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西方文化概论9a.ppt
41页1 1313- -1414《《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9 9第三章第三章西方近现代文化西方近现代文化2013年年11月月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近代民族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近代民族 国家的崛起国家的崛起二、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二、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三、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三、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3第一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近代第一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近代 民族国家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崛起问题问题:基督教文化危机的出路:基督教文化危机的出路——走出中世纪,走向近现代走出中世纪,走向近现代• 承认人性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承认人性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 把信仰从虚假外在仪文变为内心自觉要求把信仰从虚假外在仪文变为内心自觉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文艺复兴一、文艺复兴二、宗教改革二、宗教改革三、从宗教战争到宗教宽容三、从宗教战争到宗教宽容四、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四、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4一、文艺复兴一、文艺复兴1、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 ((1313世纪世纪——1616世纪)世纪)•新生产方式:新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制度发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制度发 展,财产形式生产交往方式深刻变化展,财产形式生产交往方式深刻变化•新社会结构:新社会结构:新兴城市市民阶层崛起,社会政治新兴城市市民阶层崛起,社会政治关关 系深刻变化系深刻变化•新生活方式:新生活方式:富裕起来的市民新生资产阶级对感富裕起来的市民新生资产阶级对感 性物质生活和现世快乐的追求性物质生活和现世快乐的追求•新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市民社会个人主义个性意识的觉醒市民社会个人主义个性意识的觉醒 自信与敢闯,渴望人性的解放自信与敢闯,渴望人性的解放52 2、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A A、文艺复兴的契机、文艺复兴的契机————145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东罗马帝国首都君人攻陷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辉煌灿烂的感士坦丁堡,辉煌灿烂的感性美的古希腊文化遗产向性美的古希腊文化遗产向西欧天主教社会回流,引西欧天主教社会回流,引生活在古罗马遗迹中的生活在古罗马遗迹中的意大利兴起向古典文化意大利兴起向古典文化的全面模仿与复兴的全面模仿与复兴6B B、文艺复兴的意义、文艺复兴的意义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世俗生活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世俗生活 人(感)性的解放人(感)性的解放表现表现::感性的人性反对基督教抽象的神性感性的人性反对基督教抽象的神性正常情欲感官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变态虚伪正常情欲感官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变态虚伪生机盎然的现世生活反对枯燥冷漠的天国理想生机盎然的现世生活反对枯燥冷漠的天国理想•文化复兴非突如其来,早已悄悄发生文化复兴非突如其来,早已悄悄发生随着西欧城市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财产关系、随着西欧城市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财产关系、社会关系已逐渐促生新的文化服务上层社会社会关系已逐渐促生新的文化服务上层社会•文艺复兴的意义不在复古文艺复兴的意义不在复古而在于创新而在于创新 复兴了古典文化中的感性人性,是古典文化与意复兴了古典文化中的感性人性,是古典文化与意 大利人的天赋和个人主义的结合,大利人的天赋和个人主义的结合,7•文艺复兴的鲜明风格是过渡性的,既非中世纪文艺复兴的鲜明风格是过渡性的,既非中世纪 也非近代的也非近代的 既是宗教迷信封建意识,又是唯物、怀疑、个人既是宗教迷信封建意识,又是唯物、怀疑、个人 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的自我矛盾。
用感性人情味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的自我矛盾用感性人情味 改造陈腐的基督教改造陈腐的基督教•西塞罗的怀疑主义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感性西塞罗的怀疑主义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感性 十足的意大利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十足的意大利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讴歌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理直气壮地满足人的讴歌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理直气壮地满足人的自然欲望和感性享乐自然欲望和感性享乐8C C、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 ————文学艺术上的极高造诣文学艺术上的极高造诣挖掘优美的古典挖掘优美的古典古典希腊语、拉丁语古典希腊语、拉丁语艺术风格和典雅的拉丁文风基艺术风格和典雅的拉丁文风基础上的创造础上的创造人文学:人文学:修辞、文法、诗歌、伦理学修辞、文法、诗歌、伦理学 (不含自然科学与哲学)(不含自然科学与哲学)文学三杰文学三杰::但丁但丁————《《神曲神曲》》彼得拉克彼得拉克————西塞罗、维吉尔西塞罗、维吉尔拉丁文体、拉丁叙事诗、拉丁文体、拉丁叙事诗、意大利文抒情诗意大利文抒情诗薄伽丘薄伽丘————《《十日谈十日谈》》9美术雕塑三杰:美术雕塑三杰:美术三杰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中世纪美术(圣象)中世纪美术(圣象)文学三10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画派————反映威尼斯商人阶级奢侈享乐生活反映威尼斯商人阶级奢侈享乐生活乔尔乔涅乔尔乔涅1478-15101478-1510提香提香1477-15761477-1576丁托列托丁托列托1518-15941518-1594113 3、北方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 ————15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风传播至阿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风传播至阿尔卑斯山北,英、法、德、荷、西等西欧资本主卑斯山北,英、法、德、荷、西等西欧资本主义城市市民的新文化与之结合,也受到上层封义城市市民的新文化与之结合,也受到上层封建贵族的欢迎支持,建贵族的欢迎支持,1616世纪形成北方文艺复兴世纪形成北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共性文艺复兴的共性继承继承15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传统,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传统,肯定人的价值与世俗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世俗生活,重视重视古古典著作、教育、新知识传播,重视典著作、教育、新知识传播,重视社会现实社会现实马克西米连马克西米连一世一世“最后的骑士最后的骑士”,有,有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君主君主的气质,的气质,学者学者和和诗人诗人,人文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艺术家的保护人的保护人。
12北方文艺复兴的特点北方文艺复兴的特点————基于北方民族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基于北方民族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传统 特殊的现实问题特殊的现实问题A、关心宗教关心宗教 用人文主义语言和历史考证用人文主义语言和历史考证方法出版重译方法出版重译《《圣经圣经》》,剔除,剔除谬误,动摇教会权威,使所有谬误,动摇教会权威,使所有人能直接阅读人能直接阅读《《圣经圣经》》,与上,与上帝直接虔诚沟通为宗教改革奠基帝直接虔诚沟通为宗教改革奠基 愚人对教会和愚人对教会和基督教基督教教义的论述经典、教皇和教义的论述经典、教皇和主教和世俗观念都未能逃过辛辣利笔:主教和世俗观念都未能逃过辛辣利笔: 伊拉斯谟伊拉斯谟1466-153613B B、文学繁荣、文学繁荣————民族语言与民族世俗文学的形成民族语言与民族世俗文学的形成 人是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主宰宇宙的精华,万物的主宰””法国法国拉伯雷拉伯雷————《《巨人传巨人传》》反愚民禁欲主义反愚民禁欲主义蒙田蒙田————散文,怀疑主义散文,怀疑主义英国英国乔叟乔叟————英语英语《《坎特伯雷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集》》埃德蒙埃德蒙··斯宾塞斯宾塞————《《仙后仙后》》英国民族史诗英国民族史诗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家,戏剧家,《《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奥赛罗奥赛罗》》西班牙西班牙塞万提斯塞万提斯————《《唐唐··吉珂德吉珂德》》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4二、宗教改革二、宗教改革1 1、马丁、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路德的宗教改革原因:原因:A A、日耳曼人虔诚宗教文化传统、日耳曼人虔诚宗教文化传统 经济文化落后,道德风尚淳朴,信仰愚昧虔诚经济文化落后,道德风尚淳朴,信仰愚昧虔诚B B、罗马教会权力膨胀,道德腐败、罗马教会权力膨胀,道德腐败 掠夺积聚财富掠夺积聚财富,,道德风尚堕落道德风尚堕落,,信仰阳奉阴违信仰阳奉阴违C C、罗马教会对日耳曼人的敲诈压迫、罗马教会对日耳曼人的敲诈压迫 长期挑拨愚弄欺压形成历史夙怨长期挑拨愚弄欺压形成历史夙怨D D、罗马教皇权威动摇,民族教会思想萌发、罗马教皇权威动摇,民族教会思想萌发 1305-13771305-1377阿维农之囚、教会大分裂阿维农之囚、教会大分裂E、、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纯洁教会的宗教改革思潮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纯洁教会的宗教改革思潮 回归基督教先知回归基督教先知15过程:过程:•导火线:导火线:15141514年教皇利奥十世年教皇利奥十世出卖美因兹大主教职位,并在出卖美因兹大主教职位,并在该教区出售该教区出售““完全赎罪卷完全赎罪卷””•15171517年,路德在维滕贝格大教堂发表年,路德在维滕贝格大教堂发表《《九十五九十五 条论纲条论纲》》,批判荒唐赎罪教义,批判荒唐赎罪教义•15201520年路德发表宗教改革三大论著年路德发表宗教改革三大论著::《《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公开信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公开信》》 ——建立民族教会建立民族教会《《教会被囚巴比伦教会被囚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基督徒的自由》》 ——“因信称义因信称义”新教神学理论核心与基础新教神学理论核心与基础路德路德1483-154616•15211521年路德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沃尔姆年路德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沃尔姆 斯帝国会议上坚持宗教改革主张。
会后受萨克森斯帝国会议上坚持宗教改革主张会后受萨克森 选帝侯保护下隐居关注宗教改革选帝侯保护下隐居关注宗教改革后果:后果:基督教世界大分裂基督教世界大分裂宗教基础从天上(教会仪规)搬到宗教基础从天上(教会仪规)搬到 人间(内心体验),人间(内心体验),信仰是灵魂得救的唯一根据和蒙受上帝恩典信仰是灵魂得救的唯一根据和蒙受上帝恩典的唯一确证的唯一确证神圣与世俗从二元对立到融合一体神圣与世俗从二元对立到融合一体在平凡日常生活体现神性,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在平凡日常生活体现神性,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要求•15201520年年1010月路德发表月路德发表《《敌基督的谕令应予反对敌基督的谕令应予反对》》 烧毁教皇上谕烧毁教皇上谕172、英国的宗教改革、英国的宗教改革历史背景历史背景•14-1514-15世纪英国新生资产阶级发展世纪英国新生资产阶级发展 资本主义与封建罗马教会的矛盾资本主义与封建罗马教会的矛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罗马教会情绪高涨社会各阶层反罗马教会情绪高涨• 13 13世纪自由大宪章后,英国民族世纪自由大宪章后,英国民族 利益共同体认同意识形成利益共同体认同意识形成•1515世纪都铎王朝走民族国家道路,王权日益壮世纪都铎王朝走民族国家道路,王权日益壮 大,要求摆脱罗马教会束缚大,要求摆脱罗马教会束缚亨利八世亨利八世1509-154718过程(过程(1529-15631529-1563))导火线: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与罗马教皇决裂亨利八世离婚案与罗马教皇决裂15291529年,罗马教皇因惧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年,罗马教皇因惧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压力,不批准亨利八世为解决王位继承人与五世压力,不批准亨利八世为解决王位继承人与 王后离婚请求。
王后离婚请求•15341534年,国会通过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至尊法案”a、宣布英国教会不再从属于天主教,但教义、制、宣布英国教会不再从属于天主教,但教义、制 度和仪式不变度和仪式不变b、英王为教会最高领袖,国王可任免教职、决定、英王为教会最高领袖,国王可任免教职、决定 教义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教义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c、停止向教皇的纳贡和、停止向教皇的纳贡和“什一宗教税什一宗教税”归国王归国王d、王室、贵族和资产阶级开始大规模剥夺罗马教、王室、贵族和资产阶级开始大规模剥夺罗马教 会、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会、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19•1553-1558年年,,“血腥玛丽血腥玛丽”天主教复辟,迫害新天主教复辟,迫害新 教徒教徒“异端异端”, ,1558年,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恢复年,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恢复 英国国教,深化宗教改革,采取宽容敦厚温和政策英国国教,深化宗教改革,采取宽容敦厚温和政策•1563年英国会通过国教年英国会通过国教“三十九条三十九条 教规教规”对天主教、新教利益兼顾,兼对天主教、新教利益兼顾,兼 收并蓄政策收并蓄政策后果后果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开始原始积累的开始——“羊吃人羊吃人”圈地运动圈地运动B 新教与天主教矛盾转化为国教徒与清教徒之间新教与天主教矛盾转化为国教徒与清教徒之间 的矛盾,清教徒受迫害的矛盾,清教徒受迫害203、、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历史背景历史背景1616世纪瑞士城市联邦资本主义萌芽与蓬勃发展世纪瑞士城市联邦资本主义萌芽与蓬勃发展, ,现代经济活动引发人们向往赚钱发财致富、厉行现代经济活动引发人们向往赚钱发财致富、厉行勤俭勤俭, ,追求世俗生活幸福,诉求平等自由等近代追求世俗生活幸福,诉求平等自由等近代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与教会矛盾冲突加剧。
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与教会矛盾冲突加剧在路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发生加尔文宗教改革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发生加尔文宗教改革1536年应茨温利邀到日内瓦实践年应茨温利邀到日内瓦实践“归正宗归正宗”宗教改革宗教改革1538年因改革激进被下层市民自年因改革激进被下层市民自由派驱逐由派驱逐1540年重返日内瓦主持宗教改革年重返日内瓦主持宗教改革与市政与市政 1509-15641509-156421加尔文宗教改革主要观点加尔文宗教改革主要观点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内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内核A、选定论、选定论人人少数少数““得救得救””,,多数多数““遗弃遗弃””,,上帝预定上帝预定 上帝选民人不懈努力,坚持过圣徒生活,经受住上帝选民人不懈努力,坚持过圣徒生活,经受住诱惑考验,弃民穷苦命中注定,要忍受剥削诱惑考验,弃民穷苦命中注定,要忍受剥削B、天职观、天职观人对上帝有责任人对上帝有责任,,尘世生活是尘世生活是“天职天职”,世俗职业,世俗职业是获得禁欲精神的手段是获得禁欲精神的手段C、善功论、善功论善功即事业成功是上帝选民外在标志,弃民无善功善功即事业成功是上帝选民外在标志,弃民无善功D D、基督教禁欲主义、基督教禁欲主义反对放纵挥霍和爆奢华炫耀游手好闲,行乞懒惰,反对放纵挥霍和爆奢华炫耀游手好闲,行乞懒惰,“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劳动者不得食”22 加尔文改革的主要措施加尔文改革的主要措施•坚持坚持《《圣经圣经》》绝对权威,信徒因信称义,反对绝对权威,信徒因信称义,反对 教会中介教会中介•简化宗教仪式,保留圣餐、洗礼简化宗教仪式,保留圣餐、洗礼,(,(时间就是时间就是 金钱,成本核算金钱,成本核算))•建立共和式长老制度,废除主教制,神职人员建立共和式长老制度,废除主教制,神职人员 选举产生(选举产生(民主教会民主教会、、廉价教会廉价教会))•建立政教合一政权,社会基督教化(建立政教合一政权,社会基督教化(教会监督教会监督 国家、社会、家庭)国家、社会、家庭)•制定严格道德标准:简朴、诚实、信用(制定严格道德标准:简朴、诚实、信用(为资为资 产阶级原始积累阶段的道德要求)产阶级原始积累阶段的道德要求)23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张国家民主化、共和化,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张国家民主化、共和化,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日内瓦成为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日内瓦成为“ “新教新教的罗马的罗马” ”•尼德兰革命尼德兰革命15661566年年——16091609•苏格兰诺克斯宗教革命苏格兰诺克斯宗教革命清教徒:完全按圣经原则生活的清教徒:完全按圣经原则生活的 严谨虔敬之徒严谨虔敬之徒•英格兰清教徒革命英格兰清教徒革命1640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年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胡格诺战争法国胡格诺战争1562-15771562-1577•五月花号登陆北美,美国独立战争五月花号登陆北美,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性格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性格荷兰国父荷兰国父威廉威廉·奥兰治奥兰治1533-15824 4、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积极意义积极意义 ——西方文化从中世纪向近现代转型的西方文化从中世纪向近现代转型的 分水岭与标志分水岭与标志经济经济:教财还俗,天职观念:教财还俗,天职观念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改变南北欧贫富经济格局改变南北欧贫富经济格局政治政治::教随国定,政教分离教随国定,政教分离,促进资产阶级政治,促进资产阶级政治 革命和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发展革命和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文化文化:人从肉体灵魂对立中解放:人从肉体灵魂对立中解放,,精神信仰自由精神信仰自由;; 宗教战争导致宗教宽容精神,成为科学理宗教战争导致宗教宽容精神,成为科学理 性、民主思想产生前提性、民主思想产生前提宗教改革的历史局限性宗教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浓厚中世纪气息浓厚中世纪气息•新教是信仰主义者的改革,不是科学理性的改革新教是信仰主义者的改革,不是科学理性的改革 坚持坚持《《圣经圣经》》权威,排斥科学新思想,纯正信仰权威,排斥科学新思想,纯正信仰•新教在信仰上存在压迫异端现象,同样缺乏宗教新教在信仰上存在压迫异端现象,同样缺乏宗教 宽容精神,宽容精神,直至直至《《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缔结缔结•大多新教教派缺乏社会平等、政治民主观念大多新教教派缺乏社会平等、政治民主观念 上帝上帝“选民选民”意识;德、英改革的贵族主义色彩;意识;德、英改革的贵族主义色彩; 日内瓦和美国新英格兰的神权政体;日内瓦和美国新英格兰的神权政体; 黑奴买卖和南方奴隶制黑奴买卖和南方奴隶制26三、从宗教战争到宗教宽容三、从宗教战争到宗教宽容1、罗马天主教会改革运动、罗马天主教会改革运动新教称之新教称之“反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运动运动运动宗旨运动宗旨捍卫危机四伏的天主教世界捍卫危机四伏的天主教世界清除教会内部腐败,提高教清除教会内部腐败,提高教会机体免疫力会机体免疫力运动骨干运动骨干::耶稣会修道团(耶稣会修道团(1534))支持力量支持力量 德、法、西皇帝君主德、法、西皇帝君主27特兰托公会议特兰托公会议((1545-1563))——《《特兰托信纲特兰托信纲》》•整顿思想,澄清教义,加强信仰感召力整顿思想,澄清教义,加强信仰感召力•整顿组织,严肃教规教风,加强教会战斗力整顿组织,严肃教规教风,加强教会战斗力•加强教皇权威加强教皇权威积极后果积极后果天主教在欧洲站稳脚跟,并通天主教在欧洲站稳脚跟,并通过耶稣会向全世界传播过耶稣会向全世界传播消极后果消极后果::教义狭义性强化导致教义狭义性强化导致宗教战争宗教战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282 2、宗教战争、宗教战争⑴⑴德国宗教战争(德国宗教战争(1552-15551552-155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天主教诸侯天主教诸侯““士瓦本联盟士瓦本联盟””,,新教诸侯新教诸侯““士玛尔卡德联盟士玛尔卡德联盟””斗争焦点斗争焦点- -教会财产处置教会财产处置 信仰路德新教自由信仰路德新教自由战罢战罢《《奥格斯堡和约奥格斯堡和约》》::•路德路德新教合法(加尔文教除外)新教合法(加尔文教除外)•教随国(诸侯)定教随国(诸侯)定•15521552年新教诸侯夺教会土地财产不收回,教职人年新教诸侯夺教会土地财产不收回,教职人员以后转信新教者退回会产员以后转信新教者退回会产29⑵⑵法国宗教战争(法国宗教战争(1562-1577))南方封建贵族加尔文派(波旁)南方封建贵族加尔文派(波旁)北方封建贵族天主教派(吉斯)北方封建贵族天主教派(吉斯)实质实质:王权与教会:王权与教会土地财产争夺土地财产争夺过程:过程:八次战争八次战争•15621562年瓦西镇事件年瓦西镇事件镇压开始镇压开始•15721572年年8 8月月-10-10月月,查理九世,查理九世 圣巴托罗谬大屠杀胡格诺派圣巴托罗谬大屠杀胡格诺派•1598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南特敕令””第一个宗教宽容法令;第一个宗教宽容法令;16851685年路易年路易十四十四““枫丹白露敕令枫丹白露敕令””废除废除30⑶⑶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18-1648))————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化为欧洲国际大战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化为欧洲国际大战 宗教战争转化为政治战争宗教战争转化为政治战争导火线导火线::16181618年年捷克捷克新教起义独立,反对哈布新教起义独立,反对哈布 斯堡王朝恢复天主教,两教联盟决战斯堡王朝恢复天主教,两教联盟决战卷入国家:卷入国家:丹麦丹麦、法国、、法国、瑞典、西班牙、荷兰瑞典、西班牙、荷兰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1648年签定年签定《《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威斯特法利亚和约》》,, 重申教随国定,划定中欧宗教分界线,重申教随国定,划定中欧宗教分界线,从此大体稳定。
确立了从此大体稳定确立了宗教宽容宗教宽容和国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原则,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近代民族国家形成31三十年战争影响三十年战争影响A 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德意志分裂,奥地利独立,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德意志分裂,奥地利独立,神圣罗马帝国名存 实亡实亡•西班牙衰落西班牙衰落•瑞士、荷兰独立,法国、瑞典兴起瑞士、荷兰独立,法国、瑞典兴起B、、宗教宽容宗教宽容 ——取代宗教专制与宗教迫害的新时代精神取代宗教专制与宗教迫害的新时代精神确立个人确立个人宗教信仰自由的合法性宗教信仰自由的合法性(基督教本质是(基督教本质是博爱、仁慈、宽容博爱、仁慈、宽容 ))基督徒之间;基督教与异教之间基督徒之间;基督教与异教之间普世精神普世精神——科学理性与民主思想产生的前提科学理性与民主思想产生的前提四、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四、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1 1、王朝国家的衰落、王朝国家的衰落王朝国家王朝国家——西欧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主要国家形态,不西欧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主要国家形态,不存在固定疆域和人民,不依据共同的语言、地域、存在固定疆域和人民,不依据共同的语言、地域、民族和文化,一切随王室的联姻与继承关系而变民族和文化,一切随王室的联姻与继承关系而变人民没有国家主权、民族自决意识人民没有国家主权、民族自决意识例:例:16世纪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查理五世(1500-1558)继承)继承祖父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马克西米连一世):):奥地利、阿尔萨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阿尔萨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祖母祖母(玛丽):(玛丽):勃艮第、尼德兰勃艮第、尼德兰外祖父外祖父(斐迪南):(斐迪南):阿拉贡阿拉贡、西西里、、西西里、 那不列斯、撒丁那不列斯、撒丁外祖母外祖母(伊莎贝拉):(伊莎贝拉):卡斯提尔、格拉纳达卡斯提尔、格拉纳达、、 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另继承另继承:匈牙利、波希米亚:匈牙利、波希米亚 兼并:兼并:米兰、突尼斯米兰、突尼斯 转让:(弟:斐迪南)转让:(弟:斐迪南) 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特点特点::领地广阔、地理分隔、语言多样、宗教各异、领地广阔、地理分隔、语言多样、宗教各异、文化不同,缺乏国家民族认同文化不同,缺乏国家民族认同2 2、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形成 ——近代民族主义爱国意识形成,近代民族主义爱国意识形成,近代民族近代民族 国家取代罗马教会和王朝国家国家取代罗马教会和王朝国家原因原因::(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经济、政治)宗教改革,共同的宗教文化纽带产生的感情宗教改革,共同的宗教文化纽带产生的感情加尔文教加尔文教——尼德兰尼德兰“荷兰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独立独立安立甘教安立甘教——英格兰属于英格兰人英格兰属于英格兰人天主教天主教——爱尔兰独立爱尔兰独立形成中的市民阶层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形成中的市民阶层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广大民众对政治统一体、文化统一体:广大民众对政治统一体、文化统一体的普遍认同,国家至上,的普遍认同,国家至上,国家不再是国王的私产国家不再是国王的私产,,是民族大众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参与是民族大众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参与近代民族国家政体近代民族国家政体——国家政权方式与国家职能转变国家政权方式与国家职能转变国家体制国家体制——政教分离政教分离议会制度议会制度——等级森严的等级森严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君主专制,政治集权君主专制,政治集权权力运行权力运行——政府官僚机构、国务大臣规范管理政府官僚机构、国务大臣规范管理 (财政、行政、外交、司法)(财政、行政、外交、司法)国家政策国家政策——重商主义,谋求更多货币财富,巩重商主义,谋求更多货币财富,巩 固国家的民族性经济基础固国家的民族性经济基础民族国家政治的集权化(从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民族国家政治的集权化(从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法国波旁王朝法国波旁王朝——路易十四路易十四“绝对主义绝对主义”,王权独裁,王权独裁英国都铎王朝英国都铎王朝——亨利七世依靠资产阶级与小乡绅亨利七世依靠资产阶级与小乡绅 “民众认可民众认可”专制,专制,1707英、苏合并英、苏合并3 3、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航海活动与世界发现(航海活动与世界发现(15-1715-17世纪)世纪)A A、、15-1715-17世纪西欧殖民远征的原因世纪西欧殖民远征的原因——自然、经济、政治、技术自然、经济、政治、技术欧洲人口土地矛盾,生存空间扩张需要欧洲人口土地矛盾,生存空间扩张需要欧洲货币经济发展寻找贵金属供给来源欧洲货币经济发展寻找贵金属供给来源欧洲市场对香料和食物、工业原料的需要欧洲市场对香料和食物、工业原料的需要封建贵族消费欲望受刺激急于寻找发财新路封建贵族消费欲望受刺激急于寻找发财新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与东方贸易陆上商路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与东方贸易陆上商路 被穆斯林异教徒阻断被穆斯林异教徒阻断政治上寻找东方基督徒联合抗穆斯林政治上寻找东方基督徒联合抗穆斯林航海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航海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罗盘、多桅快帆罗盘、多桅快帆)具备)具备B 、海外扩张殖民对近代民族国家崛起的影响、海外扩张殖民对近代民族国家崛起的影响•葡萄牙海上贸易帝国与巴西殖民地葡萄牙海上贸易帝国与巴西殖民地•西班牙美洲西班牙美洲““白银白银””帝国帝国•英国英国““日不落日不落””海外殖民帝国海外殖民帝国•法国海外殖民帝国法国海外殖民帝国•荷兰海外殖民帝国荷兰海外殖民帝国大量财富流入欧洲,引起价格革命,为欧洲资大量财富流入欧洲,引起价格革命,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准备条件;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准备条件;扩大了洲际贸易商品种类与流通量,以不平等扩大了洲际贸易商品种类与流通量,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露端倪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露端倪C、势力均势与大国兴衰、势力均势与大国兴衰 ————发展不平衡规律与国际政治三角性稳定性发展不平衡规律与国际政治三角性稳定性•16-17世纪西、法、英三国鼎立世纪西、法、英三国鼎立 西班牙西班牙执拗宗教衰落;法国国家至上实用主义;执拗宗教衰落;法国国家至上实用主义; 英国宽容妥协海外争夺英国宽容妥协海外争夺•17-18世纪的法、英、荷三国鼎立世纪的法、英、荷三国鼎立荷兰崛起。
荷兰崛起宗教宽容正能量聚集效应,发展商业宗教宽容正能量聚集效应,发展商业贸易与海外殖民,海上军事与英法抗衡贸易与海外殖民,海上军事与英法抗衡•18-19世纪英、法、德、美势力均势世纪英、法、德、美势力均势荷兰衰落于荷兰衰落于政治体制松散效率低下,领土狭小政治体制松散效率低下,领土狭小综合势力不足综合势力不足美、德的崛起于美、德的崛起于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资本主义发展,德国民主革命,国家统一资本主义发展,德国民主革命,国家统一41思考题思考题1、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和主要特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和主要特点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3、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崛起的主要原因、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崛起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