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利用均衡器改善音质.doc
13页如何利用均衡器改善音质如何利用均衡器改善音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声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实现艺术上的效果和技术上的某些要求,需要对记录或播出的声音信号进行不同的预处理与加工,然后再记录或播放这些处理和加工装置叫作音频信号处理器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信号处理设备之一 就是频率均衡器1、 均衡器的分类几个字的特点 均衡器是利用滤波处理方式对放大器频率响应进行调整,使信号幅度、相位、频率得到补偿或衰减,减小信号畸变;使某些频率的响度大于或小于其他频率,而使另一些信号电平被提升或削减,使音频频段内达到“各取所需” 可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起到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的作用均衡器分为三类:图示均衡器、房间均衡器、参量均衡器 1.1 图示均衡器 图示均衡器使用推拉电位器进行均衡控制调整,也叫图表均衡器通过面板上电位器的分布,可直观地反映出所调出的均衡补偿曲线,各个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一目了然常用的有 l 倍频程、2/3 倍频程和 1/3 倍频程图示均衡器(1/3 倍频程是在一个倍频程的频率之间插入两个中心频率,使 4 个频率依次相差 1/3 个倍频程,4 个频率比例关系为 1:1.26:1.587:2) ,属于恒 Q 值范畴。
在 Q值不变的情况下对放大器频率响应进行调整,不管提升还是衰减,滤波器带宽始终不变他把 20 H:-20 kHz 分成多段窄频带,单独进行增益调整分段越多,带宽越窄,Q 值就会越大 对于工作于每个频点的推拉电位器来说,都可认为是均衡频率和 Q 值固定的峰形均衡均衡器各调节点频率、提升量和衰减量、Q 值是决定图示均衡器特性的 3 个要素较常见的均衡器的提升量和衰减量大多设计在+8-+12 dB,-8--12 dB,调节点频率则按所设频段,最均匀的覆盖有效频率范围为合适如 5 段均衡器的调节点为 60 Hz,250 Hz,1 kHz,4 kHz,16 kH:(每段为 2 个倍频程) ;10 段均衡器的调节点为 31.5 Hz, 63 Hz, 125 Hz, 250 Hz, 500 Hz,l kHz,2 kHz,4 kHz,8 kHz,16 kHz(每段为 1 个倍频程)Q 值影响着相邻频段的关系,Q 值越高,各段调节独立性越好,对邻近频段影响越小,但两频段之间有较深的谷点;Q 值越低,整个调节曲线就比较平滑,相邻频段互相影响越大 图示均衡器在录音控制室中主要用来对监听扬声器进行均衡处理,以平衡控制室声学环境对监听带来的影响。
常用的专业图示均衡器有 10 段均衡器、15 段均衡器、31 段均衡器等,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段数的频率均衡器一般 10 段均衡器的频率点以倍频程间隔分布,使用在一般场合;15 段均衡器是 2/3 倍频程均衡器,使用在专业扩声上;31 段均衡器是 1/3 倍频程均衡器,多数用在比较重要的需要精细补偿的场合 1.2 房间均衡器 房间均衡器顾名思意用以控制房间内声场,其频率覆盖范围也为 20 Hz-20 kHz,属于多点频率控制形式,具有垂直安放多个直滑式电位器,主要用于补偿听音环境的音频频率响应特性由于装饰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吸收(或反射)量不同及简正共振的影响造成声染色,所以必须用房间均衡器对由于建筑声学方面的频率缺陷加以客观的补偿调节他可对不同的频率点进行提升或衰减,其物理位置如同均衡曲线,能够直观的补充欠缺频率成分或抑制过重的部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声学的缺憾,保证声音质量如一个房间对 3 kHz 的声音吸声很大,在其声频特性曲线 3 kHz 处形成谷点,可使用房间均衡器提升 3 kHz,使总的响应趋于平滑 1.3 参量均衡器 参量均衡器可对各均衡参量分别进行调整,是所有均衡器中用途最大的。
均衡器的可调参量有均衡频率、均衡量和均衡宽度由于参量均衡器的均衡电路都设计成有源的,谐振网络的电感采用模拟电感来实现,因此 3 个参量的调整都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来实现参量均衡器是一个可变均衡频率和宽度的峰形均衡器,Q 值越大,均衡宽度越窄而陷波器是一种特殊的频率衰减器,可消除带宽很窄的频率,而对相邻的频段影响很小通常可用来解决声音的回授问题只要找对回授声的频率,在该频率进行陷波处理,就能够抵消回授声,同时对其他频率的影响很小当然,也可用图示均衡器来处理回授声,但如果带宽过宽会消减一些本来应保留的频率在实际录音中常需要对 60 Hz 的低频嗡声进行陷波处理,因此把陷波器调在 60 Hz 处,在很窄的带宽内对 60 Hz 成分作很大的衰减,而对其他频率成分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图 1 所示搁架式均衡的特点是提升量或衰减量以某一比例增加(或减少)到设定的频率点,当频率继续朝该方向变化时,则均衡量保持不变低频搁架式均衡的转折频点为 200 Hz 左右,高频搁架式均衡的转折频点为 10 kHz 左右高、低频搁架式均衡器与高、低通滤波器是不同的,低通滤波器切除所有高频成分,让低频通过,而低搁架式均衡只对低频进行提升或衰减,高频成分不受影响。
峰形均衡的特点是能在指定的频率上进行均衡处理,而且能影响到该频率附近的一个频段,频段的大小则由 Q 值来决定一些高级的调音台还在高、低频段设置了搁架式与峰形均衡的转换开关,可根据需要转换,这样对处理某些高音和低音乐器就方便多了 2 、均衡在改善音质方面的作用 由于均衡器可改变各频段电平,因而要想通过调节均衡来达到改善音质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各频段的作用和各音源重要频段的音色特性及主观感受 20-200 Hz:可听声音中的低频段,包括低音乐器的基频成分,同时电源、卡车及空调的哼声等噪声也存在于此频段 200-500 Hz:中低频段,给人温暖、丰满、整体感等主观感受,而且许多乐器的基频均处在该频段 500-1500 Hz:中频段,有号角般的色彩,并且鼻音也一般处于该频段1500-7 kHz:中高频段,给人以“临场感” ,有尖利、清晰和明确的主观感受 7-20 kHz:高频段,给人以有光彩、轻松和清脆等主观感受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乐器都会发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声音,所谓“自身特点”称为音色,他与音源振动的频率有关乐音包括基频和谐波,基频的高低决定音调,而音色则由谐波的结构决定下面就具体谈谈各种音源的各个重要频段的音色特性及如何进行均衡处理来改善音质。
2.1 弦乐器 2.1.1 小提琴 小提琴的最低频率在 185 Hz,高次谐波可达 19.8 kHz,在小于10 kHz 的频率,能量随频率增加呈等斜率下降,大于 10 kHz 后能量分布较均匀,且衰减缓慢200-400 Hz 是小提琴的基音频率和低次泛音频率,影响小提琴的丰满度在这个频率作适当的提升,音色会增加空间感、弹性感,可增强音色的丰满度1-2 kHz 是小提琴拨弹手法演奏的范围,表现音色中冲击声音的响度若此频段很丰满,则小提琴拨弦的音色特性就会很突出,音色就会比较明亮由于小提琴在进行拨弹演奏时的音量本身不是很强,因此在这个频段应做一定的提升l kHz 是小提琴的共振峰,给予了其明亮、坦率的声音特征其明亮度和清晰度的频率范围在 6-10 kHz,是小提琴的高频泛音区域,提升这个频段的电平,音色的明亮度也会增大,小提琴音色的个性才能完美的表现出来2.1.2 中提琴 中提琴的发音机理和小提琴基本一致,但因琴体相对较大,所以音色相对浑厚一些150-300 Hz 是中提琴的主要基音频率,提升这一频段其响度会增加,音色也相对变化中提琴中高频泛音的频率在 3-6 kHz,如果这个频段丰满,其音色就会极具个性表现力,音色的清晰度、透明度、解析力也会增强。
2.1.3 大提琴 大提琴的主要基音频率在 100-250 Hz,提升这个频段能增加音色的丰满度和浑厚度要想使大提琴的音色明亮,可在 3 kHz 作适当的提升3-5 kHz 是中低音乐器的中高频泛音的频段,只有在这一频段给予一定的提升,大提琴才能有好的音色表现,其个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2. 1.4 倍大提琴 倍大提琴的音色不太优美,还有一定的噪声其声能主要集中在 500 Hz 以下,50-150 Hz 是倍大提琴的主要基音频段,给予一定的提升能使声音浑厚如果此频段的力度不够,音色会显得单薄、苍白、缺乏表现力由于倍大提琴是低音乐器,1-2 kHz 频段是其中高频泛音频段,可影响音色的明亮度和表现力 2.2 木管乐器 2.2.1 长笛 长笛的主要基音频段是 250-1 kHz,影响长笛的丰满度由于长笛的中高频泛音比较丰富,因此应提升基频频段,使基频和低频泛音丰满一些,才能使低、中、高频泛音的频谱曲线构筑得更和谐,使长笛的音色更自然5-6 kHz 是长笛的中高频泛音的频段,也 是长笛最具个性的表现频段,他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做适当提升能使长笛吹奏的感觉、口型的气流声表现得真真切切,音色也比较细腻,长笛本身的音色特性也就表现出来了。
而在 10 kHz 以上的适量提升可产生近距离演奏的亲切感 2.2.2 单簧管 单簧管的主要基音频段在 150-600 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和浑厚度,做适当的提升能使单簧管的声音有弹性3-6 kHz 是单簧管的中高频泛音区域,影响音色的清晰度、明亮度和音色的解析力 2.2.3 双簧管 300-1 kHz 是双簧管的基音区域频率,影响双簧管音色的丰满度和力度,作一定的提升双簧管的音色才有弹性和足够的响度1-5 kHz 频段如果做一定的提升,对双簧管演奏华彩部分,如装饰音、滑音、颤音等音色的表现和连贯性会显得很完美,将会带动整个乐队的和谐性5-6 kHz 这个频段影响双簧管音色的明亮度和清透度,其音色特点是华丽、明亮,所以要对这个频段做一定的提升,才能得到最佳的音色2.2.4 大管 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主要基音频率在 100-200 Hz,提升此频段作能增加音色的丰满度,使大管的声音有很强的深沉感和浑厚感,同时还能增大空间感2-5 kHz 是大管的低次泛音频率,做适当的提升能增加其音色的表现力度 2.3 铜管乐器 铜管乐器的音域很宽,其基频为 40 Hz~4 kHz,谐波成分可达20 kHz。
2.3.1 小号 150-250 Hz 是小号的低音频率区和低次谐波的频带,影响小号音色的丰满度,作适当提升能使音色变得厚实提升 5-7.5 kHz 的频段能增加小号音色的清脆感,缺乏则会使音色显得暗淡 2.3.2 圆号 圆号的主要基音频率区和低次谐波频带在 60-600 Hz.在这一频段作合理的提升音色会显得圆润、和谐、自然而 1-2 kHz 是其明亮度的表现区域,给予一定的提升会使圆号的音色变得雄伟、嘹亮当圆号作为背景音乐时音色比较柔和,但独奏时 1-2 kHz 的频率会明显增强,力度也会变大 2.3.3 长号 长号的低音区域频率在 100-240 Hz,适量提升此频段能增大丰满度,使长号的音色有弹性,而且能增强其空间感在 500-2 kHz的频段做一定的提升,长号的音色会表现得富丽堂皇,及一种胜利、狂吹的热烈气氛 2.3.4 大号 大号的主要音区和基音频段在 30-200 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和力度在 100-500 Hz 做一定的提升会使音色格外深沉、厚实,使其低音变得松弛且有一定的力度大号的响度大,但由于人耳对低频声音不敏感,因此一般要对这段频率进行提升,增大其表现力,来弥补人耳对低音不敏感的缺陷。
2.4 打击乐器 2.4.1 大鼓 大鼓的基音和低次泛音频率在 60-150 Hz,这个频段影响音色的丰满度、浑厚度及鼓声的响度5-6 kHz 是大鼓的中高频泛音频率,如果欠缺大鼓会产生如敲地板的声音,失去鼓的表现力为避免大鼓的声音和其他节奏乐器或人声相冲突,可提升 70-100 Hz 频段,衰减 400-600 Hz 频段,并在 1-2 kHz 进行适当的提升2.4.2 低音鼓 60-100 Hz 是低音鼓的基频,提升其能增大鼓的响度、强度和力度,鼓声的丰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