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高频考点《静女》《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1257330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6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高频考点《静女》《涉江采芙蓉》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静女》知识点1、 原文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蜘蹦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怪女美 自牧归美,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来菟送给我,蒐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菟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3、 课下注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静:娴雅贞静姝:美好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城:城墙隅:城墙上的角楼爱:同“蔓”,隐藏搔首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蜘蹦:徘徊不定娈:面目姣好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美应是一物,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时 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黄(冥)”同类但是 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有:形容词词头炜:色红而光亮说怪:说同“悦”悸,喜悦女:同“汝”,你,指彤管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本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作者的的思想背景。

      通过翻译全面正确理解诗歌的内 容,找出相关的诗句,结合作者的背景和诗句的具体内容组织答案9 .【答案】C【解析】“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故乡远地,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要求有所降低,但作为高一月考题还是很有必要, 因为高一学生还没有接触诗歌鉴赏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慢慢认识诗歌鉴赏题,逐步提高鉴赏水平10. 【答案】(1)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2)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3)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默写时的关键词有:漫浩浩、芙蓉、兰泽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 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 注意难写字11. 【答案】(1) 爱而不见;搔首蜘蹦(2)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见” “搔” “蹦蹦”“还” “浩” “竞”等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书写的字形做此类题,难度较小,只要平时多背诵,书 写时注意字形即可。

      12. 【答案】(1) C(2) B【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项,“女青年”错诗中的“我”指男青年 此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 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 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2)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B项,“矜持稳重的性格”错误,应为“活泼调皮的性格”爱而不见”的意思是故意躲藏让我找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静女”活泼调皮的性格13. 【答案】(1) D(2) ①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 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解析】(1) D项,“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错误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 一是古诗,但不是律诗2)题干要求“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回答游子为何忧伤”,需要分析“忧伤”情 感产生的原因,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从“所思在远道”可以看出,游子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从“长 路漫浩浩”分析,说明了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从“同心而离居”分析,他与思念的人 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游子忧伤的原因为远离家乡,思念爱人,长路漫漫,不能相聚等14. 【答案】(1)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2) 芙蓉让人感到抒情主人公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使意境更加高洁、清幽解析】(1)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 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 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 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2) 言之有理即可牧:城邑的远郊归:同“馈”,赠送黄:初生的白茅草象征婚媾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确实异:特殊匪:同“非” O贻:赠与4、赏析:《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 它是一首爱情诗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 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史为鲜明。

      而这又 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 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 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跑跚”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 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 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菟”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 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 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匆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 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 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涉江采芙蓉》知识点1、 原文: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2、 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3、课下注释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遗(wei):赠远道:犹言“远方”还顾:回顾,回头看旧乡:故乡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3、 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 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 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4、 创作背景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 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 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

      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 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 O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 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 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专项练习阅卷人得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静女》《涉江采芙蓉》复习训练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乘彼境垣,以望复关B.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①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②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题号 —■总分评分一、单选题A.谄谀(chan)稼手啬艰难(se)譬如(pi )如蚊附膻(shan)B.子登(jin)迎;高气扬(zhi)堑壕(zhan)绕树三匝(za)C.龈晤(ju)运筹帷幄(wo)羁鸟(ji)风声鹤唳(li)D.谈谯(ydn)唾手可得(tub)吐啼(bu)叽叽喳喳(chd)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愆:延误B.以我里迁贿:财物,指嫁妆C.渐车帏裳渐:副词,逐步。

      D.靡室劳矣靡:没有,不4.《静女》中,这两句诗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韩愈在《师说》篇首,这句诗中即给“师者”的职能作用作出明确界定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C.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D.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同心血离居忍尤匝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6.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文言句式的一句是()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狗吠深巷中C.鸡鸣桑树巅D.山不厌周,海不厌深7.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狗吠深巷中8.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

      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9.对下面一首古诗赏析不恰当的是(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蚌老A. 首句“涉扛采荚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B. “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4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C. "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