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化工流程题答题的必备知识: (精选可编辑).docx
4页一、无机化工流程题答题的必备知识:(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①研磨、粉碎;搅拌、振荡;逆流、沸腾炉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溶解速率),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溶解浸出率)②加水溶解;加酸溶解;加碱溶解;有机溶剂溶解 目的——使可溶性金属(非金属)离子(或有机物)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补充: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 加快浸出速率的方法: 搅拌;固体的粉碎;增大溶液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等 注意:多次溶浸或延长溶浸时间只提高浸出率不能提高浸出速率③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④煅烧、焙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2) 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①调pH值除杂a. 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1)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2)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CO3、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②加入试剂除杂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或使某物质受热分解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氏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受热易分解,温度不能太高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控制压强:改变速率,影响平衡⑥使用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⑦趁热过滤:防止某些物质降温时析出⑧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⑨用有机溶剂洗涤的优点:a、减少目标物的溶解损耗(一般用75%的乙醇)b、增加有机杂质的溶解量c、由于有机溶剂易挥发,能使晶体快速干燥(3) 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①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KNO3)和带结晶水的(CuSO4.5H2O)物质③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或含有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的分离。
④重结晶(重复冷却结晶)(4) 找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要点a在流程中加入的物质,在后续步骤中会生产的可以循环利用(滤液、滤渣);b养成在流程上写出每一步的物质的习惯;c可逆反应往往有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d析出晶体过滤后的母液中5)物质多次循环后的不利影响一般有哪些? 离子浓度增大,会产生沉淀或析出晶体,引入杂质二、 提高得分:规范,细节,技巧(1) 文字叙述类的题目要规范解答,防止出现因叙述不严谨导致的失分,如:①如何洗涤沉淀:过滤后继续向漏斗中加溶剂(冰水、乙醇、水)至没过沉淀,待溶剂流下之后,重复操作2~3次②如何证明沉淀完全:如向含XX 的溶液中加XX(如BaCl2)溶液,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③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XX(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④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注意“蒸发浓缩”后,是“冷却结晶”还是“趁热过滤”,结晶→过滤→洗涤→干燥⑤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能式的回答是不正确的2)认真审题,不要因审题不细致而失分,如:①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②填“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③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④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等⑤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 箭头”“====”“ 可逆符号”“↑”“↓”等 一、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①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 搅拌;固体的研磨(或粉碎);增大溶液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等②溶解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酸(碱)浸:在酸(碱)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更多转化)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使有机物灼烧分解④ 除金属表面油污:用Na2CO3溶液洗涤二、 核心反应阶段的常见考点①基本理论:复分解原理制备相对难溶物质、氧化还原反应②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双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③计算④提取信息点三、 杂质分离阶段的常见考点①调pH值除杂如:氧化Fe2+成Fe3+ ,再调节pH值,使Fe3+沉淀再过滤除去②试剂反应除杂:可溶性的离子,加入酸、碱后变成↑或↓除去,或利用沉淀的转化③萃取④温度控制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 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如:NaHCO3 、 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四、 产品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①洗涤:用(冰水、热水、饱和A溶液、无水乙醇)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Cu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KNO3)和带结晶水的(CuSO4.5H2O)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NaCl)⑤重结晶(重复冷却结晶)五、 温度的影响归纳:①趁热过滤(或冰水洗涤)的目的: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或升温时会溶解)而带入新的杂质②冰水中反应或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③反应中采取加热措施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温度控制在具体的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A、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B、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C、防止副反应的发生D、对于一些工艺来说,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
注重答案的文字叙述规范:(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3)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4)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