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绘画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6261017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6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师绘画心理的实践研究    口魏旋[Keys]教师;心理健康;绘画心理一、问题提出1.绘画心理的独特优势绘画创作是全身心投入的过程,需左右脑并用,益于以整体观点观照生活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多数是视觉性,用语言转述较直接,以视觉形象表达困难,记忆是前语言的,负面经验在防御时常受压抑,难用语言提取,而借助视觉意象则得以表露或被觉察绘画的表达方式更为含蓄、隐蔽,存在较自由充分的表现空间而且,绘画总令人感觉更似常人活动,使那些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心存疑惑者更易于接受2.教师身心健康不容忽视中小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很多教师心理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甚至造成身心疾病绘画团体心理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释放因压力产生的焦虑、不安、沮丧和害怕等负面情绪,提升情绪自我感知与调控能力,提升自尊,促进自我成长健康身心不仅是教师工作绩效的保障,更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二、研究设计(一)概念界定1.绘画心理绘画心理源自绘画艺术治疗(Alt Therapy),考虑在中小学多针对一般心理问题进行,故称“”更合适绘画心理是以绘画艺术为主的视觉艺术形式充当介质的心理过程,主要在非语言(non-verbal)、前语言(pre-lingIustic)范围产生作用,绘画过程本身具有促进心理成长的功效,有助于当事人内在思维与情感的自然流露,使之心情获得创造性释放。

      在过程中侧重于画者与者之间感受、经验的分享2.教师绘画心理教师绘画心理是针对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应激压力、情绪困扰、自尊感受损等问题,采用绘画手段,旨在帮助教师纾解压力、提高自尊自信,促进心理成长,发展积极人际关系的互动性较强的团体心理活动3.对教师绘画心理的思考(1)有别于美术课尽管采用的形式与材料可能一样,但是教师绘画心理不在意作品形式、表现力与表现方法,而更侧重作品传达的意义以及画者对意义的解释在团体互动中,者更多了解当事人的心理信息,评估心理问题,共同规划相应对策2)以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为载体工作坊本身是一种有力的宣传手段,通过研发、培训、个案研讨、问题干预等策略,可以培养骨干队伍,也可以形成课程系列-,构建应对压力的学校绘画心理干预模式3)富有创造性、合作性教师绘画心理的工作模式主要通过艺术创作的手段,纾解教师心理压力,使其积极地感受与认识情绪、接受生活,找到更富有创意的、更具合作性的应对之策,并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二)研究目标1.研究适用于中小学教师的绘画心理工作模式以及相应的培训方法通过调查研究,选择编排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主要工作流程、模式针对教师职业压力等问题开展绘画鉴赏、涂鸦和简笔画创作等互动活动,使教师学会积极、快速调适。

      2.为教师减压,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教师绘画心理可使教师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更好地认识、探索自我,促进自我成长,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三、研究操作与实施(一)实施策略1.试点研发策略开发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设计教师纾压主题,让教师在团体中寻求与体验团队支持,以便更为充分地开放自我、释放情绪以及纾解压力,提升教师对于自我身心照护的能力并有效觉察学生需求,增强教学效能,提高教育质量2.通识培训策略(1)作为心理教师培训讲座之实践在区域层面开展的心理教师C证B证培训中开设绘画心理工作坊,避免抽象理论,更多调动参与教师的感受,营造相互合作的氛围2)作为校本教师团体培训之实践随着教师心理健康越来越受重视,不少学校在校本培训课程中开设教师心理保健课程,绘画心理工作坊为教师提供了有趣的、富有意义的心理的崭新视角3.案例研讨策略撰写绘画心理案例,开展个案研讨,提高教师利用绘画了解学生心理、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结合教师在学生中所做个案组织开展研讨,可以提高教师运用绘画心理技术的能力在区域层面开展学生心理个案研讨,2006年区心理年会引入沙盘游戏,同年4月召开区首届心理个案研讨会2008年11月进行沙盘游戏研讨活动,2009年区心理年会邀请东方心理分析研究所国家A级沙盘游戏治疗师杨丽筠对教师沙盘个案作现场督导,2010年区开展中小学生心理个案督导活动。

      教师自觉运用绘画心理技术对学生案例进行研究,有助于以同样方式关注自身成长以本课题研究情况来看,绘画心理侧重发展性、教育性与活动性,而非强调治疗,有利于教师以此种方式积极关注心理问题4.问题干预策略针对学校教师群体存在的问题,通过校本培训对其开展绘画心理干预活动曾对一所幼儿园教师情绪问题进行干预,运用放松、想象以及涂鸦暖身,尝试让老师画曼陀罗以及对颜色和图形进行再度创作、命名,使老师对自我情绪进行观照、体认,学习控制并积极表达二)实施载体与途径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是开展教师绘画心理的主要载体,它针对教师当前职业压力等问题,通过开展绘画鉴赏、涂鸦、简笔画创作互动活动的途径,研究绘画心理对教师的情绪所产生的积极影响1.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的基本途径(1)暖身暖身活动是心灵伸展活动,有助于教师亲近绘画,富有创意地表达自我暖身活动往往提供一些非常易于成功的案例,提升画者的自信,使其产生继续创作下去的意愿2)静观静观是让教师能感受到当下自己的存在,提供使人平和并可以摆脱入侵式思维、焦虑和压力的方法强调接受每个人思考的模式,不互相评判是非,彼此承认他人的独特性,用他人的感觉获取尽可能多的创作经验,尽可能集中于此时此刻,减少压力。

      3)自由绘画自由绘画让教师以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沟通思想、表达感受,倾吐心中的事件、困惑、愿望和梦想,在自由绘画的过程中没有评判,画者所选择任何一种方式都完全可以被接受4)拼贴技术采用各种材料表达自我,如运用各种纸张、照片、图片、碎布片、棉花、泡沫塑料、毛毡、木片等,会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者关注的是小组成员怎样一起创作拼贴画:画面整体上是满或空、有组织或无组织、整洁美观或非常随意以及创作者剪下并粘贴图片的技巧娴熟程度等5)综合形式绘画与诗歌、音乐、体育运动、故事创作以及戏剧表演相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创作表现、分享思想和交流感受的氛围,达到沟通、分享以及自我修复的目的与诗歌结合有助于关注问题解决和抽象思考与体育结合,有助于保持身体接触,并观察身体活动如何传达情绪、了解运动对心情的影响用隐喻方式观察与思考,则提供了体验哲思、发现看待生活的不同方式,由此可获得洞察力,提升柔性思维能力6)分享交流与结束式讨论作品的环节让教师们观察、讲述、分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可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分享另外,结束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开端,耐人寻味2.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的主题活动(1)心理纾压与宣泄类。

      倾向于把绘画与音乐、身体动作结合,体会压力释放的身心感受,如云中漫步等2)情绪表达与调适类倾向于对色彩、线条、图形以及表现效果的体验、感受,逐渐学习借助它们表达情绪,使自己觉得满意如心情拼贴等3)自我探索与成长类倾向于用符号、线条、图形、色彩、具体形象等表达自我,并对其进行研究,以达到自我接纳、自我意识、自我成长的目的如自我意象等4)生活创意与表现类用绘画手段表达对生活积极的、具有创意的理解,产生团队内的积极互动与影响,促进自尊感、自我实现以及团队凝聚力、创造力的提升如小组创意拼贴等3.绘画心理的材料及其表达效果应该说,任何一种画材都适于绘画心理方法,如果活动需要非常慎重地开展,可以只选择铅笔和纸铅笔、蜡笔、水彩笔,可以“较精准地”加以控制,而油画棒、绘画、粘土,则可以提高“宽松”与“自由”的表现性在画者没有把握、不够自信或过于警觉时,采用易于控制的材料会令其觉得更安全许多人对自己的绘画能力觉得不够自信,剪下杂志上的图片用来拼贴,这是一种可以让他们更自信、更受激励的方法四、研究成效(一)形成了对绘画心理感兴趣的骨干队伍笔者自2005年12月至今,多次开设或主持教师绘画心理讲座、工作坊,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教师对绘画疗法的兴趣。

      至今已成立沙盘游戏研究小组,并多次开展研讨活动,一些教师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形成了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的基本模式1.形成了绘画心理工作坊一般程序时间为1.5小时包括介绍活动(基本规则),指导冥想、暖身,活动(爪人作画),小组互相分享(解释各自的画),全体分享等基本过程2.进一步明确规范绘画心理的原则绘画心理是探索感受、思想与行动,发展人际技术与友情,提升自尊自信,以及增强自我形象之手段,故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不评判并接受所有作品;保护隐私,不随意作深入分析;充分分享积极体验;作品存放全由当事人决定3.形成了反馈与评估机制了解教师对自我感受、理解以及与学校环境有关的改变可以通过与学校领导进行阶段性讨论、咨询,也可以作相关问卷调查反馈活动的效果反馈评估机制可以为回顾活动的影响作用、重新评价方法,寻找特殊关注目标以及发现其效果提供依据,当绘画心理活动继续,目标会需要调整、提升,因为一些问题解决了或又形成了其他问题三)产生区域辐射效应我们多次开展了教师绘画心理培训、研讨活动,在区域内外产生了辐射影响如自2005年12月以来,我们在富阳市和杭州的西湖区、上城区、萧山区、江干区以及本区的心理教师培训中讲授过《赏画与调心》《教师绘画心理工作坊》。

      参加培训的教师逾千人四)有效促进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绘画心理以欣赏、愉悦的方式让教师学习思考如何用各种富有创意的手段排解心理压力,如多与他人交往,建立起密切关系,体验沟通的乐趣等一位教师在参加了绘画心理工作坊后写道:“为什么不快乐呢?快乐其实很简单,一个放松的动作,一段舒心的音乐、一张信手涂鸦的画稿、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一个孩子对你的问候、某位同事的一个微笑……”“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已充分体验到了信任的力量、合作的精神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追求我们应该做阳光教师,不做生活的奴隶,走好每一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参加了绘画心理工作坊后,一位教师这样诠释教育:外部压力我无法回避追求教育的幸福感,需要我们真正理解教育,那就是用心去从事教育工作,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教师教师绘画心理的研究仍属刚刚起步阶段,还有待不断完善尤其在个案、小组干预方面尚待投入更多时间、人力和物力总之,让教师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这是我们开展绘画心理的目的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杭州,310014)编辑,李益倩 终校/于洪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