银行机构要明确 自身的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经营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 机构应持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等中长 期信贷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要积极探索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将吸收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支持 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村重要产业项目、重点企业给予更大的支持 邮政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 继续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紧随政策变化,调整传统信贷模 式,给予农业供给侧改革更大的金融支持其次,金融供给要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主线重点施策一是要聚焦农业“三去一补”和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金融需求当前我国玉米等农产品库存高企,销售不畅,国内外价格倒挂,调减玉米种植是现阶段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产品结构的导向 2016年全国调减玉米种植 3000万亩,辽宁省调减了 236万亩,今年还 将继续调减120万亩因此,银行在信贷投向上就要有所考虑, 要注重信贷资金从投量到投向的转变 ,按照“稳粮、优经、扩饲” 的要求,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支持玉米种植调减后,玉米饲料加 工、农户改种大豆、小杂粮等其他优质产品的金融需求二是要聚焦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方式转型,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 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增加金融供给积极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设施建设、无公害绿 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资 金支持要重点满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持续增 加农业产业绿色供给,促进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 是要聚焦农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要围绕国家产业导向 ,调整和优化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结构,逐步退出“两高一剩”的传统 行业以及产能过剩的产业领域,重点投向新型产业、科技产业及《中国制造2015»的重点领域,持续增加中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对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背景下 ,尤 其要对2017年本地新建、续建项目及高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 , 要特别予以重点扶持从东港市中小微企业现状看 ,一方面要着 力支持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另一方 面要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四是要聚焦农村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需求农 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支持必不可少,而且要主动参与增加供给东 港市前阳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镇 ,正在快速推进试点建设,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要主动作为,增加对城镇化能源、供 水、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 ,住房、教育、就业、 医疗、养老等城镇公共服务建设及 “美丽乡村”建设的信贷投入,拓展金融供给的空间。
五是要聚焦农村金融消费的需求随 着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村消费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农 村消费金融需求潜力巨大银行机构要面向农村居民购买电脑、 空调、热水器、冰箱、、汽车、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等消费 需求的增长,尝试开发针对农村消费的金融产品 ,增加农村消费金融供给,打造农村金融消费的升级板再次,创新金融产品和供给方式,提升金融支持农业供 给侧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一是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把 金融服务链条延伸到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集群 ,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产后转化增值、 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转变 ,弁根据条件引入政府机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农业产业化组织等 ,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积极提供产业链、供应链、商业圈融资服务二 是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村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银行业机 构要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特点,主动适应农业产业不同客户群 体的金融需求,通过细分农村客户市场,增强信贷产品的适配能 力,可按照做简低端、做大中端、做强高端的原则进行分层服务, 积极开展农户贷款、涉农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涉 农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创新。
三是创新简便易行的 抵押担保方式要大力推进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创新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创新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积极推广厂房设备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农 产品收益权质押、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农业技术专利质押, 探索开办农业补贴资金质押贷款要在龙头企业中推广“企业 + 农户”的担保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涉农担保公司 ,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完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补偿基金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搭建统一的抵押登记流转平台,培育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加快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要建立保险与信贷联动机制 ,加强 银保、银社、银企、银银合作,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满足农村 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最后,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机制建设 ,大力推广普惠金融,实施精准扶贫一是银行业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 “三农”、小微企业和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供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 持相结合,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搭建“互联网+普惠金融” 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大科技运用、增加自助机 具等手段,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要建立普惠金融长期发 展战略,加强银行业机构普惠金融服务的考核平估 ,找准普惠金融服务的短板,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
二是坚持金融精准扶 贫要坚持金融扶贫“四单原则”,即“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 贫机构机制、单独考核扶贫绩效、单独研发扶贫金融产品” O扶贫要锁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帮助弱势群体提升脱贫的造血功能 努力构建扶贫金融商业可持续机制,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享受金 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