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方案_测量监理实施细则(遂资眉试用).pdf
39页目 录一、概述.1二、控制点复测及加密.2三、路基工程测量.1 7四、桥涵工程测量.1 9五、隧道工程测量.2 31、概 述1.1 工程概况(略)1.2 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承包人按要求对所交桩点进行复测,以保证 所交控制桩,水准点资料的正确,同时现场监督,检查并复核认定完 成此项工作的人员要有合格的资历和工作经验,使用仪器须经过检验标 定,符合精度要求1.3 如发现桩点有丢失、损坏、移动,或所提供的桩点坐标和标高 有错误时,由监理工程师会同业主向设计院交涉,由设计院负责解释、改正、补桩等工作如承包人对任一测量标志及数据持有异议,应向监 理工程师提交一份表格,列出认为有错误的桩点位置、修正数据承包 人的复核检测成果应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在监理工程师确认以前,不 得作为控制桩使用1.4 测量监理工程师须对施工单位上报的 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 果和测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复核、验算、平差工作,判断其是否都能满 足 设 计 和 公路勘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如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则签 认施工单位的复测成果否则,须查明原因,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区 段进行复测同时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人员,按监抽频率的要求,进行独 立的测量抽检和平差工作,保存测量记录和评差成果数据,作为监理抽 检资料存档。
1.5 设计单位交桩的测量监理工作流程:设计单位向承包人交(校)桩的测量监理工作流程2、控制点复测及加密2.1 测量资料的复核2.1.1 原始基准点,水准点和基准线的复测各合同段承包人在收到设计院正式提交的测量资料,并经现场交点 后,应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测量资料进行全面复测、复核复测的精度 等级应不低于设计院提供的测量资料的相应等级1、平面控制点坐标的复测平面控制网的联测应采用一级导线测量等级,具体测量技术指标见下 表2T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表2-1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 m)平均边长(k m)每边测距中误差(m 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 蠢方位角闭合差()测 回 数D J 1DJ2DJ6三等 1 82.0 1 41.8 6 9四等(1 21.0 1 02.5 4 6一级 60.5 1 45.0 2 4二级4 3.60.3 1 18.0 1 3三级注:表中为测站数1)水平角的观测水平角的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或方向观测法,其技术参数见下表2-2用奇数测回观测左角,偶数测回观测右角以便对其进行精度统计表2-2等级经伟仪 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 c )较差)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四等及D3696以上81 39一级及D L 1 2 1 8 1 2以下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
时,该 方 向 的2 C较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水平角观测不符合表2-2的要求时,应进行重测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应统计测角中误差,其值按下式计算,按左、右角观测的导线测角中误差国m p =2汽式中:一测站圆周角闭合差();n一导线的转角数2)距离测量各施工单位必须使用I级测距精度的测距仪进行测量(每公里测距中误差m D 4 5 n i(n+5 p p m)其主要技 术要求见下表2-3表2-3注:a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 数2-4次的过程等级测距仪精度等级观测次数总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 m)单程各测回较差(m m)往返较差往返三等r116W 5W 7 2 (a+b D)四等I114 6W 5W 7V2 (a+b D).级11一2W 7W 1 0&(a+b D)测距边的水平距离的计算,应按以下要求进行:a气象改正,应按所给定的图表或公式进行;b加乘常数的改正,应根据仪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改正;c测距仪与反光镜在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用测定两点间的高差计算;Dp=6-/J用观测垂直角计算;D p=s x c o s(a +f)式中:D p 测距边两端点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m);S一经气象及仪器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h一两点间的高差(m)。
一垂直角观测值();f 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对垂直角的改正值;K当地的平均大气折光系数;R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实际测距中误差:叫”=式中:口一往返观测距单位权中误差(m m);d 各边往返距离较差(m m)n一测距的边数;P 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m D i 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 m);P i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其边长还必须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并经高期投影改正,才能进行各 平面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如复测结果满足表2-1的要求,说明设计院提 供的测量资料准确可靠,可以使用;如果不能满足表2-1的要求,应及 时上报监理进行核实,经核实无误后上报业主,并抄送设计院,以便共 同变更测量资料3)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A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确认观测成果 全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B 一级及以上的平面控制网应采用严格平差一级以下平面控制网,可采用近似平差C三角网条件方程式自由项的限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_ _ _ _ _ _ _ _W J=2 X P 江(a g)a)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b)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Wf=2x y/m J+M+n x m:C)固定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W g=2 x 画+式中:m0 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P一传 距 角()m sl/sl,ms2/s2一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mal、ma2一起始边方位角中误差()n一推算路线所经过的测站数;mg固定角的测角中误差();D三边测量应按以下各项进行检核和计算限值:a)观测角与由边长推算角间的限值按下列公式进行检核;当已知各边平均测距中误差时,(m V.p(cosa2+cos,+l)+m j当已知各边平均相对误差时,I 7 y :J2x p(cig a)+cig 俨+ctgaxctg0)+m jW r=2 x V I J式中:H h各边的平均测距中误差;mo/。
一各边的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he观测角顶点至对边的垂线长度;a、B一三角形中除观测角外另外两个角b)三边网角条件(含圆周角条件与组合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按下 式计算:2 x m,,x VR式中:mo-观测边的平均测距中误差;a圆周角条件与组合角条件方程式的系数E水平距离的归算及投影变形改正,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a)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H -HD=Dox(1+P-空)RA式中:必一测距边两端点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离(m);D 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长度(m);H m测距边两端的平均高程(m);H p 一测区平均高程(m);R A 一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的法截弧曲率半径(m)b)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D1=D0(1-H+hn)一+式中:口一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二一测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球面的高差(m).c)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式中:以一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h 测距边中点的参考椭球平均曲率半径(m);%一测距边中点的横坐标(m);Y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增量(m);F内业计算中数值的取值精度应符合下表2-4的要求表2-4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边长与坐标(m)方位角()四等及以下0.10.0 0 10.0 0 10.1一级及以下10.0 0 10.0 0 112、高程复测1)水准高程复测根 据 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路线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各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见下表2-5水准测量的精度 表2-5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m 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 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 m)偶然中误1必全中误差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三等 3土 6+12A7T土 3 58 或 土 15n 2()717四等 51020VI60而或 25 3 0 几五等 81 63 oV Z457?40历注:计算往返较差时,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 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A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 m)。
为测站数4为检测测段长度(k m)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见下表2-6表2-6等级仪器类型水准尺类型观测方法观测顺序 二 三 二双面中级法读数往返后、前、前、后四等Ds双面中级法读数往返、往后、后、刖、刖五等Ds?单面中级法读数往返、往后、前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2-7表2-7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差较 差(m)前后视累积 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红黑面读教 差(m)红黑读数高差 较 差(mm)一:等D$37 5360,32,03.0四等DSJ1 0 051 00.23.05.0五等Dss1 0 0大致相等-对观测结果超过表2-5和 表 2-7 要求的必须全部重测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或附合路线的环线闭合差在计算高差中误差小或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先对路线上闭合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M A 二 土 4月式中:一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R一测段长(k m);n 测段数;w水准路线经过各项修正后的环线闭合差(mm);N一水准环数;F一水准环线周长(k m);水准高程的复测结果符合表2-5的规定,表明设计院提供的高程资料 是准确可信的否则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核准,核准后报业主,抄送设计 院以便对高程资料进行变更。
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与高一级的水准联测一定数量的控制 点作为三角高程测量的起闭依据其边长不得大于lK m,垂直角不得超过 1 5高程导线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2-8 表2-8等级仪器测距 边测 回数垂直角测回数指标差较差(1 1)垂直角 较差(1 1)对向观测高差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四等往返各13 7 740 1五等12 1 09695一填 方(m)00.809695940.801.50949493 L 509392902A弯沉(0.01m m)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附录I检查33纵 断 高 程(m m)+10,-15+10,-20水准仪:每200m测4 断面24中 线 偏 位(m m)50100经纬仪:每2001n测4 点,弯 道 加HY、Y H两点25宽度(m 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4 2处6平 整 度(mm)15203m直尺:每2001n测2处 x 1 0尺27横坡(%)0.3 0.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8边 坡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表4.3.2石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1压实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查施工记录32纵断高程(mm)+10,-20+10,-3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23中线偏位(mm)50100经纬仪:每20g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24宽 度(m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4处25平 整 度(mm)204303m直尺:每200nl测2处X 1 0尺26横 坡(%)0.3 0.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7边坡坡 度符合设计要求每200m抽查4处1平顺度符合设计要求注: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或固体体积率可根据实际可能进行检验,其他检测项目与 石方路基相同。
4、桥涵工程测量4 4 1监理工作流程1、施工测量工序流程:基桩的复测和接收一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一 施工定位测量一施工放样一工程施工2、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流程:设计交桩 复测核算通过业主请设计复测向承包人交桩测量控制网检查认可 现场复测 计算复核桃点坐标 控制网认可 水准点复核有错误有错误检查合格.承包人重测施工放样开始施工4.2监理工作内容4.2.1测量基桩的接收与交桩桥梁设计之前建立的导线点、水准点是施工放样的基准点,承包商 应做好保护工作直到竣工验收之后所有桩点应设立护桩等参考标志,以便遇到破坏能及时准确予以恢复定位监理工程师应定期对桩位作复 核检查,以保证施工准确无误桩位资料是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做好移交工作设计院提供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