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doc
6页南昌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与研究CAREERHORIZON南昌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李玲(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南昌330029)摘要: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检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了导致小学生心理焦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对策.长链讧=J:小学生;心理健康;焦虑水平;成因;对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心理困惑和焦虑,从而影响个体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南昌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之间’以及不同性别小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及总体差异,查找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为南昌市小学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一,调查列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南昌市区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学生,随机抽查637人,其中四年级306人,六年级331人:男生357人,女生28O人.调查方法采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调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八个方面的问题:以教学班为单位,按本量表测验规则,对被试者进行团体测验.本调查共发放测验量表655份,收回650份,经效度检验637份合格有效.本调查严格按照《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的方法和常模表进行统计.量表中的八项因素,无一项标准分达到或超过8分者,为正常焦虑者;至少有一项标准分达到或超过8分者,说明有异常焦虑表现.八项标准分总分达到或超过65分者,说明总焦虑倾向异常(如表1).测验数据采用计算机统计’.表1((MHT—cR》量表焦虑分值分布状况统计表正常有异常熊虑表现者四项抽蠢总体焦虑生单项双项三项至少…项以j==…j男I女男l女人数386I386l2329637…I144l107357I280百分攀39.414o.3I38.2lo056.o4I43.96(%)60.62I.679.573.6】4,55Il总分平均值32.2546.1937.92总分标准蓑6967.229.58正常焦虑生与异常焦虑生【七较;Z=24.2.P<OOi.差异非常姓着正常焦虑生与抽捡总体比较:Z=IO94,P<O.O1,差异非常显着异常焦虑生与抽捡总体比较:z=I3.97.P<OOI.差异非常显着本调查分”焦虑分值分布状况”,”各因素异常检}u率分布状况”,”焦虑总分差异”等三个内容进行统计比较,从而了解小学生总体心理焦虑的程度,异常焦虑学生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学生心理异常韵主要分布状况,以及心理焦虑与年级,性别的关系等问题.表1显示,南昌市小学生中有6O.6%的学生处于正常焦虑水平,39.4%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异常表现.学生总体的焦虑总分平均值37.92,在正常焦虑范围之中.上述结果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平稳发展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心理日趋稳定.(2)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的开展,大多数教师和家长能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3)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性,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学生个性不够完善,心理承受力较差,导致心理焦虑异常.表2((MHT—cR》量表各因素异常检出率分布状况统计表学习人际孤独自责过敏身体恐怖冲动总分熊虑熊虑倾向倾向攒向控状倾向倾向>64总检人数3864l776653481904总榆出率(%)59lO,042.67l1931025.33l2.7214.130.63据表2显示,小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人际焦虑等五个方面.这说明小学生在意志,勇气,自信心,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困扰.通过找小学生座谈了解到,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调查对象中98%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这些家庭中普遍存在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照顾过度,学习上期望过高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施爱”技巧,使孩子无法体会”被爱”的温暖.另外”隔代亲”现象的普遍性,”单亲家庭”比例的增大等等,也是造成小学生群体心理困扰的家庭原因..(2)教师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良莠不一的现状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学生恐吓,嘲讽,这无疑会造成对学生的心灵的伤害,使他们产生冷漠,孤独,冲动,畏惧的异常心理.(3)社区环境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社区环境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形成大教育观,社区中没有孩子们的”健心”场所等等,这是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表3显示:中,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的年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由前后紧密相连的阶段构成的,各个阶段依次组成了发展的统一体.小学四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大致在10~12岁之间,他们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因而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着的差异.收稿日期:2009.07—01作者简介:李玲(1957-),女,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副教授,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调查与研究新擗CAREERHORIZ0N张家口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马德1葛欣超z武庆中1李少聪1(1.张家口教育学院,河北张家I=1075000;2.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辅蛩:对张家口所有高校3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开展对学生健康意识以及学生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天键喇:张家口;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推行的针对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展的对广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普查性的测试活动.旨在了解我国广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本研究以张家口教育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北方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四所高校,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间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3年间张家口市各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及体质健康测试的开展对高校大学生总体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对象方泛以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问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张家口市各高校的本专科学生89092人(张家口教育学院16l2O人次;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13583人次;北方学院39876人次:河北建筑工程学院l9523人次.)为研究对象.采用教育部指定的测试仪器,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确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对四所高校的本专科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立定跳远和男生1O00m,女生800m的测试.运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软件,excel2003软件包,Spss11.5软件包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结果与分析1.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指数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调查发现,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测试中的学生,身高体重指数处于正常体重率的只占测试学生总数的40%多;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分别要占到6%,4%和5%左右,而处于较轻体重的学生要占到40%多,与正常体重学生数收稿日期:2009.07.11作者简介:马德(1980一),男,张家口教育学院体育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表3((MHT-CR))量表年级差异统计表四年级六年级总体人数30633l637平均值37.7938.O337.92标准差9.529.6l9.58四年级与六年级比较?Z=O.315.P>O.05,差异不显着Z值四年级与抽检总体比!良:Z=O.195,P>O.05,差异不显着六年级与抽检总体比j窿:z哪.168,P>005.差异不撼着表4((MHT-CR))量表性别差异统计表总体四年级六年级男女男I女男I女人数357280l82l124175I156早均值37.7I38193682l37.3538.63I38.87标准羞10.248.651013}8.4010.26l8.82Z=O.64,P>O.05.Z=o.50,P>O.05,Z=O23,P>O05.差异不显着差异幂辊着差异不显着Z值男生:网,六年级:Z=I.69.P>O.05,差异不显着女生:四,六年级;z1.47.P>O.05.羲异不照着表4显示,从性别检测情况来看,男女同学之问心理焦虑状况的性别差异不够显着.不少研究报告都发现男女生在心理焦虑水平上有显着的差异,但本调查的结果显示:从性别检测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焦虑水平略高于男生,但差异不够显着;从各年级情况看,四,六年级男,女同学之间心理焦虑水平均无显着差异.由此可见,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男,女同学心理发展均比较平稳,没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直接受生理发展水平的影响,而小学儿童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义处于平稳发展阶段,男,女同学在生理发育上均不成熟,”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的发展速率,没有性别差异,也就是说,在男孩和女孩中发展的速度差不多”.因此,对处于相同生理发展水平和角色认识水平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就不可能有显着的性别差异.:一■砖策措施1.加强管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学校要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成立由校级领导亲自分管的心理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校要出台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规检查制度和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对有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进行复查和指导.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开设融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方面向学生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从而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开心”热线,”知心话”信箱,心理咨询室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心理困惑.专业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收集,分析,并开出矫治的”处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举办小学教师心理学习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学习,使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增进师生感情;让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分析和的方法,及时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焦虑的干扰,从而避免用德育的方式去解决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4.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定期与家长,居委会工作人员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