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细胞肺癌.doc
5页非小细胞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常用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重要因素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晰,其病因也许与吸烟、大气污染、电离辐射、职业(石棉、碑、沥青、烟尘等)有关基于肺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和预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癌(NSCLC),涉及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及其她细胞类型,和小细胞癌(SCLC)其中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其治疗措施的选择应按疾病的分期和患者的全身状况而定初期患者,首选手术或放射治疗;晚期或有转移的患者,合适采用涉及中医药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 1 诊断肺癌常用临床体既有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胸闷等由于原发肿瘤直接侵犯压迫或沿血管和淋巴管转移,常可累及纵隔、胸膜、喉返神经、心包、食管、淋巴结、脑、肝、肾、肾上腺、骨等组织和器官,而浮现相应的临床体现根据其症状及体征、痰液细胞学检查、X线检查、CT、MR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病理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 (1)临床症状诊断:肺癌的临床体现涉及肺部和肺外两方面的症状和体征肺部重要体现为六大症状:①咳嗽: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粘痰。
②咳血: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色泽鲜,痰血不相混,偶见大咳血③发热:中、低度发热④胸痛:持续性锋利而剧烈地疼痛⑤胸闷气急:或忽然浮现,数后来渐轻;或缓慢浮现渐趋加重⑥喘鸣:局限性、吸气性哮鸣,咳嗽后并不消失2)肺癌的影像学检查:肺癌的X线检查(胸部平片,体层照相及部分病人的支气管造影)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肺癌的筛查和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胸部正侧位X片不仅对于原发肿瘤局部侵犯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并且尚有助于发现转移疾病CT扫描及MR的应用,使肺癌的定性、定位及分期诊断有了很大的提高3)肺癌的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涉及痰液、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物、支气管吸出液及灌洗液、多种穿刺物的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措施4)经皮肺细针穿刺活检:为诊断周边型肺癌的重要手段,比纤维支气管镜有更高的确诊率,但属于损伤性检查措施之一应注意检查禁忌症超声图象引导针吸活检:为逐渐收到注重的技术,用超生引导做细针活检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特别对胸部和外周型肺部肿块的诊断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率高的有效措施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此为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任何可疑肺癌的病人都应做此检查,它不仅可窥测肿瘤的部位和范畴,并可直接获得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纵隔镜检查:仍为检查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手段由于检查比较复杂且属于损伤性措施因此使用上受到限制6)肿瘤标志物:肺癌有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涉及CEA、Cyfra21-1、NSE、SCC等,但这些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因此在肺癌的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有限,目前更多应用于监测对治疗的反映、初期监测复发、提示预后等方面的研究2 分期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最大径≤3cm,周边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过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T2 肿瘤大小或范畴符合如下任何一项: 肿瘤最大径>3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 累及脏层胸膜; 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T3 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构造之一者:胸壁(涉及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T4 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构造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锥体、隆突;或同一叶内浮现多种病灶;或恶性胸水。
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涉及原发肿瘤直接侵犯N2 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N3 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TNM分期分期 TNM 0 原位癌 ⅢB T4,N0,M0ⅠA T1,N0,M0 T4,N1,M0ⅠB T2,N0,M0 T4,N2,M0ⅡA T1,N1,M0 T1,N3,M0ⅡB T2,N1,M0 T2,N3,M0 T3,N0,M0 T3,N3,M0ⅢA T1,N2,M0 T4,N3,M0 T2,N2,M0 Ⅳ 任何T,任何N,M1 T3,N1,M0 T3,N2,M0隐匿性癌Tx,N0,M0不波及分期3 治疗肺癌的治疗有外科治疗、放疗、化疗等,初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初期(Ⅰ、Ⅱ期)肺癌多以手术根治为目的,术后可酌情行放疗、化疗。
同步辅助中医药治疗,起到减毒增效作用但临床上约有70%~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能手术的病例很少,一般以放疗及化疗为主,但由于放疗、化疗的毒副反映及指征的限制,也不合用于所有的中晚期(Ⅲ、Ⅳ期)患者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此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4 辩证分型1 气滞血瘀[主症]咳嗽咳痰,气急胸闷,胸胁胀满,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或痰血暗红,唇甲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或细涩[治则]行气化滞,活血散瘀,软坚散结[方药]肺康宁Ⅰ号方(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15g,丹参15g,赤芍15g,生地黄15g,桃仁9g,郁金10g,姜黄15g,枳壳9g,川楝子10g,蚤休9g,鳖甲15g,胆南星15g,海藻30g,露蜂房10g等2 痰湿蕴结[主证] 咳嗽,咳痰,痰白粘稠,伴气喘、胸胁胀闷,纳少腹胀,肢体沉重倦怠,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治法] 健脾理气,化痰利湿[方药] 肺康宁Ⅱ号方(二陈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药用姜半夏9g,茯苓12g,胆南星6g,瓜蒌15g,枳实10g,半枝莲30g,薤白6g,陈皮9g,石见穿30g,生薏米15g,竹茹15g等 3 阴虚毒热[主证] 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或咯血量多不止,伴胸痛气急,心烦少寐,潮热盗汗,或壮热不退,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干黄,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数大。
[治法] 滋阴清热,解毒散结[方药] 肺康宁号Ⅲ方(百合固金汤合清骨散加减)生地黄15g,熟地黄10g,百合15g,石斛10g,贝母6g,麦门冬15g,银柴胡10g,知母15g,甘草10g,秦艽15g,桔梗10g,当归10g,地骨皮15g,鱼腥草10g,连翘15g,重楼10g4 气阴两虚[主证] 咳嗽少痰,或痰稀粘稠,咳声低弱,气短喘促,倦怠乏力,面色恍白,动则汗出,气短,心悸怔中,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治法] 益气养阴[方药] 肺康宁Ⅳ号方(沙参麦门冬汤合增液汤加减)沙参30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五味子10g,生地黄15g,炒薏苡15g,玉竹15g,扁豆15g,鱼腥草30g,猪苓、茯苓各15g,夏枯草15g,贝母6g,生黄芪、炙黄芪各15g,牡蛎15g,甘草10g等5 治疗后评价按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原则,分为完全缓和(CR)、部分缓和(PR)、稳定(SD)和进展(PD),近期疗效中CR+PR为有效,其占可评价病例的百分率为有效率;有效率中又分CR率和PR率SD或NC为无效可测量病变的评价原则:CR:可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维持四周以上;PR: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及其最大的垂直横径的乘积缩小50%以上,其她病灶无增大,无新病灶浮现,维持4周以上;SD:肿瘤病灶两垂直最大径乘积缩小局限性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新病灶浮现,维持4周以上;PD:肿瘤病灶两垂直最大径乘积增大不小于25%或浮现新病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