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实验六_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课件.ppt
24页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1.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和生产的影响: 引起食品变质 引起食物中毒 导致人体患病,1.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 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的情况,为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保证产品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生产环境的检验,原辅料的检验,食品加工、储藏、销售 储环节的检验,食品的检验,2.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3. 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指示菌 概念:在常规安全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检样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指示性微生物 类型:一般性、特定性(如粪便污染)、其他 项目: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肠菌群在食品检验中的意义 2. 掌握检验的程序和步骤 3. 通过MPN检索表的检索得出实验结果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MPN值愈低则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程度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愈低 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针,大肠菌群数量越多则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就越高,但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呈平行关系 要求食品中大肠菌群完全不存在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其污染程度即菌量,GB 4789.3-2010 《大肠菌群计数》第一法:大肠菌群MPN计数法 第二法: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三、检测方法,,最近似数测定法(MPN)是指对未知样品做连续的10倍稀释,选择3个连续的10倍稀释液,每种稀释液接种3管装有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根据LST初发酵试验以及BGLB发酵证实实验,证实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以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来表示,即为大肠菌群MPN值需要用到的培养基,(1)LST肉汤培养基: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成分:胰蛋白胨或胰酪胨(Tryticase)20g,NaCL 5.0g,乳糖5.0g,K2HPO4 2.75g,KH2PO4 2.75g,月桂基硫酸钠0.1g,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到有倒立发酵管的20mm×150mm试管中,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8±0.22)BGLB:煌绿乳糖胆盐肉汤 成分:蛋白胨10.0g,乳糖10.0g,牛胆粉溶液200mL,0.1%煌绿水溶液13.3mL,蒸馏水800mL,pH7.2±0.1 3个三角瓶(含玻珠)中,225ml/个 9支试管,3支/组,9ml/支,,,抑菌剂的选择,大肠菌群检验中常用的抑菌剂有胆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洗衣粉、煌绿、龙胆紫、孔雀绿等 抑菌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其它杂菌,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国家标准中LST肉汤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抑菌剂,BGLB肉汤利用煌绿和胆盐作为抑菌剂 抑菌剂虽可抑制样品中的一些杂菌,而有利于大肠菌群细菌的生长和挑选,但对大肠菌群中的某些菌株有时也产生一些抑制作用。
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1)无菌取样并制作梯度稀释液;梯度稀释法依次稀释样品到10-42)样品匀液的pH 值应在6.5~7.5 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 mol/L NaOH 或1 mol/L HCl 调节 3)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 min10-2,10-3,10-4,,,0,将产气的试管内样品接种到BGLB肉汤,LST不产气(-) 小导管里无气泡,LST产气(+),4)初发酵试验选择10-2、10-3、10-4三个稀释度的样品均液 (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 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1mL到LST发酵液试管中,每管接种1mL, 每个稀释度做3个平行(共9管),36℃±1 ℃培养24 h±2 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LST结果判断,大肠菌群的产气量,多者可以使发酵倒管全部充满气体,少者可以产生比小米粒还小的气泡如果对产酸但未产气的乳糖发酵如有疑问时,可以用手轻轻打动试管5)复发酵试验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 ℃±1℃培养48 h±2 h,观察产气情况。
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6)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按5)确证的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检索MPN表(见附录B),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表B.1 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检索表,思考题,1.大肠菌群的检验分哪几个步骤?各有何作用? 2.在糖发酵试验中,若发现发酵倒管内存在极微小的气泡,这种情况可否算作产气阳性? 3.造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