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折***
  • 文档编号:297706890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目次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导学专业根基综合之中国教导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2)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导学专业根基综合之中国教导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15)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导学专业根基综合之中国教导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26)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导学专业根基综合之中国教导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36)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导学专业根基综合之中国教导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47) 第1 页,共59 页 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导学专业根基综合之中国教导史考研 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历届导师圈点的重点试题及常考试题——————————————————————————————————————————一、名词解释 1.历事制度 【答案】历事制度是明朝重要的教学制度和人事制度,即在国子监内,选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政事。

      明统治者为了让这些人熟谙各个机关部门的政事,分派他们去干一些实际的工作,称为“历事”或“习史事”,在历事部门取得的资格或履历就是“实历”历事生白天在各司练习政务,晚上回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换言之,历事制度,就是国子监学生在各部门的实习、见习,它是明初制定的重要人事制度之一,监生“历事”的劳绩又往往与被调配官职的上下有直接的关系 监生历事制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教导实习制度,一方面可补明初官吏之缺乏,另一方面缩短了监生从学校到任职之间的距离,使监生在入仕之前,根本上具备了处理庶务的才能同时,还可以尽早察觉人才,便于将其中学优才异者遴选进政权机构中去,这就在科举仕进之外,另辟了一条选官任职的途径通过历事来选拔人才的做法,虽属封建典制,其方法亦有可借鉴之处 2.鸿都门学 【答案】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特意学校,规模曾进展到千人以上鸿都门学的创办是统治集团内部各派政治气力的角逐在教导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有紧密关系由于汉末宦官集团政治势力的膨胀,太学生站在官僚集团一边与宦官集团开展斗争。

      宦官集团便投汉灵帝所好,怂恿灵帝办鸿都门学,利用教导培养拥护自己的学识分子.鸿都门学的学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大多在政治和爱好上与汉灵帝相投合学校专以尺犊、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因此,它受到官僚集团的猛烈抨击鸿都门学的学生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的利益,但鸿都门学本身在教导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导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导内容,这是教导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特意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为后代特意学校的进展供给了阅历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旱的文学艺术特意学校 3.设科射策 【答案】由于太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考试作为一种促使、检查学生学习,衡量学生文化程度的手段尤受重视太学的考试根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策”是指教师(主考)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复过程,正“科”即是教师(主考)用以评定学生劳绩的等级标记,从优到劣依次分为甲科、乙科(有时也细分为甲、 第2 页,共59 页 乙、丙三科或上第、中第、下第等)学生所取得的实际等级是授官的依据,通常甲科(上第)为郎中,乙科(中第)为太子舍人,丙科(下第)为文学掌故。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考试的年限和设科的标准有所变更,西汉一年一试,东汉那么根本上两年一试设科标准结果那么完全以通经多少为依据学生通过考试取得确定的科品,获得相应的官职后,仍可以加入下届考试,以获得更高的等级和官品太学以此激励士人博通儒家的“五经” 4.汉代太学 【答案】汉代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中央官学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黔百家,定儒于一尊,于建元五年,即前136年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即前124年置博士弟子西汉博士以名流升任,东汉须经过考试,弟子入学,一由太常于京师地方直接挑拣“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一由郡国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汉代太学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武帝时一年一考,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太学作为汉代的最高学府,统治者特别重视,形成了视学的传统 5.八股文 【答案】所谓八股文,((明史·选举志二》解释说“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还称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它是在宋朝经义的根基上蜕变而成的,是一种命题作文,有固定的布局。

      一般而言,每篇八股文的布局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又称出题、领题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片面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片面,是文章的主体这四个片面中各有两股,两股的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对仗,合称八股,八股文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形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产生之初,它对于考试文体的标准化,促进人才选拔的客观公正,理应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八股文的负面影响也同样明显它禁锢了士人的思想,严重败坏了士风、学风和社会风气它对于学校教导的影响,危害尤甚因此,八股文遭到大量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 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答案】“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中的《阳货》,是孔子从教导与人的进展的关系上论证教导作用时提出的一个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区别是教导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小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确定能获得告成这句话说明孔子供认犷教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抉择作用长期以来,奴隶主贵族迷信天命,坚持先天抉择论或血统论孔子能够断定教导在人的成长中起抉择作用,是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为教导的大进展供给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

      但是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抉择论的羁绊,依旧供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是不科学的 第3 页,共59 页 7.九品中正制 【答案】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乡亭里地方组织遭遇破坏,致使汉代以来的“察举”推举制度难以实行这时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曹王即帝位之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设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上下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实际上供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后门阀世族集团势力逐步走向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抬头并不断扩大,他们在掌管经济实力的根基上要求参与政治,共享政治权利,于是九品中正制在对门第出身的要求方面不断放松,而对考试的要求方面却越来越严九品中正制到隋文帝时开头废除,代以科举考试制度 8.工读教导思潮 【答案】五四运动时期的工读教导思潮有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工读互助、手脑并用等多种提法它看法通过读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实现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目的。

      工读教导思潮的提倡者有共产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有无政府主义者李石曾、王光祈,还有一些寻求革新社会道路的青年提倡工读的人还组织过一些工读团体举行测验工读教导思潮更加是其中的勤工俭学思想,对中国教导的进展有确定的影响 二、简答题 9.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 【答案】(1)举行教导教学活动,开展教导教学改革和测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加入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观法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进展,评定学生的品性和学业劳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导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导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观法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加入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0.我国隋代采用何种方式集中选士大权?有何特点? 【答案】(1)我国隋代采用了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是采取考试的手段,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了选士大权,稳定了中央的统治 (2)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隋代采用科举制是为了革除汉代以来的选官制度的弊端,使之更加符合中央集权的需要。

      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汉又有加强,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又不利于符合要求的人才的选择和任用,其己经不适应社会进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官制度来替代它,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手段,终究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 第4 页,共59 页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