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0206838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2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 I 卷(单项选择题,共 27 分)一、 (1 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惶恐 不遑顾及 焕然 涣然冰释B.雀跃 声名鹊起 簇拥 蜂涌而至C.爆炸 山洪暴发 委屈 卑躬曲膝D.平议 凭心而论 留恋 流连忘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选项 B,“涌”应为“拥”;选项 C,“曲”应为“屈”,“屈”使弯曲,与伸相对;选项 D,应为“平心而论” ,平心静气地给予公正评价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可以帮助正确书写成语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一想起她,我就仿佛看见她在那森严的法庭上旁若无人、侃侃而谈的潇洒姿态B.你的作文仍不够成熟,但结构安排方面还差强人意,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进步C.我今天闯席做不速之客,是为了李梅亭的事来跟汪先生商量,不知道你们在请客D.在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争议新闻、疑点事件呼之欲出,让人难以把握、鉴别。

      答案】D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旅游局认定五种行为属于“不合理低价游”,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甚至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B.本届政府将持续深入进行反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外等情况定期报告,自觉接受监督C.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如果不下大的决心,不清理财务不健康问题,不引入市场经济规则,否则银行体系将很难存续D.明年是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通过十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吁请国际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防止和应对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袭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A.偷换主语,应在“将受到”前加上“违规旅行社”; B.成分残缺,需补出“落实”的 宾语中心语,将末分句改为“并自觉接受监督的制度”; C.否定不当,可去掉“否则”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 。

      , : , , 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①西伯利亚 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②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③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④贝叶注意到⑤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⑥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A.②④①⑥③⑤ B.①⑥⑤④③② C.②①④⑥⑤③ D.①⑤⑥③④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由已给出的文意可知,“认为”后应为表示观点的句子,结合本段结尾“锻炼说”“学习说”可以确定②句,①⑥③⑤都是注意到的现象,所以应该在④句之后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面题目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 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入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5.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 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

      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 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 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识,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诸多权利和责任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意于闺中等待出嫁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当今社会依然如此答案】5.B6.C7.C【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这类题目的错误点设置:(1)暗中更换,偷换概念;(2)夸大或缩小事实;(3)相互矛盾;(4)无中生有,捏造事实选项B“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偷换概念,原文“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6.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7.试题分析:此类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等选项C“所有女子于笄礼后等待出嫁”以偏概全,原文“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三、(6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 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孔予以谓:“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 o"岂虚言也哉!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甚人而不得见也。

      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日:“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序》)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维:法度B.薄其世而不肯出欤 薄:迫近C.凝家青、齐之间 家:安家D.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宜:应当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 B.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夫晋,何厌之有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C.以疾卒于官 D.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0.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4 分)(2)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4 分)11.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引用五代小说的目的3 分)【答案】BB(1)或者是统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因而没有人能够招引他们出来吗?(4 分画线处各 1 分,大意 1 分) (2)凭一个妇人尚且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本来曾有这样的人而没有被发现画线处各 1 分,大意 1 分) 在对比中讽刺 冯道以及当时社会上寡廉鲜耻的读书人画线处各 1 分)【解析】试题解析:做这类题时常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如果常用意均讲不通,就要考虑是否词类活用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维,本义系物的大绳子,引申为国家的法度;薄,有迫近、鄙薄的意思,由前一句中的“恶时”推断“薄世”的“薄”当为“鄙薄”的意思;家,作动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试题分析: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三与固定短语有关。

      B.介词,在 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