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功和能检测(含解析).doc

59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6676829
  • 上传时间:2019-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1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功和能第一讲功和功率__动能定理 考点一功和功率1.[考查功的大小计算]如图所示,质量m=1 kg、长L=0.8 m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现用F=5 N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F做的功至少为(g取10 m/s2)(  )A.1 J          B.1.6 JC.2 J D.4 J解析:选B 在薄板没有翻转之前,薄板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摩擦力f=μmg=4 N力F做的功用来克服摩擦力消耗的能量,而在这个过程中薄板只需移动的距离为,则做的功至少为W=f×=1.6 J,所以B正确2.[考查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分析与计算]如图所示,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像可以判断(  )A.质点做曲线运动B.在t1时刻,合外力的功率最大C.在t2~t3时间内,合外力做负功D.在0~t1和t2~t3时间内,合外力的平均功率相等解析:选D 质点运动的v­t图像描述的是质点的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在t1时刻,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功率的大小为零,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在t2~t3时间内,质点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正功,选项C错误;在0~t1和t2~t3时间内,动能的变化量相同,故合外力的功相等,则合外力的平均功率相等,选项D正确。

      3.[考查机车启动的图像问题]下列各图是反映汽车以额定功率P额从静止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过程,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以及加速度a、牵引力F和功率P随速度v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 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时,功率一定,由P=Fv可知,速度增大,牵引力F减小,根据F-Ff=ma,加速度逐渐减小,但速度继续增大,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4.[考查机车的启动与牵引问题]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像,如图所示(除2~10 s时间段图像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像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过程中,2~14 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 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 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3)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0~10 s内)位移的大小解析:(1)在14~18 s时间段,加速度大小:a== m/s2=1.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5 N。

      2)在10~14 s小车做匀速运动,速度v=6 m/s牵引力大小F与f大小相等,则:F=f=1.5 N,小车匀速运动的功率:P=Fv=9 W3)0~2 s内,小车的位移:x1=×2×3 m=3 m2~10 s内,根据动能定理:Pt-fx2=mv22-mv12代入数据解得x2=39 m加速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x1+x2=42 m答案:(1)1.5 N (2)9 W (3)42 m考点二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5.[考查应用动能定理判断物体动能增量的大小关系][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F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解析:选BD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对A的摩擦力,对物体A应用动能定理,则有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选项B正确;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相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选项C错误;对长木板B应用动能定理,WF-Wf=ΔEkB,即WF=ΔEkB+Wf就是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选项D正确;由前述讨论知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A的动能增量(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不等,故选项A错误。

      6.[考查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做功问题]用长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把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O点,将小球拉至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α角后放手,运动t时间后停在最低点则在时间t内(  )A.小球重力做功为mgl(1-cos α)B.空气阻力做功为-mglcos αC.小球所受合力做功为mglsin αD.细线拉力做功的功率为解析:选A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下降的高度为:h=l(1-cos α),所以小球的重力做功:WG=mgh=mgl(1-cos α),故A正确;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WG+Wf=0-0,所以空气阻力做功Wf=-WG=-mgl(1-cos α),故B错误;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做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变化,所以W合=0-0=0,故C错误;由于细线的拉力始终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细线的拉力不做功,细线的拉力的功率为0,故D错误7.[考查Ek­t图像]一个小球从固定的光滑圆弧槽的A点由静止释放后,经最低点B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解析:选B 动能Ek与时间t的图像上的任意一点的斜率表示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即==P,A点与C点处小球速度均为零,B点处小球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所以A、B、C三点处的重力做功功率为零,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再减小至零,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也是先增大再减小至零,故B正确,A、C、D错误。

      8.[考查动能定理与F­x图像的综合应用]如图甲所示,长为4 m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0.6 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在B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的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取g=10 m/s2求:(1)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2)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①滑块到达C处时的速度vC大小?②滑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③滑块落在轨道上的位置与B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少?解析:(1)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1x1+F3x3-μmgx=mvB2代入数据解得:vB=6 m/s2)①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时,重力提供向心力:mg=m代入数据解得:vC= m/s②对滑块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g·2R=mvC2-mvB2代入数据得:W=-3 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 J③滑块离开C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x′=vC t在竖直方向:2R=gt2联立解得:x′=1.2 m答案:(1)6 m/s (2)① m/s ②3 J ③1.2 m考点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综合问题9.[考查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

      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os 37°=0.8)则(  )A.动摩擦因数μ=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解析:选AB 由题意知,上、下两段斜坡的长分别为s1=,s2=由动能定理知:2mgh-μmgs1cos 45°-μmgs2cos 37°=0解得动摩擦因数μ=,选项A正确;载人滑草车在上下两段的加速度分别为a1=g(sin 45°-μcos 45°)=g,a2=g(sin 37°-μcos 37°)=-g,则在下落h时的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知:mgh-μmgs1cos 45°=mv2解得v= ,选项B正确,D错误;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重力做的功相等,即W=2mgh,选项C错误10.[考查动能定理解决往复运动问题]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的距离为x0,滑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则滑块经过的总路程是(  )A. B.C. D.解析:选A 因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滑块最终停在斜面底端,而摩擦力始终对滑块做负功,其大小等于μmgcos θ与滑块滑行的各段距离之和的乘积,即Wf=-μmgcos θ·s,由动能定理可得:mgx0sin θ+Wf=0-mv02,可解得s=,故A正确11.[考查动能定理与传送带、平抛运动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斜面AB长xAB=3 m、倾角为α,其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长为L=3 m,始终以v0=5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有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在离B点xPB=2 m处的P点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sin 37°=0.6,sin 53°=0.8,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倾角α逐渐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2)当α=37°时,小物块由P到C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3)当α=53°时,为了使物块每次由P滑到C点时均抛在同一点D,求物块释放点P到B点的取值范围。

      解析:(1)为使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有:mgsin α=μ1mgcos α解得倾角α满足的条件为tan α=0.252)由P到B,由动能定理得:mgxPBsin 37°-μ1mgxPBcos 37°=mvB2解得vB=4 m/s在B点,因为vB=4 m/s

      在二轮复习中,注意打牢基础知识,细化审题、解题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