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媒体环境下个体社会化研究.docx
4页网络媒体环境下个体社会化研究 摘要:个人的社会化途径主要有家庭、学校、媒介等,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并兴起,网络媒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关键词:网络媒体;社会化;影响一、社会化概述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以社会的方向分析,人出生后就是一个自然人,社会化就是将其转变为一个可以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融入社会生活,践行一定角色行为,有着健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人的过程;而以个体的方向分析,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使得个体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逐步认识自我,并使之成长为社会中合格的一员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人类社会要延续不断二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每一个新生的个体完成社会化这一过程,个体必须接受社会文化并内化为社会精神随着社会化研究的深入,“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观点取代“社会化止步于人到成年社会化的过程之中,经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从取得饮食,穿着,言语表达等人类最初的活动方式,到获得逻辑、感情等的能力,获取社会知识(包含社会生活常识,职业知识等)社会行为规范(包括道德法律,社[来自m]会习俗,公共活动规则等),形成社会行为的过程。
而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所以要不断学习,不断社会化,才保持和当今社会接轨而不会断层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社会化的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基本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遵守社会规范,即对社会的认识(2)对个性的发展(3)类化价值观念(4)培养社会性角色二、关于网络媒体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家庭,学校,以及大众媒介等方式大众媒介的相继出现, 对人们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个体社会化建立桥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日益增强, 它越来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娱乐和知识资源的主要手段传统的大众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方式,而在当代,个体的社会化又面临了一个新的媒体---网络互联网时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社会活动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映射”,比如衣食住行、工作学习、聊天交友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这使得社会化不仅是在与客观现实世界的对话,也使得社会化包含与虚拟网络世界的交流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化的方式与范围发生了嬗变网络媒体的社会化过程的特点网络媒体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而受众具有广泛性吗,它通过舆论引导、新闻播报、线上互动,生活娱乐等构建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为个体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所倡导的奋斗目标、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提供支持。
三、网络媒体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利之处网络文化已成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网络媒体成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和相较于其他大众媒体而更为广泛自由的媒体为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和更为便利的条件,而有网络媒体所构建的虚拟现实社会提供了更为宽泛的社会实践环境比如,我们学习到的知识不在局限于学校所安排的课程之中,在网络中我们可以通过浏览不同的网站学习各种知识,学习知识的内容变得更具自主性网络也是拉近了个体与世界的距离,人们不用出门便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特色,“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变成可能人与人之间的跨阶层、跨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容易,人们受圈子影响变弱网络,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融入个体的学习生活之中,以难以想象的影响力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四、网络媒体对个体社会化的消极影响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媒体在帮助个体社会化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备受关注,网络媒体日益过度商业化,庸俗化,网络新闻娱乐化,与 日俱增的暴力,色情传播所带来的后果也是令人忧心忡忡麻痹公众,削弱了公众的批评能力网络媒体(如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以及微博,等传播平台)提供大量娱乐视频和段子使受众沉迷其中,在欢笑声中放弃对现实的思考。
其次,在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人人都是创造者,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受众;以及,专业网络媒体人获媒体机构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都是表层的、不深入的,而广大受众就被淹没在这肤浅的信息海洋之中比如很多网络媒体信息报道一个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往往都是只看到了表象,而不去深究其背后的真相和原因,蒙蔽了受众的眼睛,而其造成的后果可大可小如今,随着移动传播终端和无线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网络媒体更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而这也造成了一种“信息轰炸”,在忙碌而有限的时间内,通常人们都是在毫无目的性的浏览,过载的快餐信息混淆真假是非,在这些穿着华丽外衣的肤浅表层信息中(当然也不排除少量精华信息),人们的批判性,选择性思维下降传播暴力与色情在网络媒体中确实有传播色情与暴力,比如恶意宣传宗教迷信,宣传号召人们用暴力和所谓的革命去“解决”问题,反对主流文化网络媒体成了暴力团伙和犯罪组织宣传暴力思想的主要手段为了吸引眼球,发布躶体、亲吻或者更大尺度图片、视频等但并不是躶体就是色情,流血了就是暴力,这要看网络媒体的目的性是什么有的网络媒体过度渲染暴力细节,而不去探究暴力的背后社会原因,和暴力造就的后果,当然是有宣传暴力的嫌疑。
网络媒体的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媒体更细倾向于名人轶事,花边新闻,受欢迎程度高的体育运动的新闻,有关公众切身利益的新闻却鲜有重视,如劳动权利、生态保护、行业危机等网络媒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去追求轰动效应,吸引眼球其结果必然会影响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造成偶像崇拜,盲目追星,以及宣扬物质主义影响人际交流和直面现实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会造成沉迷其中的青少年社会互动障碍网络信息五花八门,网络交往种类繁多,很容易造成青少年沉迷其中,而疏远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会与与现实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别,网络作为虚拟世界的特性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社会互动、人格形成、角色认同出现困难参考文献:[1]田丹.网络媒体与青少年社会化[J].沈阳日报,2007年第5期,第31卷.[2]赵廷鹏.让孩子远离暴力吧[J].中国青年报,2003.作者简介:顾建兵,南京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